科学技术奖|中大教授团队深耕十三年,开辟骨病防治领域新疆土
编者按
近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我校24项科技成果获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为提升学校科研创新能力,推广科学技术获奖成果的交流应用,现开设“科学技术奖”专栏对获奖成果进行报道,聚焦各获奖团队科研攻关背后的故事,展现我校科研人员及团队的风采。
“我们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中,不仅可以用于产前诊断,指导优生优育,还能通过对运动系统畸形疾病高发人群的普查,实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降低手术率,减轻患者痛苦,节约社会资源。” 我校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黄东生教授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骨与软骨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其研究成果“骨与软骨发育、退变的分子机制研究”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此次获奖对团队的系列研究来说,确实给予了莫大的肯定。这也是大家十年磨一剑的努力换来的,来之不易。”黄东生这样谈到。
黄东生教授团队探讨VR脊柱新技术(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灵感之源,始于临床
在临床工作中,黄东生团队主要收治骨骼和运动系统发育畸形及退变性疾病的患者,包括各种脊柱畸形、四肢畸形、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颈椎病及腰椎病等。据黄东生介绍,我国脊柱畸形患病总人数已达300万以上,并以每年30万例新增累加;我国围产期出生缺陷发生率排名前 10 的疾病中,有 4 种属于四肢畸形。
“现阶段,对这类畸形疾病和退变疾病,我们能采取的早期干预手段不多,我们渴望寻找到这类疾病的早期干预手段,减轻患者负担,造福患者。”秉承着为患者减轻病痛折磨的初心,2007年开始,黄东生凭借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带领团队开始了一系列的研究。
黄东生教授开展教学查房(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为收集各类骨科常见病和罕见病的遗传家系,定位致病基因及其突变,团队与省内外多家医院、广东省教育厅和各地方中小学保健所等机构开展合作。在收集大量资料数据后,团队马不停蹄地开始构建转基因动物模型,在动物体内验证疾病发生的机制,并进行深入的机制探索,以期构建完整的调控网络。
医者初心,为人类健康做贡献
“我们团队长期坚持这项研究的原因有三——解自身之惑、揭科学之秘、造百姓之福。不管现在做了多少研究,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研究成果能踏踏实实地用在患者身上,为百姓造福。这也是我们团队义不容辞的使命。”黄东生如是说。
回忆起实验的艰辛,一个简单的蛋白检测实验可能连续做了几次都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团队成员每天都要经历类似的打击,这些频繁的失败和琐碎的重复极其考验每个人的心性。可贵的是,在黄东生的带领下,和谐融洽的团队氛围、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自始至终贯穿着整个科研过程,也激励着每位团队成员坚持不懈地努力。
黄东生经常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处,我们只有相互协助,才能共同进步。”这也成为了每位团队成员的共识。正是这支队伍的共同努力,始终坚持为患者服务、为人类健康做贡献的医者初心,才使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坚持了下来。
黄东生教授指导年轻医生阅片(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日复一日的努力换来了研究成果的初显,很好地帮助了广大患者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千里取样,日夜兼程
研究灵感和坚守初心对于黄东生及其团队来说,仅仅是成功的“第一步”,每一位团队成员扎扎实实走出的每一步都在推动着这个项目的进展。
据团队成员回忆,在研究伊始,条件还是十分艰苦。由于团队成员每天白天还有临床工作,实验和研究经常被安排在下班后、在深夜里,在本该休息的周末。项目刚开始时,由于实验技术尚不成熟,国内外可供参考的研究很少,团队只能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泡”在简陋的实验室,一步步地探索,“熬夜到一两点更是常态”。
“大家都为这个团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比如苏培强,敏锐地发现髋关节炎临床家系,并为收集标本一日之内奔袭千里。又如张良明,首先提出褪黑素在骨软骨发育、退变中的重要性,正是他在褪黑素系列研究刚起步时的辛勤耕耘,才有了后来者的丰硕果实。”黄东生内心以团队的成员为自豪。其实,像苏培强教授 “千里取样”的这种情况并不在少数,团队有时为了获得某位边远地方患者的血样标本,在一日之内几千公里来回,只为了尽可能地保证样本质量,得出更真实可靠的实验结果。团队成员日夜兼程的努力今天也终于迎来了令人欣慰的收获。
黄东生团队为脊柱侧凸患者行手术治疗(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逸仙传承,见证科研成果
“我们团队的学生现在已经逐渐成长为省内、国内优秀的骨科医生,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做了教授、主任。”黄东生在谈到团队收获时,最欣慰最自豪的要数团队成员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在学生的心目中,黄东生“是团队的灵魂”。无论是学习、科研还是生活,他都对团队成员给予了莫大的帮助。据新入学的成员回忆,刚开始接触科研时感觉非常迷茫,但黄东生总会给他们最细致的指导。往往白天的临床任务比较多,他就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帮学生批改实验方案。
而在黄东生的眼里,团队的精神是共事,是共勉,更是传承。“人学了一辈子,希望可以把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感悟分享下去。”尽管有时自觉对学生“严格了些”,但他坦言,学生们的坚持和努力没有让他失望。
“这次的获奖对我们来说又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的团队将永不止步,在资源更加丰富、研究条件更加明朗之后继续努力,坚持不懈,保持医者初心,不断在骨与软骨疾病领域有新的建树。”
黄东生教授团队合影(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推荐阅读
--- iSYSU ---
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作者:刘文琴、黄睿
编辑:皇甫思逸
责任编辑:陈倩赟
初审:孙琛
审核:陈诗诗
审定发布:漆小萍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