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山大学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卫星遥感高峰论坛举行

中山大学 2021-09-23

(视频来源:党委宣传部 视频制作:覃东骏


12月3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山大学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卫星遥感高峰论坛在我校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举行。国家科学技术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胡朝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保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巍,长安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建兵,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校长罗俊,副校长兰平等专家、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兰平副校长主持成立仪式。


活动现场(摄影:肖遥)

罗俊校长在仪式上致欢迎辞。他谈到,全球变化引发了一系列气候、环境和生态问题,科学界一直关注全球变暖导致的北极海冰的快速消退给全球气候带来的影响。他认为,积极构建我国自主的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对全球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监测能力。罗俊校长强调,当今形势下,面临核心关键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必须依靠跨学科的有组织创新。近年来,我校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学术前沿”为指导,稳步推进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三大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内涵发展,现已形成了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和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的学科格局。学校在航天和地球科学领域已经布局物理与天文、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科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等学院,这些学院将为天基观测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罗俊校长表示,中山大学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此前已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这次在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方面的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汇聚英才、凝聚智慧,有利于探索出科学、技术、工程紧密耦合的卫星研发新模式,不断提升我国的全球变化观测和研究能力。

罗俊校长致辞(摄影:叶梓琪)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中山大学的合作是强强联合,有助于整合双方优势力量,突破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实现双方跨越式发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保华在成立仪式上表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主要从事运载火箭、各类卫星、载人飞船、货运飞船、深空探测器、空间站等宇航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试验和发射服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空间技术及产品研制基地,在卫星研制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杨保华副总经理讲话(摄影:叶梓琪)

在专题报告环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主任陈泓以《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联合研究中心建设报告》为题,对联合中心前期合作历程、规划设想及后续发展建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汇报。我校科学研究院院长、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程晓以《北极航道监测小卫星研制情况汇报》为题,介绍了由联合研究中心推动的我国首颗北极航道监测SAR卫星的建设情况。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主任陈泓作专题报告(摄影:叶梓琪)

据程晓院长介绍,北极航道监测SAR卫星是一颗具备双极化及全极化工作模式的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卫星将运行于720Km高度的两日重复晨昏太阳同步轨道,以300Km幅宽对北极区域进行观测。卫星发射后能对北极航线大部分区域做到24小时内重访,为航道安全保障提供重要数据。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程晓院长作专题报告(摄影:叶梓琪)

随后,与会专家领导参加了卫星遥感高峰论坛,研讨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研发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和载荷研发新技术,并指出了联合研究中心应当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学术前沿为指导,进一步开展工作,推动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建设。

“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摄影:肖遥)

徐冠华院士在总结讲话中对联合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我校前期的合作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他表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航空航天领域的翘楚,在空间技术开发、卫星研制、航天技术应用等方面有着雄厚的实力。中山大学近年来在航天领域和遥感领域布局的学院则形成了学校在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研究、数据反演以及碳排放的科学机理等方面的重要优势。他认为,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研制中的一种全新尝试,科学家和工程师携手努力、共同推动卫星研制的模式应大力推广,为全球变化研究交叉学科的发展摸索出新的经验。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的发展也将助力中国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向前推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中国贡献。对研究中心未来的发展,徐冠华院士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充分发扬和继承钱学森同志的优秀品格,把中心建成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科学基地;二是面向科技前沿,加强全球变化的基础研究,通过合作,提出开发具有综合性、专业性解决全球变化问题的卫星系统新思维;三是积极探索全球生态环境监测的国际科学计划,推动全球变化数据的共享;四是大力培养和提携青年人,把中心建设成为人才辈出的摇篮。

徐冠华院士总结发言(摄影:邓皓岚)

据了解,联合中心推动的我国首颗北极航道监测SAR卫星在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如卫星将能够观测北极海冰变化,为预测气候变化,预防海洋灾害、环境灾害提供支持。此外,卫星还可以为航道安全保障提供重要数据,推动国际航运格局的改变。

大学习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争做世界一流“新工科”好教师

“十三五”巡礼 | 看!中大的这五年

我校举行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成立仪式暨专家咨询会


--- iSYSU ---来源: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责任编辑:谭颖心初审:孙琛审核:陈诗诗审定发布:漆小萍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isysu@mail.sysu.edu.cn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