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山大学,原来有这么多硬核科技!

重视科技创新的 中山大学 2022-06-28


各位新生朋友,到中大学习有一段时间了。对各自的大类是不是有更多了解了呢?


今年,是中大实行“大类招生,集中培养”的第一年。“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各位同学获得更强的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在中大,有一批多学科交叉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了学校科学研究的“四梁八柱”,也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快来看看:中大有哪些大科研平台和大项目?有哪些会让你心动,并且愿意为之努力?




01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由中山大学运营管理,是我国首个由高校进行全面管理和运营的国家级超算中心


主机“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是国家“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的重大标志性成果,2013年至2015年在“世界超级计算机Top 500排行榜”中连续六次排名世界第一,2014年至2016年在国际共轭梯度HPCG排行榜获得五连冠,被习近平总书记写入2016年新年贺词。


2018年11月,在TOP500组织发布的全球最强大超算中心(Dominate Sites)排名中,超算中心紧随美国四大国家实验室超算中心位列第五,是唯一入围前十的中国超算中心


2020年,超算中心用户数量已超过4500家,承担国家、省、市重点科技项目经费超过3亿元,系统年平均利用率超过75%,在大科学、大工程、新产业领域与用户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应用成果,是全世界用户数量最多、利用率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超算中心之一



超算中心面向六大领域提供超算应用服务:天文地球物理、大气海洋环境、生物医药健康、战略工程与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取得了一系列服务各领域标志性科技产业的创新成果。




02


天琴中心


天琴中心大楼


天琴计划是我国科学家主导、我校牵头发起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为中科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教授。


天琴计划,目标在2035年前后,在10万公里的地球轨道上部署三颗全同卫星,构建臂长17万公里的分布式空间科学探测系统,建成空间引力波天文台“天琴”,开展引力波的空间探测。这是空间引力波探测的“中国方案”。



2019年11月,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成功获得月面全部激光反射镜回波信号,为国内首次,推动我国在精密测量领域跻身全球三甲。

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

2019年12月,“天琴一号”卫星顺利发射升空开展关键技术在轨验证,天琴计划正式进入太空试验新阶段。


2021年9月26日,国家航天局引力波研究中心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天琴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由国家航天局批复成立,依托中山大学建设和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国家级的空间引力波探测研究机构。






03


“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



看完了星辰,我们来看看大海。

2021年6月26日,“中山大学”号在位于上海长兴岛的江南造船厂成功交付。该新闻在当日《新闻30分》头条播出,并登上了《新闻联播》。



“中山大学”号是目前国内设计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创新设计亮点最多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是多学科领域、多功能、多技术手段的海上移动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承载着中大人经略海洋、报效祖国的时代使命。


“中山大学”号科考船具备无限航区(毗邻冰区)全球航行能力,能够对航线周边数百公里范围开展从海底到万米高空的区域地球系统的海洋、大气、地质、地球物理、生态、环境和资源要素的无缝隙探测和监测,满足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大气与大气海洋、物理海洋与海洋物理、海洋遥感、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工程与技术(材料、通信等)以及海洋人文等多学科领域的科学考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需要。

2015年以来,学校开始在珠海校区建设完整的“海洋学科群”,包括海洋科学学院、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等整建制涉海学院。

珠海校区海洋学科群

院系之间交叉合作,集群效应将会带来跨越式发展。



04


南方海洋实验室



2021年5月,南方海洋实验室入驻新大楼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于2018年11月14日启动建设,12月26日举行揭牌仪式暨理事会成立大会。南方海洋实验室是广东省登记设立,不定级、不纳入机构编制管理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举办,依托中山大学建设和管理

南方海洋实验室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深耕南海,放眼全球,谋划南北极,建成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建成为面向国际科技前沿的海洋创新基础平台,构筑世界一流的海洋人才高地,打造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应用基地。

2021年7月20日
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在广州开工建造
图为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设计渲染图


目前,南方海洋实验室已汇聚各类优秀人才1200多名。截至2020年底,科研人员系列中有院士8人。




05


精准医学科学中心



精准医学科学中心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机房


2015年8月,中山大学成立精准医学科学中心,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依托丰富的优质临床资源,整合各附属医院及医学院的力量,做好样本信息的收集和管理,通过测试分析形成有价值的数据,支撑医学学科发展;以建设“中大库”为抓手,搭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成式校级精准医学大数据共享平台;以临床为导向,医学数据为基础,实现医科前沿创新,打造推动医学发展的国家级精准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精准医学科学中心是一个集成、共享、多学科交叉的重大科研平台,拟组建4个支撑平台,包括生物医学样本库、生物医学大数据平台、生命组学研究平台、医学人工智能研究平台

生物医学样本库-示范库已正式运行,具备800万份的样本储存能力,居国内前列。

生物医学样本库-示范库




06


中大谱仪



中山大学高能直接几何非弹性中子散射飞行时间谱仪(简称“中大谱仪”)是中国首个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中国首台具有中高能磁激发谱和声子谱探测能力的材料动力学性质研究谱仪。


2019年正式立项启动建设,预计于2022年投入使用,建成后将填补国内空白,突破相关基础与应用领域前沿研究的制约,为解决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学等学科的国际学术前沿问题提供重要科研平台。

中大谱仪结构示意图



今天,我们重点向大家介绍了几个自然科学类的重大科研平台,但中大还有更多“秘密武器”等着大家慢慢去发现。



扎根中国大地,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中山大学

以“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贡献”

为核心抓手,

打造中大重器

构筑创新动能

乘风破浪潮头立,

扬帆起航正当时。

大科研平台 

等待着未来的你的加入!


▲为什么孙中山先生要亲手创立这所大学?

▲@中大新生,点击康乐红楼,穿越百年校园

▲大一新生,南校园拍了拍你,喊你领取这份“说明书”



--- iSYSU ---

策划:李建平

来源:党委宣传部 科学研究院

编辑:李建平

初审: 李建平

审核:黄艳

审定发布:漆小萍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