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机器人之间的对决,你看过吗?

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中山大学 2023-09-18

8月14至16日

由中山大学主办

中山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人工智能学院承办的

第一届“逸仙勇士杯”

协同机器人国际邀请赛

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成功举办


来自高校、科研院所、

相关企事业单位的

115支协同机器人领域参赛队伍

比脑力、亮技术

展示智能机器的风采

 

赛事现场


经过前期激烈对决排位

共有境内外23个高校

及企业的28支队伍进入决赛

角逐首届“逸仙勇士杯”总冠军


赛事获得线上线下广泛关注

线上直播、投票等渠道

累计访问达6万余次


下面,一起来跟小编回顾这场精彩赛事



“让机器人

协同起来”


本次赛事比拼的

内容核心是

空中、地面和水面机器人协同


当下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

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

机器人个体已难以胜任

海洋协同探索、灾难救援、复杂地形感知

等复杂的人工智能任务

迫切需要加强

对分散、自组织的

生物群体智慧的研究

实现分布式、去中心化的智能行为

让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机器狗等

智能体协同起来!


赛事现场


举办这次协同机器人大赛

将让师生、企业界同仁进一步

关注协同机器人领域

为解决这些复杂问题持续赋能


赛事现场


从课堂书本到

现场挑战


决赛分为

仿真赛、实机赛、技巧表演赛

三个赛道

两天半的赛程非常紧凑

28支队伍一遍又一遍修改代码

枕戈待旦

围绕“群体智能”主题

展示建模代码能力

以及攻坚克难的决心


实机赛活动现场


实机赛



在实机赛中

参赛队伍操控无人机

穿越复杂且动态变化

未知环境

严格的时间限制下搜索目标

并精确报告其位置

发现目标更多

报告位置越精确

用时更短者获胜


实机赛活动现场


“在该挑战中,选手需完成机器人设计、硬件选型、装配等步骤,集成定位、建图、规划、控制、协同等多个算法模块。这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机器人必须定位准确,迅速感知环境,高效且合理地规划路径。这对算法开发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


——大赛命题人

中山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周博宇助理教授


仿真赛


仿真赛

是对实机赛的模拟

但环境的复杂性与随机性

大幅提升

未知环境扩大到

1000平方米以上

调试时间却极短

参赛者需要根据地图特点

及时调整策略

让无人机在复杂场景中

凭借传感器和计算机

实现环境感知与运动规的能力


仿真赛活动现场


“在该挑战中,我们基于B样条曲线进行轨迹规划,对障碍物进行数学抽象表示并进一步优化,搭配无人机硬件,实现了极致的定位与飞行功能,在未知环境探索导航。这些技术可以应用于灾后抢险搜救或者未知矿洞探索等任务。

——参赛队伍代表

浙江大学控制工程与科学学院 潘能


技巧表演赛


技巧表演赛着重检验

参赛选手的稳定控制水平

展示了智能体出色的协同能力


技巧表演赛活动现场


“本次比赛中,我们的技术重点是手势识别以及同类个体识别。一方面,通过部署深度学习模型,让机器狗识别手势,跟随人前进或者改变姿态。另一方面,通过设计机器人身上的特殊标记以及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机器人之间的互相识别,从而协同舞蹈。在团队成员默契配合下,我们的机器狗在比赛中达到了预期的表现水平。”

——参赛队伍代表

中山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龙航


获奖队伍合影


最终,浙江大学Fastar团队夺得“逸仙勇士杯”实机和仿真两项特等奖,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机电翱翔队夺得“逸仙勇士”表演赛特等奖。中山大学学子获得仿真赛二等奖,实机赛二等奖,技巧表演赛一等奖、二等奖。


打造学术界

与工业界合作桥梁


此次比赛

为机器人学者、爱好者打造了

全国性机器人竞技与学术交流平台

以学术价值为根基

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

共同参与推动领域技术的发展


比赛合影

“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具有高端产业链驱动的特点,将推动解决传统产业链想解决而无法很好解决的新问题。协同智能技术的发展有助于解决很多复杂工程问题。通过这个比赛,师生、企业界共同探索培养高端人工智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也将夯实学校与机器人企业间的产学研合作,有助于人工智能学科进一步发展。”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南方海洋实验室党委书记 刘梅  


“培养高端人工智能人才,离不开扎根中国大地开展实践。比赛是展示智慧、交流技艺的舞台,更是创新的温床、崭新的起点,孕育无限机遇与未来。”

             ——中山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

                                           涂良成教



参赛者说

 赛  事 

     分  享     

华中科技大学超级侦探队 张跃峰:

    本次仿真赛经历曲折,从对大地图的困惑到熬夜调参……这次比赛让我们见证了大家对无人机和机器人的热情,并且学到了不少东西。这是我参加过的最愉快的比赛之一,期待明年的比赛!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哈哈哈队 姜金圻:

    “逸仙勇士”机器人国际邀请赛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让我们在一个有挑战的现实环境中思考解决方案,把课堂上、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落地到现实应用中。也只有如此,直面现实的挑战,才能有大的创新!


陆军航空兵学院 低空利剑队:

    比赛的完成离不开队里每一位成员,每一个团队成员的付出都是我们成功的关键。大赛让我们近距离接触空地协同顶尖技术,与国内该领域顶尖院校师生同场竞技,相互交流,收获颇丰!


技巧表演赛活动现场


“逸仙勇士杯”协同机器人国际邀请赛

助力推动多机器人

协同技术发展

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打造学术界与工业界合作桥梁

让我们共同期待

智能协同机器人领域

更加辉煌的未来!


--- iSYSU ---

来源:中山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党委宣传部

编辑:樊子璇

制图:朱嘉豪

一读:刘俊鹏

初审:卢旖维

审核:孙耀斌

审定发布:黄艳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