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纸上蝴蝶:中大图书馆藏书票的故事

保护文献遗产的 中山大学
2024-12-03

它是翩跹飞舞在书中的精灵

是时光精心雕琢出的印记

它多彩的姿态诉说着一个人的志趣

它叫“藏书票”

也被称为

“纸上蝴蝶”“纸上宝石”

“版画珍珠”


9月15日至10月31日,中山大学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联合中山大学图书馆共同策划推出 “书香蝶韵——中山大学图书馆藏书票精粹展”,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


此次展览分为中文藏书票和西文藏书票两部分,选取中山大学图书馆藏书票精粹近40枚展出。这些藏书票多制作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既是中山大学图书馆百年藏书历史的具体记录,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什么是藏书票?

藏书票是贴在书的扉页表明藏书主人的标识,它通常采用木刻、石刻、丝网版、铜版等形式制作署上“某某藏书”“某某之书”“某某爱书”“某某珍藏”等字样,并印上国际通用的藏书票标志“Ex Libris”。它起源于15世纪的德国,之后渐次传播到西方各国,最初为欧洲王室、贵族与教士阶层的专属,至近代已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使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文化阶层也开始对藏书票产生兴趣,并尝试自己设计具有中国风格的藏书票。


藏书票一般边长在17厘米以内,一般包含:图案(纹样),拉丁文“EX—LIBRIS”(“属于私人藏书”),票主名(藏书者的姓名或别号、斋名等)三部分。


春日读书时

智慧之光

云深不知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藏书票的种类较多,从题材角度,有风景、人物、动物、植物等题材;从样式看,有方有圆,也有三角形、多边形等。它的印制与印刷术和版画的发展密不可分。从十五世纪的木版、十六世纪的铜版、十八世纪中叶的木口木刻,到近代兴起的照相凸版印刷术,藏书票可采用上述不同的工艺制版印制。图文一体是藏书票的常例,其设计题材多样,可取自符号纹章、生活场景、自然风貌、文学艺术、宗教神话等。每一枚藏书票都蕴含了一段历史,也述说着设计者、藏书家、收藏家的故事,具有丰富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河畔


藏书票:从欧洲到中国

藏书票不仅蕴含了丰富的藏书归属信息,见证了自15世纪以来中西藏书的文化流变,也体现了藏书家或机构对书籍的爱惜和对知识的珍视。随着藏书票的广泛使用,各国相继成立藏书票协会,开展藏书票文化交流。早期欧洲的藏书票,德、英、法三分天下,德国是藏书票起源之地,英国在藏书票的数量和风格上较为突出,法国则是藏书票新设计风尚的引领者。


德国牧师约翰内斯·克纳贝恩斯贝格(Johannes Knabensberg)

名为“德国刺猬(Igler/Hedgedog)”的藏书票


藏书票最早起源于15世纪的德国,后随着古登堡印刷技术和版画技法的发展流传于欧美各国。早年德国藏书票大多以纹章为主题,再以寓言故事图、动物、花草和花体字母点缀。17世纪时,德国的藏书票设计大放异彩。巴伐利亚公爵图书馆所使用的这枚藏书票制作于1618年,票面中部公爵的纹章被金羊毛包裹着,两侧带有翅膀的塑像护卫着上方的选帝侯王冠。票面下方是阿拉伯风格的平台,平台上写有意为“巴伐利亚公爵图书馆是所有图书馆中最宁静强大的”的文字。这枚藏书票有着较为丰富的装饰,画面雍容庄重,是典型的德国风格的藏书票。


巴伐利亚公爵图书馆的藏书票


18世纪,整个欧洲藏书票的纹章风格和装饰艺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艺术家们开始摒弃沉重的巴洛克装饰,尝试运用简约新颖的设计风格。法国和瑞士逐渐成为新设计风潮的引领者,但德国的严肃装饰风的藏书票仍在流行。


比尔兹里(Aubrey Beardsley)设计的藏书票


17世纪以前的英国藏书票一般分为早期纹章式、图画藏书票等四类。早期纹章式从18世纪开始成为英国藏书票的主要表现形式。进入19世纪后,“图画藏书票”的产量呈现上升之态。这类藏书票题材丰富,形式多样,主题丰富。19世纪中后期,比尔兹里等知名艺术家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以他们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新艺术”的风格带进藏书票里,笔调大胆,使欧洲藏书票辟出新局。


法国早期的藏书家们大多喜欢将自己的私人印章烫在藏书的封面上,因此无需再用藏书票来明确藏书的归属。但受邻国风潮的影响,藏书票的使用从17世纪中叶开始在法国流行。进入18世纪,人们已不满足于纯纹章主题的设计风格,开始用武器和王冠来装饰纹章以保持时尚。18世纪20年代前后,有关书房内饰的藏书票在法国出现,这一主题一直持续到了19世纪末。


查尔斯•德•塞尔斯(Charles de Sales)的藏书票


伴随着新兴木刻的倡导,藏书票逐渐为国人所识且流行开来。我国现存较早的藏书票创作于20世纪初。一般认为制作或使用于1914年的“关祖章藏书”可能是国人最早制作或使用的藏书票。20世纪30年代是我国藏书票艺术的起步阶段。这个时期,鲁迅全力倡导新兴版画运动,叶灵凤撰文发表了第一篇介绍欧美藏书票艺术和倡导中国人从事藏书票创作的文章《藏书票之话》,并采用汉砖上的凤凰图案设计了一枚藏书票。


关祖章藏书票

叶灵凤藏书票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藏书票艺术真正进入大发展时期。版画界掀起了创作藏书票的热潮,一大批新老藏书票艺术家们纷纷投身于藏书票的创作。如今,藏书票为越来越多的普通读者所知晓和使用,成为读者们读书、爱书、藏书的一种信物。


藏书票与中大

目前,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逾一千万册件,其中蕴藏有丰富的藏书票,既有创校之初中山大学图书馆自己设计的藏书票,也有并入中山大学的其他院校(系)藏书所含藏书票,同时还有通过捐赠渠道漂洋过海而来的西方个人与机构的藏书票,中西汇聚,琳琅满目,蔚为大观


对于藏书票的保存和发展,中山大学图书馆始终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既让藏书票的历史价值得以传承,又赋予其新的生命和意义。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藏书票,中大图书馆对藏书票进行数字化采集,整理和释义,选择其中的精粹集结出版,并配合展览进行广泛宣传。除了对原有的藏书票进行传承,图书馆还会定期举办活动,征集同学们自主创作的新藏书票,将传统与现代结合。通过藏书票与参与者的互动,创造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此次“书香蝶韵——中山大学图书馆藏书票精粹展”为师生们展开一幅中山大学百年藏书史的画卷,为读书者、爱书者、藏书者们带去更多书籍之美与藏书之趣,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观看。大家欣赏着一枚枚设计精美的藏书票,感受着其中的书香与逸趣。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为此次展览制作了精美的藏书票与文件夹作为纪念品



《书香蝶韵:中山大学图书馆藏书票精粹》一书精选中山大学图书馆所藏约100种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藏书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每枚藏书票上的图案、文字、内容及其背后的内涵意义进行介绍与解读,并揭示藏书票所附书籍的书目信息,全方位展示这些藏书票的内涵意义与历史面貌。

《书香蝶韵:中山大学图书馆藏书票精粹》

中山大学图书馆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2022年12月


藏书票,小小纸片

它们是时间的见证

书籍的朋友

每张藏书票都是

一扇窥探过去的窗户

一段逝去时光的记忆

通过探索这些纸片

我们可以穿越时光

探寻那些未曾谋面

又似曾相识的故事

中山大学图书馆

将这些藏书票妥帖收藏

让那些比书本流传更广泛的故事

比文字蕴含更深刻的情感

在我们心中传承




观展感言


博雅学院本科生刘同学

藏书票精致美丽,意蕴非凡,被盛赞为“纸上蝴蝶”。通过《书香蝶韵》,我了解到这只翩翩的彩蝶,也更体悟到她们飞舞其间的这座康乐园的人文底蕴。藏书票的背后,是校图书馆浩如烟海的图书,图书管理者精湛的修缮和整理技术,是海内外有心人的无私捐赠,是百年来中大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大家的密切合作交流,更是每个中大读书人对学问的热诚和敬重。此次中山大学图书馆藏书票精粹展,真的给了我大惊喜。


商学院本科生邱同学

你看那小小的藏书票,蕴含着无穷的趣味与意蕴。你看伊丽莎白·斯宾塞·布顿的藏书票,一名女子身着长裙优雅地站在花丛中,葱茏的风铃木散发着欣欣向荣的气息,我们在书籍中熏陶出一身书卷气、儒雅风,真是正如在花海里衣襟沾染芬芳;你看范·拉宁汉姆的藏书票,斜坐在草地上翻阅图书的男子,若有所思,身后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帆船,风帆鼓满可蔽日,灯塔耸立,波浪汹涌,我联想到帕斯卡尔所说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体悟到惟有阅读能让思想远航……透过一张张的藏书票,我仿佛能穿越千年,看到藏书者眼神里洋溢的爱书之情,体悟到藏书者对阅读的热忱与勤勉,令人真切地感动。


智能工程学院本科生郭同学

在展览中,我被一张张中文藏书票所震撼。其中有一张中山大学图书馆早期藏书票,设计简洁大方,表现出强烈的归属感和历史感。另一张则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化阶层自制藏书票的代表,以中国传统文人画为基调,融合了西方版画元素,呈现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此同时,西文藏书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藏书票既有古典的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元素,也有现代的抽象派画风,它们代表了西方不同文化时期和流派的经典之作,其背后隐藏着一个个令人着迷的故事。


 --- iSYSU ---

来源:中山大学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  图书馆

编辑:姚暖 涂文熙

排版:刘丰源

一读:邱清萌

初审:吴立坚

审核:孙耀斌

审定发布:黄艳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山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