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幕!孙中山纪念馆复展,展什么?

牢记先生嘱托的 中山大学
2024-12-04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中山手创,遗泽余芳”,11月12日,中山大学迎来99周年校庆。当天下午,中山大学孙中山纪念馆复展揭幕仪式在南校园永芳堂举行。本次推出“孙中山与中山大学”主题展,以实物、图片、影像及多媒体互动等多元形式全面、系统、准确地展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中山大学的历史伟绩和中山大学对中山先生崇高理想和伟大精神的赓续传承。






校友助力复展,70年后焕然一新


孙中山纪念馆的前身是1953年11月12日成立的“孙中山先生纪念室”,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陆建立的第一家孙中山纪念机构。1972年12月宋庆龄为纪念室题名“孙中山纪念馆”。1994年10月,孙中山纪念馆迁入永芳堂。2021年8月,新永芳堂落成后,由历史学系牵头启动孙中山纪念馆复展项目。项目得到了广大校友和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历史学系82级校友沙力钊先生、92级校友伍俊雄先生慷慨捐赠。 


近70年来,孙中山纪念馆依托历史学系、孙中山研究所、近代中国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基地,在孙中山史料的搜集、整理以及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与海内外高校和学术机构以及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面向海内外华人弘扬孙中山先生革命精神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复展揭幕仪式由副校长谢湜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校长高松院士、校友沙力钊先生、校友伍俊雄先生、历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吴义雄教授、孙中山研究所所长赵立彬教授、历史学系党委书记柯伟明教授、系主任安东强教授共同为孙中山纪念馆揭幕。



谢湜副校长主持



揭牌仪式


随后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分别向沙力钊先生、伍俊雄先生颁发逸仙教育贡献奖证书



颁发逸仙教育贡献奖证书


校领导和与会嘉宾观礼


揭幕仪式结束后,校领导和嘉宾依次步入孙中山纪念馆前厅瞻仰孙中山先生铜像,深刻缅怀孙中山先生,并参观“孙中山与中山大学”展览。


参观展览



回溯来时路:孙中山与中山大学


“孙中山与中山大学”主题展览设在纪念馆一楼,分为渊源深厚、亲自擘画、定名中山、薪火相传四个部分。前两部分涵盖了孙中山本人求学和创校办学时期,讲述了孙中山与中山大学的密切联系;后两部分则展现了中大人对孙中山先生的深切怀念和中大学者对孙中山研究做出的重要贡献。


孙中山纪念馆展厅


孙中山先生在革命实践中越发认识到“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深感建立革命军队和培养建设人才的重要性。他创办“文武两校”,武学堂为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文学堂则是国立广东大学。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广州地区实行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多所学校进行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亲切地以“文学生”称呼该校学子。1926年,为了纪念中山先生,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渊源深厚


孙中山与中山大学的渊源始于青年求学。1886年,孙中山进入广州博济医院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前身之一) 附设的医学班求学。毕业后,他弃医从政,投身革命。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并且在5月9日参加母校博济医院举行的盛大欢迎会。


孙中山出席广州博济医院欢迎大会合影


孙中山不仅在求学时期与中山大学有着深厚的联系,身为革命家,他一直高度重视青年和教育,曾多次前往岭南大学、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堂等学校发表重要演说,鼓励青年学子钻研学问,服务社会。


亲自擘画


1924年1月20-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钟楼举行,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2月4日,他以大元帅名义发布《着创建国立广东大学令》,将国立高等师范、广东法科大学、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合并,改为“国立广东大学”。


国民党“一大”会址,在今广州文明路鲁迅纪念馆

1924年2月19日

上海《民国日报》关于国立广东大学筹备的报道

1925年出版的《国立广东大学十三年度概览》一书,详细介绍了

国立广东大学的沿革、组织、学制、师生及办学经费等情况


在孙中山的大力支持下,国立广东大学的筹备工作于1924年8月基本完成,以文科、理科、法科、农科、工科和预科组成的一座华南高等学府,巍然屹立于珠江之畔。


国立广东大学鸟瞰图


1924年在11月11日,国立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由于应冯玉祥之邀北上,孙中山先生未亲临成立典礼讲话,但为成立典礼亲笔题写了“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十字训词。


这十字训词出自儒家经书,是孙中山先生继承传统教育形式而赋予时代的、革命的新的教育方针和内容,为中山大学沿用至今,成为中山大学百年来赓续传承的重要精神内核,时刻勉励中山大学的师生努力践行,奋发向上。


定名中山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噩耗传来,国立广东大学师生无比悲痛,在操场上设灵堂,沉痛悼念孙中山先生。


国立广东大学师生沉痛哀悼孙中山先生


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廖仲恺等提议将国立广东大学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1926年8月,国立广东大学正式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1926年8月17日

国民政府秘书处关于将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

国立中山大学的公函


1951年,中山大学许崇清校长、冯乃超副校长致电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宋庆龄,为表达对中山先生的纪念,学校决定自该年起将中山大学校庆日改为孙中山先生的诞辰日(11月12日),宋庆龄欣然复函表示认可。


薪火相传


伟人虽去,精神永存。一代代中大人,秉承中山先生遗志,勤勉务实,刻苦奋发。在中山先生亲手创立的中山大学,师生大力开展孙中山研究,深度挖掘孙中山文化资源,弘扬孙中山精神,代代相继,成果斐然。


孙中山研究著作

为研究孙中山思想,陈锡祺教授撰写了《同盟会成立前的孙中山》,其于1957年出版,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用唯物史观研究孙中山的学术专著。

《同盟会成立前的孙中山》


同时,由陈锡祺教授主编的《孙中山年谱长编》,被学术界视为孙中山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之一,1992年获孙中山基金会设立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优秀孙中山研究成果一等奖,1995年获国家教委第一届全国高等院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孙中山年谱长编》


陈锡祺先生曾感叹地说:“我这一生所做的最有意义的事,就是为研究孙中山尽过微力。”话语的背后蕴含着每一个孙中山研究者纯粹的初心和不懈地付出,书写了孙中山精神在新时代的动人篇章。



中山大学除了深入开展孙中山有关的学术研究外,也综合推动纪念馆宣传、搭建学术平台、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等工作,以期推进中山先生事业和精神的传承与传播。 1979年2月,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成立孙中山研究室。1986年9月,该研究室升格为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下设孙中山研究室和资料室,并负责孙中山纪念馆的管理工作。



多年以来,在陈锡祺、陈胜粦、林家有、桑兵等几代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中山大学的孙中山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涌现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学术专家,出版专著在国内外学术界居于领先地位。


孙中山研究所成立初期老师们在讨论工作

(左起:陈胜粦教授、陈锡祺教授、

段云章教授、林家有教授)


此外,中山大学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2010年12月,由我校与台湾高雄中山大学联合开创的“2010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在南校园举行。此后的第三、四、五届中山论坛,我校都是主办单位之一,我校学者是孙中山研究学术分论坛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


首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会场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中山大学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次亲临中山大学考察,接见中山大学的专家,提出了许多鼓励和希望,成为中山大学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1979年,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省长习仲勋(前排左三)和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副省长杨尚昆(前排左五)与参加中山大学建校55周年的中外嘉宾,在中山大学怀士堂前合影

1979年,习仲勋(左一)、杨尚昆(左二)

在中山大学校长李嘉人(左三)的陪同下

参观中山大学孙中山纪念馆

孙中山纪念馆部分展板



“镇馆之宝”悉数亮相


本次展览除了采用图片和影像形式让人身临其境之外,一些实物宝藏也首次亮相,带我们穿越记忆的长廊,见证历史的永恒。


·孙中山求学时期的书籍、棉袍、奖品

此次展览展出的书籍、棉袍、词典,是孙中山在求学时期所使用的实物。1887年秋,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继续学习西医,因为学习成绩优秀获奖医学词典一部。


·岭南学堂学生筹饷队募捐收单和印章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岭南学堂学生组织“筹饷队”为广东军政府募捐,共募得5万余元饷款。这是1911年12月21日岭南学堂学生筹饷队募捐收单以及筹饷队印章。


·国立广东大学成立训词



先生训词真迹


这是孙中山先生为1924年11月11日广东大学成立典礼亲笔题写的训词,出自儒家经书《礼·中庸》第二十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表达了他对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广东大学学子的殷殷期盼

·校徽

国立广东大学学生证章

国立中山大学学生证章

1932-1949年国立中山大学教职员证章

纪念章

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徽章


中山大学以中山先生创校特点及其革命精神为中心,参考校园建筑等特色,设计了形制典雅、寓意深刻的校徽,成为一代代中大人引以为豪的情感纽带。


·《孙中山全集》

《孙中山全集》

与中华书局往来函件


这是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参与编辑的《孙中山全集》和与中华书局往来函件,全集于1981-1986年由中华书局陆续出版,后经多次再版,长期是孙中山和近代中国研究的最权威的孙中山文集


·宋庆龄亲笔题写馆名

1972年,中山大学准备恢复孙中山纪念展览。12月,宋庆龄应邀为该馆题名“孙中山纪念馆”,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如今被刻成匾额悬挂在永芳堂一楼大厅孙中山纪念馆入口处。


百年来

孙中山亲笔题写的校训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成为中山大学恪守不渝的办学理念

和治学传统

亲撰的毕业训词

至今仍在中山大学

每年的毕业典礼上诵读

他提出的“振兴中华”和“天下为公”

激励着一代代中大学子

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成长为德才兼备

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



--- iSYSU ---

来源:历史学系、党委宣传部

文字:陈小靖  张文苑  陈贞爱 

摄影:肖遥 王佳鸿 吴妍萱

动图:莫兆隆

排版:刘丰源

一读:张妍

初审:吴立坚

审核:孙耀斌

审定发布:黄艳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山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