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中山大学5项科研成果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上午
全国科技大会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共评选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
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9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0人
其中
5项中山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
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
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
近年来,中山大学坚持“四个面向”
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坚持科学研究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深厚
多学科融合的优势
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
培养人才第一资源
增强创新第一动力
更好结合起来
推动学科交叉
提升基础研究水平
强化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产出了一大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
“数值几何不变量在双有理变换下的变化”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完成人:胡建勋(中山大学),李卫平(香港科技大学)
胡建勋教授
数学学院胡建勋等完成的“数值几何不变量在双有理变换下的变化”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组聚焦辛拓扑与数学物理研究热点,建立了辛流形的双有理等价的二分法分类理论,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数学杂志Invent.Math.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对推动人们对由模空间定义的数值几何不变量的认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胡建勋教授团队在研讨
“EB病毒致癌分子机制与靶向干预”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曾木圣(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贝锦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淼(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白凡(北京大学)
曾木圣教授
肿瘤防治中心曾木圣等完成的“EB病毒致癌分子机制与靶向干预”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组围绕我国华南EB病毒相关鼻咽癌高发但缺乏高效筛查手段和上市疫苗的难点展开攻关,阐明了EBV诱导肿瘤细胞可塑性的致癌新机制,构建EB病毒疫苗设计分子基础。同时在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相关企业合作,正在推动EB病毒预防性疫苗研发上市。
曾木圣教授团队在实验中
“重金属污染土壤绿色修复与安全利用技术及工程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仇荣亮,陈同斌,罗明,林玉锁,汤叶涛,周益辉,郭勇军,黎华寿,雷梅,王诗忠
主要完成单位: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植宝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仇荣亮教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仇荣亮等完成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绿色修复与安全利用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组聚焦重金属污染农田和工矿场地的土壤绿色修复及安全利用这一世界性难题,历经20余年联合攻关,研发了“植物阻隔-植物提取-植物稳定”、“地貌重塑-土壤重构-生态重建”等技术,创建了完整覆盖污染农田和工矿场地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安全利用模式,成果在全国23个省市和自治区应用推广,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为全球土壤污染修复及环境管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仇荣亮教授团队研讨中
“鼻咽癌精准防治策略的创立及推广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马骏,孙颖,葛胜祥,唐玲珑,季明芳,柳娜,张媛,陈雨沛,毛燕萍,曹素梅
主要完成单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厦门大学,中山市人民医院
马骏院士
肿瘤防治中心马骏等完成的“鼻咽癌精准防治策略的创立及推广应用”项目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组建立了鼻咽癌筛查新方案及增效减毒治疗新策略,显著提高了筛查效率与治疗效果,被纳入国家卫健委癌症早诊早治规范。多项治疗方案研究成果被国际指南采纳,成为国际标准,在全球推广应用,每年受益患者逾4.5万人。
马骏院士指导学生实验
“膀胱癌精准微创智能诊疗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林天歆,黄健,陈旭,王建辰,吴少旭,Fan JianBing,陈长昊,何旺,钟文龙,冯嘉豪
主要完成单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圳市精锋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基准医疗有限责任公司,赛维森(广州)医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林天歆教授
孙逸仙纪念医院林天歆等完成的“膀胱癌精准微创智能诊疗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项目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组首创膀胱癌人工智能数字化诊断新技术,研发了国产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系统,打破了技术壁垒和外国垄断,目前已在全国600多家医院应用,全方位提升了我国膀胱癌诊疗水平以及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林天歆教授实验中
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奖项,旨在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恭喜并致敬所有获奖者!
世纪中大,山高水长
中山大学将继续坚持“四个面向”
充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贡献更多中大智慧与力量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中大故事
▼中大高松校长@高三学子:欢迎报考中山大学!
▼发现新疗法!他们把患者复发转移和死亡风险降低了41%
▼从0到1重大突破!中山大学王猛团队发现镍基高温超导体
--- iSYSU ---
来源: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 科学研究院
鸣谢:数学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孙逸仙纪念医院 肿瘤防治中心
文案:李建平 廖思媚 邱清萌
排版:刘丰源
封面图:刘丰源
一读:张妍
初审:李建平 邱清萌
审核:孙耀斌
审定发布: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