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什么,书写了临安的新天堂篇章?

临安发布 2024-04-16


今日

《浙江日报》专版刊发报道

临安:千年吴越文化中走来“产业强区”》

关注临安如何书写新天堂篇章




一起来看!





是什么,书写了临安的新天堂篇章?

是风吹过“大树华盖闻九州”的天目山时留下的历史回响,生灵万物在峰峦叠翠的自然生态中繁衍,泛舟穿梭在青山湖的水上森林中感受独属浙西大花园的静谧,骑行在浙西天路中释放不羁的灵魂……


是从千年前穿越而来的吴越文化给予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钱氏家训熏陶下一代代投身于国的后辈,“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为城市笼罩上的浪漫滤镜……


是城西科创大走廊最西端汇聚高端科研创业力量的青山湖科技城,产业强区的首要战略下,115平方公里内拔地而起的六大产业园,为临安提供最强大的经济引擎……


二十年来,临安三大新城拔地而起,紧抓撤市设区历史性机遇,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大步迈进,打造共享幸福的新天堂。“吴越名城·幸福临安”的城市标签由此而来,生活在临安的人见证着临安的成长,也成为共享幸福的一份子。







建好城西科创大走廊“西大门”
打造活力迸发的创业之城


今年,总投资50亿元的吉利汽车(路特斯)智能线控零部件总部及产业化项目在杭州市临安青山湖科技城开工建设。这是7月浙江省集中开工的“千项万亿”重大项目之一。


大项目招引落地,牵引起来的,是临安对未来工业版图的整体布局。摊开临安地图,东西走向狭长的土地被大面积的山区和耕地覆盖,能够给予工业用地发展的空间极为有限,但就是在这片“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地上,临安以青山湖科技城为核心,自东向西在三大工业园区里布局六大产业园,承托起了包括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的五大产业发展新赛道,闯出了一条山坳里的工业化新路子。



二十年来,临安因杭氧、杭叉等一批“国之重器”的迁入,从县域的块状经济模式发展起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又因36家科研院所在青山湖科技城的逐步集聚,在全省工业版图中一跃占据重要地位。这离不开撤市设区后临安融杭脚步的加快,也得益于临安对产业发展空间上的“精打细算”、对产业赛道质量的“精益求精”以及对打造一流科创策源地的“精诚所至”。


想在有限的空间里把产业“做大做强”,“腾笼换鸟”势在必行。临安锚定三年腾拓1万亩以上工业用地空间目标不动摇,今年上半年产业发展空间拓展了1206亩。不仅如此,临安将腾拓出的空间利用到“极致”,推动工业“上天入地”。“硬科技”产业园利用地下二层,而“工创园”则是全区首个“工业上楼”项目集聚园区。未来,这些产业园将以街区式产业社区的面貌呈现,促进工业用地的提质增效。



产业发展选对赛道和提升质量,是临安能否全面转向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关键。不破不立,去年临安高耗低效企业整治销号数就位居杭州市第一,今年临安在省高耗低效企业行业标准上自加压力,将门槛提高50%定义“临安标准”。与此同时,临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育新兴产业“链主”。例如电缆绝缘料领域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的万马股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2.38亿元。青山湖畔的谱育科技,集聚上下游企业,孵化了4家下游企业。今年上半年,临安亿元以上项目就有43个落地,而临安更是在区委全会中提出了以“虎口夺食”之势招引落地一批引领临安未来发展的好项目、大项目。


随着“大孵化器”战略在临安的全面施展,“科创策源地”已经成为了临安的“金名片”。通过深化区校合作,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创客们愿意选择临安作为梦想的起点,因为这里承接着城西科创大走廊的科创生态,而临安也拿出了足够的诚意,今年上半年临安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8.2亿元,增幅36.5%。一个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格局,正在临安铺开。




承托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打造绿色发展的生态之城


今年,杭州又官宣要承办一个联合国级别的大会——“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消息从法国巴黎传回,最先沸腾的便是临安。因为这里的天目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在1996年便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是浙江省第一个加入该网络的成员单位,也是杭州此次能够承办这次高规格大会的必要因素之一。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概念有所不同,前者诞生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该计划强调的是将人的发展放于首位,关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因此,位于天目山脚下的诸多村庄探索出的“在保护中发展”新模式,成为了联合国专家组考察的重点。


“我们发现,临安的村庄拥有很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代表作’,这和‘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核心理念十分契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前秘书长韩群力说。天目山脚,蜿蜒的天目溪边建起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民宿;太湖源头南苕溪之滨,站在千年古村便可眺看深秋红叶。“全域景区”让村庄本身即是风景,这便是临安在“千万工程”20年创新实践中交出的答卷。



“一廊三圈十八景”的全域景区画卷里,村庄的“硬件”升级了,在治水拆违等系列组合拳下,村里的农房变“别墅”,2 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4个出境河流交接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Ⅱ类;村庄的“软件”也更新了,今年26个市场化运营团队进驻31个村落展开运营,带动了旅游收入7.4亿元;村庄的产业也迭代了,山核桃、天目雷笋都被纳入到“天目山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国际坚果大会也首次选择在临安的龙岗镇举办,只因这个小镇“卧虎藏龙”,坚果加工规模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左右。


生活在临安乡村,村民既能享受着杭州地区首个“中国天然氧吧”的天然馈赠,也能共享城乡协调发展下的成果。



临安独创的“天目医享·乡村医疗优质共享”改革,让偏远山区的村民检查看病配药基本能在“家门口”完成。临安最远的乡村到城区中心有两个小时的车程,为破解乡村就医配药难的问题,临安区通过配置集诊疗、体检、配药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巡回诊疗车”和“签约服务随访车”,组建由医共体牵头,医院专科医生、镇街卫生院全科医生、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组成的签约服务团队,走村入户提供诊疗服务;通过“临医在家”可视化诊疗平台,老年人可以通过电视机实现“面对面”看病、结算、配药等;面向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投放智能穿戴设备,运用“AI智能慢病管理助手”路径化管理慢病患者。


临安首创“共享法庭”让大部分矛盾在“家门口”就能够解决。用一根网线,串联起了村民和法官,如今“共享法庭”已在浙江全省进行推广。针对矛盾多发领域,临安有特设“共享法庭”,例如在天目山设立的自然保护地“共享法庭”。


在共同富裕的目标推进下,二十年来,临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11866元、5952元增加到67469元、41837元,收入倍差从1.99缩小至1.61。



深耕千年吴越文化传承践行
打造韵味独特的人文之城


临安,是吴越王钱镠的出生地和归息地。他治水通商,将吴越国从浙西的边陲小城变为“东南第一州”。他修身齐家,留下《钱氏家训》将代代后辈熏陶培养成报国之才。入城口高高耸立的钱王像是吴越文化不断焕发活力的见证者,吴越文化经千年积淀已经刻在临安的城市DNA里,每一个临安人,都是吴越文化的践行者。



2019年1月开馆的临安博物馆,坐落在功臣山下,是吴越文化的一部活历史。临安重磅打造的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相关项目陆续建成开放,涵盖钱王祠改建、太庙遗址、城址公园、净土寺遗址、吴越文化历史商业街的全貌计划将在2026年全部完成,成为吴越文化最具辨识度的城市标志。


今年,第二届吴越文化节在临安举办。钱王的故事在新的演绎形式下被更广泛地传唱,“吴越文化研究青年学者扶持计划”被推出,通过全面实施吴越文化研究工程,不断挖掘吴越文化当代价值。



杭州亚运会,也是吴越文化对外展示传播的绝佳契机。钱高潮作为钱氏后人,也是国家非遗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鸡血石雕”代表性传承人,他为迎亚运设计的《跆拳道》和《摔跤》两件作品届时将在运动员住宿点“太保家园”展出,和这两件作品一起展出的,还有天目盏、昌化鸡血石等等,这些临安的特色文创产品将借着亚运的东风,走出国门。


“产业强区、富民安区、实干兴区”是未来临安迈向共同富裕的三大战略导向,科创、生态、文化是三张最具临安辨识度的金名片,临安提出,要把科创策源作为临安最硬核的支撑,把绿色生态作为临安最靓丽的底色,把吴越文化作为临安最深沉的印记。



2022年,临安首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区),在高水平建设“吴越名城·幸福临安”的道路上,继地铁16号线开通后,钱塘快速路全线通车,从青山湖一带40分钟便能开车到武林广场,临安与杭州主城区的衔接更加紧密了;杭十四中青山湖学校、科技城三小等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临安倾斜,临安区首家按三级甲等标准建设的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临安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在8月19日正式揭牌,“择临”民生品牌持续打造。



千年吴越文化与现代繁华交融一体,青山绿水与万家灯火交相辉映,是临安在“八八战略”二十年来交出的答卷,也是独属临安的“新天堂”。



来源/浙江日报  部分图/区融媒体中心 金凯华  临安发布资料图

往期回顾

1.全面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  全力办好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奋力交出共建“天目叠翠·幸福乡村”高分答卷

2.目标超20个亿!这个总部项目即将竣工

3.临安,顶峰相见!

4.官宣!旗手是他们

5.@临安人,多地发来邀请,免费、打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