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目观察|临安,生生不息二十年

临安发布 2024-04-15


1月15日,浙江的临安区、淳安县、安吉县和安徽的歙县、绩溪县、宁国市六区县(市)人大有关负责人齐聚临安,共同举办浙皖六区县(市)人大跨区域联动监督林长制工作签约仪式。签约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围绕天目山、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强化六区县(市)人大联动监督,推动林长制工作,助力打造浙皖生态屏障。

从地理位置上看,临安地处浙皖交界处,不仅是杭州的西部城区,也是浙江的生态屏障。这里还是杭嘉湖地区重要的优质水源供给地,保障着下游200多万百姓的饮水安全。
到底是靠山吃山还是守护绿水青山?临安20年的实践证明,生态和经济,是“1”与“0”的关系。没有绿水青山这个“1”,其他一切都是“0”。
因此,做好生态文章对于临安来说,不是选项,而是答案。
从跨省联动保护,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落地,站在今天回望,迤逦而行的绿色之路上,临安始终在寻找生态和经济的共赢点。

生物多样性如何保证
保护生态不能靠“躺赢”

暖阳化雪,绿意再次延展。跟着护林员沈建文的脚步进入大树王景区,还未见到大树王,便被这世界最大的古柳杉群落所震撼。“但凡是上了年纪的柳杉,都被编号记录在册,具有很强的科研价值。”沈建文说。

走在山间,沈建文熟练地介绍着监测点、研究站和科研装置。20年来,天目山逐渐建成了“生态定位站”“野外观测研究站”和“疫源疫病监测站”,积累了大量的科研基础数据,承担了50余项科研项目,重点研究濒危动植物和古树名木的保护。

天目山上随处可见科研装置

科学监测、科研联动、科普推动,是临安天目山和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中的日常——保护生态,并非无为而治,而是通过科研手段去持续监测追踪,才能及时干预,保持住绿水青山的生态。

成果如何?数据说话——20年间,曾经濒危的安吉小鲵已有1000余条在天目山自由生长,天目山保护区已知动植物种类达到10440种,占浙江全省44.3%,包括11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其中以“天目”命名的野生动植物就有172种。
站在“大树王”前,时间的流速仿佛变缓。“它和20年前没什么不同,但我们看它的心态变了,更知道珍惜了。”沈建文笑着说,对于护林员来说,偶尔看到的黄麂、小豹子,便是对他们每年工作最好的回馈。

清凉峰上的野生华南梅花鹿
自天目山向西,清凉峰上的呦呦鹿鸣,也是临安交出的一道亮眼的生态答卷:
2008年,第一头野生华南梅花鹿“倩倩”在被救助后放归到改良后的栖息地,这个温暖的故事有了一系列的延展——如今经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华南梅花鹿种群数量从20年前的80头左右,繁衍至如今的300余头;
清凉峰成立了浙江第一个生态警务室,加强保护力量,在高山上工作了35个年头的章叔岩,从一个懵懂的护林员成长为众所周知的“鹿爸爸”,用镜头记录临安生态之变;
2000年开始,保护区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多所院校紧密合作,对梅花鹿种群开展科学研究、观察记录、红色监测、数量统计等工作。截至2022年,保护区内外共布设红外相机200余台,收集有效照片120万张,视频170多个小时。这些看不见的努力,为华南梅花鹿的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大量基础资料,为梅花鹿保护以及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每一个临安人都明白,守住生态红线,就是守住未来和希望。

生态红利如何释放
“村落景区”是一把钥匙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形特点,也让临安的发展绕不开生态题——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然离不开这一方山和水。

如何释放生态红利,临安一直在探索。

月亮工坊

在天目山顶向山脚眺望,云海中的村庄隐约可见,红顶白瓦、古香古色,和云雾交相叠映,成为天目山风景的一部分。
天目山脚下的天目村,村民从以挖笋为主到开农家乐、高端民宿创收;月亮桥村坐落着杭州首家全国甲级民宿——月亮工坊;东天目山麓的指南村,通过农房改造,让村庄也成为了秋天漫天红叶风景的一部分。
天目月乡、红叶指南、龙门秘境……这些分布在天目大地上的乡村,犹如一颗颗被串起的明珠,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天目村落”,这是2021年临安创建的浙江首个“村落景区”公共品牌。

红叶指南村
“村落景区”是临安20年来探索出的生态共富新路径。依托“村落景区”的建设,2022年指南村人均年收入突破6万元;龙上、石门、大山3个村集成打造的龙门秘境“村落景区”,成为了户外爱好者的打卡胜地,发展起了户外产业,2023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55万元;截至2023年12月底,已有28个市场化运营团队进驻33个村落开展运营,实现旅游收入8.3亿元。
“因地制宜发展‘村落景区’,是临安首创的概念。”临安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趁着“后亚运”的东风,临安打算打造“户外天堂”,承办大型户外运动赛事。
走进临安昌化镇,原本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双塔村,吸引了6名90后乡村运营师入驻。“依托生态风景让家乡富起来”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越来越多的农创客投身于此,让人看到这片土地上蓬勃向上的朝气和希望。
在支撑和发展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也在“村落景区”中不断延展:在临安当地的统筹下,一区带六乡镇的模式走出了新路,建成天目山镇、月亮桥村等省级自然保护地融合发展镇(村)8个;结合美丽乡村、风情小镇建设,组织发展森林康养等文旅农创产业,带动周边乡村社区融合发展,与山林“同呼吸共命运”。

“天目山脚下的村庄经营模式,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把钥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前秘书长韩群力表示,“如何能在推动发展的进程中寻求保护与发展的统一性,是MAB一直想要寻找的答案。” 

无疑,临安的“村落景区”建设,就是备选答案之一。就在1月13日,清凉峰迎来了联合国的专家考察扩区范围,讨论将清凉峰也纳入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范畴。
一年后,这里将为全世界748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提供调研参考的样本,世界将会记住临安。

生态价值如何转化
抓牢“碳经济”红利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全球能源供应偏紧的今天,生态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是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决定“金山银山”成色的,是“绿水青山”的价值。
让资源真正变为资产,临安正在向“碳汇经济”发力。目前,“双碳”战略已成为新时代标志性的国家战略目标,也是生态建设的“未来时”。
从天目山一路下来,走进天目山镇,一片毛竹林映入眼帘,这是2008年全国首个毛竹林碳汇项目所在地。
何为碳汇?简单来讲,就是将这片毛竹林视作一个吸收二氧化碳的“大容器”。目前,林业碳汇是国际公认的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这个“大容器”有经济价值,可以开发交易,全国首个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体系就是在临安发布的。

20年来,临安的高虹镇、青山湖街道等实施竹林经济碳汇项目共计7.5万亩,预计可以存储吸收110万吨二氧化碳,按照目前的林业碳汇交易价格,将为林农带来碳汇收益约3300万元。

天目水果笋

不仅林业有碳汇收益,农业也能实现减碳增收。现在的临安发展出了自己的低碳竹笋品牌——天目水果笋。
总种植面积将近3000亩的“天目水果笋”,每天大约可以“吸碳”1956千克,相当于每天可吸收约39人排出的二氧化碳,作用约等于39000棵树。2021年,临安发布了“天目水果笋”全国首个农产品数字化碳标签。自此,“天目水果笋”交易额从原本的5亿元跃升至8亿元,产品的生态价值尽显。
“研究表明,林业增汇是实现碳中和目标最为经济有效、潜力最大的举措与途径。”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省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沈月琴表示。
新路将启。目前,临安正在实施的是省双碳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的万向三农集团临安碳汇先行基地建设,研究的方向,是山核桃为代表的经济林碳汇方法学。
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间享有更加富足的生活,让乡村成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新的动能。临安的底层逻辑,与人们需求的变化,不谋而合。
在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路径上持续“临”跑,生生不息,临安期待着下一个20年。


来源/潮新闻 刘俏言 通讯员 黄澄翠 赵东武 梅成效 陈炎根  临安发布资料图

往期回顾

1.国际首台(套)!临安智造!

2.在这些地方追逐日出,治愈一整年!

3.年味,到底是什么味?来临安,就知道了!

4.临安首家!正式签约!希尔顿格芮精选酒店来啦~

5.这一年,临安“医”路繁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