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顾飞 没有光环的艺术家

2018-02-13 中国艺术家




顾飞


顾飞(1907-2008),上海南汇人,傅雷的表姐,是明末上海望族顾氏家族的后人。顾飞画学黄宾虹,诗学钱名山,她也是1934年中国女子书画会的发起人之一。黄宾虹与傅雷的缘份,正是缘自傅雷在顾飞家中见到黄宾虹的画作后求画而结识。


1944年,顾飞夫妇(右二)与傅雷夫妇(左二)在黄宾虹八十画展上

 

顾飞女儿,著名翻译家裘因说:“妈妈退休后‘文革’爆发,她好像又回到了二十岁前独自修炼状态,成为没有光环的艺术家。”顾飞毕生坚守着一份在传承中“推陈出新”的内相追求;延续着近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寄托。


顾飞八十三岁所绘山水画(局部)

 

许是“士人精神”的教育与习惯使然,晚年的顾飞依然坚持每天“日课”,作永无止境的追求,直到九十八岁依然创作山水,后以一百零二岁高龄过世。


顾飞九十二岁所绘飞天人物

顾飞百岁时留影

 



黄宾虹致顾飞手札

1930年代中国女子书画会成员合影(其中有冯文凤顾飞陈小翠陆小曼李秋君谢月眉顾青瑶吴青霞等)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活跃着一个女子书画团体——中国女子书画会,成员遍及全国达到200余人。顾飞与陈小翠、冯文凤、李秋君、顾青瑶等一起是主要发起人。


“女四家”谢月眉(左一)、冯文风(左二)、顾飞(左三)、陈小翠(左四)

 

从大家闺秀到闻名十里洋场的女画家,如果没有几十年的传承学习,名师的开启,往往显得不够真实。顾飞也不例外。1926年,19岁的顾飞进入上海“城东女校”接受新式教育,黄炎培、李叔同、萧蜕庵、顾佛影等名家曾执教于此,五四新文化思想在这里传播,学校开设国画专科,顾飞开始学习绘画,并立志做一个画家。之后,她当过小学教师、文书、家庭教师。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书画大师黄宾虹,得以拜其为师。


顾飞《叔度胸中千顷陂》

 

六十多岁的黄宾虹先生推崇承继传统,强调神似古人,而顾飞在古诗词方面的涵养,成为特别值得在画学上培养发展的专长。以至于顾飞有一段时间住在黄宾虹家,可以朝夕接受黄宾虹的指导。


《红梵精舍图》黄宾虹、张善之、张大千、谢玉岑合作

 

1932年,顾飞与其大哥顾佛影一起邀请黄宾虹及张氏兄弟、谢玉岑等到南汇老家“红梵精舍”赏桃花。赏花之后黄宾虹与张氏兄弟还合作了一幅《红梵精舍图》。黄宾虹大师属于慢热型的天才,所谓“艰苦卓毅、存亡继绝”的人物。他一生遭遇挫折、误解、冷落,对名利的淡薄,对本身立场的坚持,在晚清入民国一代画学宗匠中不作第二的。顾飞的性格与悟性,与其恩师有类似之处,因为特殊的身世,对寂寞的承受力极强,异常勤奋而且悟性很高。


顾飞自定“日课”

 

顾飞即使在最困难“文革”时期,也坚持“日课”。谈到这一点,顾飞的儿子裘吉无不动容:“妈妈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我小时候,妈妈经常深更半夜起床,开一只台灯在画画。妈妈有一个自订的‘日课’表,每天几点做什么事,画山水、人物、花鸟、读书看报一一写明。”


黄宾虹长题顾飞山水(浙江博物馆收藏)

 

顾飞的诗词与她的山水一样,在1949年之前已闻名上海,究其原因,一是接受严格的庭训“童子功”及其大哥顾佛影的影响,更与顾飞33岁时得到爱国诗人江南硕儒——钱振鍠(号名山)的传授大有关系。


顾飞《日烘细草香无价》钱名山题书

 

钱名山不到三十即为进士翰林,后弃官归隐,在家乡常州“寄园”收徒讲课,称大儒。1940年,钱名山避难于上海,住在拉斐德路桃源村,恰巧与顾飞的闺蜜——庞佐玉同住一院,经庞佐玉引荐,顾飞拜钱名山学诗词。


钱名山题书顾飞山水

 

能成为黄宾虹、钱名山两位宗师的弟子,是顾飞一生的荣幸。所谓言传身教,不仅在于做学问,而且更是能够感受两位大师崇高的人格魅力,受益终生。

 

三十年代的上海,提到顾飞必联系到陈小翠,都是诗画皆精的才女。两人形影不离而最后命运迥异。


顾飞(右一)与陈小翠

 

顾飞难忘在“文革”中小翠的冤死,陈小翠在1956年被选入上海中国画院当画师。刚开始,政策上特许老画师可以在家画画。“文革”伊始,风云瞬变,她只能接受指令参加政治学习,运动中还被造反派抄身逼迫写思想检查,人格受到侮辱。有一天,陈小翠又去画院报到,远远看到众画师正惶惶排成一队接受训斥,吓得往回跑,但已被造反派发现追赶而来,等她关上家门,外面敲门声叫嚣声已是一片,情急之下,陈小翠打开煤气自尽。


《同到白头情更好》

 

“文革”中有一段时期裘柱常被打成“牛鬼蛇神”“变节分子”,受到批判、抄家,每月只发给15元生活费,凭顾飞退休37.5元的一半工资,苦苦支撑着家庭。夫妻俩都属于性格坚韧的人。


顾飞94岁作《重峦山寺》

《柳叶片舟》

《黄山入口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