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26期罗湖“校长学习会”:敬畏儿童,因为他们是另一个“物种”

2018-01-11 罗湖教育


每周一小时校长学习会(总第26期)

时间地点:2017年12月12日,北斗小学

主讲人:李巍,翠北实验小学校长

点评嘉宾:王水发 ,罗湖区教育局局长 

参加人员: 全区小学校长



环节一:自主分享


“老猫”校长李巍以《敬畏儿童:他们独属于另外一个物种》为题,借由自己的经历展开分享。


李巍

曾经带领老师们用5000字、500字、100字、50字甚至是两个字概括出对教育的理解,我那两个字是“敬畏”。一直在追求,如何把理念化成教育教学的习惯,落实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中,在敬畏儿童的同时,让他们乐于走近你、了解你、爱上你、追随你。


那些影响到我“教育观”的书和人


怀敬畏之心,悟教育大家之道

上周,著名教育家于永正老师逝世。近几年,于老师很少谈及他的方法论,更多的是关于自己对儿童的认知。从教之初,他是我的偶像,模仿他的课堂实录上课。现在看来,不过皮毛。于老师如今对我产生最深刻影响的,是他的那句肺腑之言,即“每天晚上怀着敬畏之心告诉自己,孩子们就像你的十个手指头,这就是你的学生……”常常有人问,你是如何在32年里保持较高的职业激情与持久的职业幸福的?我有一直不变的儿童观,我们的儿童观会真实地影响到我们的教育言行和教育习惯。


在那么多伟大的教育家中,我独崇拜叶圣陶先生,仅仅因为在他所有的论述中谈论最多的是儿童。我们所说的是敬畏,他用的是严肃认真。还有作家罗尔德·达尔,他创作的故事,让大家懂得儿童。他感慨,“孩子不是小大人,他们自成一个物种,大人是另外一个物种”,这观点深深地影响到做教育的我。《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关注孩子的目光》等书籍也让我获益良多。推荐给校长们,希望能帮到大家从不同角度了解学生。


(向上滑动启阅)

“老猫”校长书单







些影响到了我的“教育观”的经历


李巍

工作32年,习惯分为三个10年体悟教育。


第一个10年追求“分数”

中国教育确有问题,但归因值得反思:不应该只拿分数说事。


那时候,还没有把教育二分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也还没有翻转课堂,没有慕课。我带着孩子们让追分大大方方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非常欢乐的一部分。我们把语文学习变成一场玩,造句大赛、一起写循环日记……没有抑郁的、厌学的。多年后的同学会,他们还在从“一帆风顺”开始,玩成语接龙。


如今反思:应该得益于平等、纯粹的师生关系和教室里热气腾腾过日子的文化。


对我而言弥足珍贵的并非语文教学的经历,而是用心做了十年班主任。在翠北的100天,我和近2000位孩子有了温暖的链接,没有神奇的功夫,因为懂得。


儿童对公正公平的在乎,超乎我们的想象;儿童对你是否真的愿意和他们一起玩的在乎,超乎我们的想象;儿童对你是否说话算话的在乎,超乎我们的想象;儿童对你是否真的喜欢他的敏感,超乎我们的想象。


第二个10年培养“习惯”

基础教育就是良好、持久的养成教育。


我从教的第一所学校,非常幸运,几任校长都在做同一件事——养成教育。我们尽量保持着孩子的兴趣和天性,同时把大量精力用到培养好习惯。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的时候,是自然人,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把他们送到社会成为文明得体的社会人,好的规矩不会对创新能力造成伤害。习惯养成只需要坚持,这段经历再一次丰富了我对儿童的认知。


儿童对“苦”与“酷”的理解,超乎我们的想象;儿童对规则的敬畏超乎我们的想像;环境对儿童的影响超乎我们的想象;儿童对教师是否“要求我们做的他首先做到了”的在乎,超乎我们的想象。


第三个10年构建“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心灵可以温暖大脑。


排在分数和习惯前面是什么?是“关系”。我看研究脑科学的书,最初看的时候感觉很绝望,可是当你真的走近孩子时才发现,脑科学家给出最重要的成果是情绪优先原则。对孩子们而言,到学校来是否有伙伴、是否能培养良好的兴趣才是他们最先考虑的。不解决关系,没有赢家。


儿童对朋友、对友情的渴求,超乎我们的想象;儿童对“看见”和“发现”的渴求,超乎我们的想象;儿童对存在感和归属感的渴求,超乎我们的想象;儿童并非“物质小孩”,他们对欣赏和鼓励的渴求,超乎我们的想象。


那些践行着我的“教育观”的良好习惯

李巍

李政涛博士对我产生影响,他认为教师的核心素养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有没有邀请孩子走进你生命的意愿;第二,有没有邀请的能力;第三,有没有邀请的习惯。


让“三好”和“三传递”成为习惯

敬畏儿童,我有行动,即把“三好”“三传递”当习惯涵养。好好倾听:每一位孩子的故事都很重要;好好说话:每一份善意都值得正面表达;好好做小事:每一回的承诺都值得兑现;传递好书:每一本好书都有可能改变心灵和大脑;传递微笑: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微笑以待;传递信任与希望:每一次评价都值得小心翼翼。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我给家长上的第一课常会选择这样的主题,即“先请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女人”。情绪稳定确保教育理性。关乎我们对儿童的深度了解。儿童,永远是情绪优先、情感优先。我不敢说已经了解每一个孩子,还在路上。在反复阅读《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后,我对女儿说:“妈妈从仅仅爱你到真正尊重你,用了快20年的时间。”


修炼职业操守,即敬畏生命、敬畏儿童

也许我们都不能做一个完美的校长,但是我们确有使命:要努力成全每位员工觉得“我可以更好的做自己。”如果是班主任呢?应该成全每个孩子觉得“我可以做更好的自己,时间问题,而已。”也许我们最重要的职业操守就是懂得敬畏生命、敬畏儿童。


环节二: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环节中,每个小组围绕主题分享之后的收获、建议和困惑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形成小组意见。



环节三: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环节中,每个小组由电脑程序随机抽取一名成员就本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汇报,汇报内容不得重复。


第一组

草埔小学校长 许春生

收获:坚守,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用心用情用智慧做教育,纯真朴实真诚。

建议:把温暖教育的成果分享到每一所学校。

困惑:温暖教育短时间很难见效,如何处理好时间和教育成果的关系?


第二组

安芳小学校长 黄文珍

收获:30多年能够坚守自己的三观,把教育观当作一种习惯让人感动。

建议:提供可借鉴的并且在温暖教育过程中有实操性的方式方法。

困惑:如何让老师家长认同并支持接纳温暖教育?


第三组

洪湖小学校长 罗超海

收获:赞同与敬佩,教育就是爱与温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学习与阅读值得我们学习。

困惑:喧嚣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保持一颗安静的心来做教育?


第四组

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 孔文东

收获:敬畏生命,关注有价值的细节。敬畏儿童的儿童观,有温度地践行与坚守。

建议:将阅读的好书、接触到的名人名言等教育相关理论整理提炼,形成可分享的资源。

困惑:如何让全体教师跟上校长的步伐?


第五组

清秀小学校长 袁志辉

收获:做最本真的教育需要有对人性本质的深刻理解。

建议:梳理名校长的个人成长经历并分享给老师。

困惑:当现实剥离开利益后,社会该如何做好教育?


第六组

滨河小学校长 李国平

收获:以学生为中心、了解每一个学生、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保持孩子们的童真童趣和自然智慧。

建议:为全区教育工作者传递更多的温暖。

困惑:几十年温暖前行的动力源是什么?


第七组

笋岗小学校长 刘锋

收获:校长的教育情怀植根于她深厚的儿童情怀和对儿童的独特认识,让我们深受感动。

建议:组织针对不同人群的专题开展教育报告。

困惑:好的观念如何转变成每一个教师的认识和自觉行动?


第八组

布心小学校长 肖莉

收获:带着思考阅读,用心爱人。

建议:希望通过出书、开工作室、举行区家长学习会、校每周家长会以及家长学校课程改革等让家长受益。

困惑:孩子们该如何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如何掌握温暖教育的“度”?


环节四:专家点评


王水发

罗湖区教育局局长 


因为敬畏,所以坚守

我们很多校长都会谈到坚守,也都有坚守,李巍校长的坚守有什么不一样?她为什么能够如此坚守?因为她热爱孩子。她为什么如此爱孩子?因为她敬畏每一个生命。她为什么如此敬畏每个生命?这与她看了许多书、与许多人对话使她成为了一个情感世界非常丰富的人有关。李巍校长三十多年坚守的“教育三观”,其实她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个“三观”,然后坚守,而是她用心做教育,用心学习和体悟,用心坚持和践行,慢慢地生成主题、观念,最终生成她自己的教育哲学。 


除了情怀,坚守还需要工具和实践智慧

做教育,除了要有爱、有情怀、有价值追求、有理念,还要把理念、追求变成工具,变成流程,变成可操作的一种路径,后者也是非常重要的。李巍校长在做“温暖教育”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些有实操性的方式方法供大家借鉴学习。我也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校长都能够将自己的思想、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借助工具来实现。


校长的教育情怀和教育观怎样才能让老师和家长认同并支持、接纳,甚至于效仿,这也是非常需要智慧的一个事情。李巍校长如此有情怀,怎么能够让翠北的老师和家长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接受她认同她,这个不容易。她做了什么?我也一直在关注,我发现她每天都在教育现场,每天都走进教室,走近老师、孩子、家长,每天都和这些人发生“链接”,然后都发生了教育故事,在这一个教育故事发生的过程中,她能够得到理解、能够得到认同、能够得到接收、能够得到效仿。 


教育的过程,就是温暖的过程

关于“温暖”,我想起了雅斯贝尔斯的一句话,“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觉得,教育的过程就是温暖的过程,温暖的过程就是实现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


学习、阅读、思考、写作与践行应该是我们做校长、做教育的生活常态。我们每个校长都有一块天地,我希望我们把自己摆进去阅读然后思考,然后在工作中践行,然后再思考再践行,并且适当地把它写下来。如果遵循这个“学进去、讲出来、写下来、做出来”的学习逻辑,我们就会不断有生长感,不断感觉到教育的美好,也会让更多人感觉到我们的美好。 


选择了做教育,就选择了纯粹

选择了做教师,就选择了崇高

我希望,今天的分享会让我们每一位校长再一次思考如何来对待儿童、如何对待学生这个问题。于永正老师说,如果时光老人再给我十几年的时间,让我重教一年级,上课时我会关注每一位学生,不再只是关注教案、教学。叶圣陶也谈到,做教育里面的每一事情,对儿童的每一件事情都要严肃认真,那才叫敬畏儿童。我认为,选择了做教育,就选择了纯粹;选择了做教师,就选择了崇高。


来源:罗湖区教育局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校对:刘书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