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金俤诗文系列·青涩岁月(二)

2016-08-19 林金俤 文学沙龙


青涩岁月(二)


复员后

1973年2月


1、渔家傲·昭忠祠吊英灵

——此时我等几位复退军人(有黄秀雄、陈品森、陈振发及我)在马尾拆迁办上班,住在昭忠祠大墓旁。

1973年 7月 27日

闽江浪涛流怎急,两旁岸上军台立。巴士底船能驶入。何无策。东南壁垒从兹息。

理应何、张为祸首,罪魁终是清皇室。十四兵轮鲜血碧。悲痛曰。汗青九十年余泣。


古风、绝、联

省卫生局

1973年8月(复员后正式分配工作)~1975年3月


2、七古风·榕城廿四国庆

1973年国庆

独骑车寻友,不遇,见灯火辉煌,人山人海,非常热闹。随感。

榕城街旁小树多,张灯结彩挂藤萝;

滚滚人海若远视,疑是西湖水泛波;

邮电大楼热闹处,百货商店照牌耸;

味中味里桌满座,海味映映鱼跃虹;

南门榕树灯火煌,敢比星辰月亮彤;

熙熙广场背挤胸,鼻息喧哗耳欲聋;

铁骑道路常堵塞,多少行人不能纵;

世间四事巧难遇,辰景赏乐且莫同。


3、七绝

看书诗

手捧苏子诗集,蚊虫扰扰,赶不得走。

1973年10月

无视蚊蛩眼不眬,手挥扰扰此飞虫。

须将鲜血浇金果,要把苏诗给览通。


4、五古绝                       

读女作家李清照词

1973年11月初

我览易安词,但慕清照圣;

谁言女不能,此是一见证。


 5、七绝                         

至曾君处学业归寓后感

1974年3月底夜

即使悬崖高壁处,亦应前进觅神书;

明知山险疑无路,寻找源泉信有途。

注:曾君系曾庆瑞,舟山部队结识的朋友,这时段我常到他家向他姐姐求教数理化知识,为上大学做准备。曾庆瑞姐姐(炳桂姐)“文革”前高中毕业生。


6、七绝                           

努力(新韵)

1974年3月底

珍惜分阴榜陶侃,悬梁刺股学苏秦;

敢言厨子蓬蒿草,攀上高峰大众尊。


7、七绝·无题

1974年6月中旬

不知从何而来的忧闷,大概是想读书故罢。

苦恼有生唯此刻,举杯未可却忧愁;

谁能解我胸中闷,鸿运前程乃至游。


8、五古绝                           

无题(新韵)

曾家邀我和孝平做端午节,我饫且醉。

1974年端午节

荣幸识一家,千古传话佳。

兴起何用酒,意美又添虾。

注:曾家即曾庆瑞一家;孝平即齐孝平。


9、不能选上大学,有诸多感受,叹曰:

有才能者常不遇,

怀壮志人多生悲。

——余道不畅也。

1974年8月下旬


10、七古风·上鼓山

与秀雄、信忠、恩华、蔡卓吉同上鼓山,坐蔡车。

1974年9月中旬下午

盘旋石鼓几十弯,生平能上几回山;

险境今时还希奇,仙处昔来不胜看;

松海参差蔽天宇,凉风冷气畅胸怀;

览景络绎不断绝,我辈仰慕亦登来;

大殿内外同留影,留兰圃下共照相;

傲然青松存纸中,岩石嶙峋合机上;

狮子人车均一块,垂柳楼池在一张;

今番虽然仓促去,明朝常也有感叹;

人生得意莫强求,运命小人黾力赶;

莫信卜者却又卦,可欢逍哉此游览。


作者自我介绍


 

       林金俤,年青时就爱好文学,由于职业是医生,文学成长进步极慢。30年前1986、87二年我曾在广西《柳絮》文学函授院学习,在学习期间得到函授院老师的青睐,发表二篇格律诗评,得到老师很高的评价,还发表了新诗三首。通过这二年函授学习,我的文学根基有了一些基础。这样,我练手笔写了一些文章。30年前的文章无处发表,近来幸遇《文学沙龙》,压在床底“发霉”的文章得以见“天日”。我现在被《文学沙龙》牵着了鼻子,我自愿跟她走了。

        我以前部分文章所登的刊物有:福建省皮肤病院<<皮防简讯>>.《福建卫生报》、广西《柳絮>>文学函授院杂志和报纸、《马尾开拓报》、《马尾海峡时报》、农工党中央《前进论坛》、农工党福州市委会《福州农工》、农工党福建省委会《农工闽讯》、《福州晚报》、《马尾造船报》、《福建星光文化社杂志》、《福建逸仙诗讯》、《闽侯诗词学会诗刊》、《长乐海滨诗刊》、《马尾诗词学会诗刊》、《闽侯百六峰诗社诗刊》、《国家林业网》、第三届(长沙)全国百诗百联大赛网、《文学沙龙》等。所幸近年获得几个小奖,得以遮门面。2004年获得农工党中央《前进论坛》庆国庆五十五周年诗词三等奖;2007年获得福州市委文明办论文一等奖;2009年获得农工党福建省委宣传部论文三等奖;2011年获得农工党福州市委论文特别奖;2012年获得福建省图书馆春节楹联优秀奖;2012年获得福州语歌词三等奖;2014年获得黑龙江省“禁毒”楹联赛优秀奖;2015年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春联优秀奖;2015年获得中央宣传部“核心价值观”诗词联赋(七绝·敬业)优秀奖;2015年获得广东“中山杯”华人华侨诗词赛二等奖。

        提到我在1986、87年参加广西《柳絮》文学函授院,还很感动。当时,我的二篇格律诗理论文章还很幼稚,却得到函授院的重视,尤其第二篇给刊发在1987年函授院第3期“理论教材”上(55页),并且莘湘老师还写按语给予很高的评价。30年之际,我借《文学沙龙》向广西《柳絮》函授院的全体老师和莘湘老师问句迟到的好!感谢您们当年教我文学理论知识,我才能一路坚持着走来。尽管艰难,必竟走到了今天。在此遥祝函授院全体老师和莘湘老师身体安康、幸福!

        我爱好文学看来是终生不会改变的了!特别近来幸遇福州名音乐歌词家林鸿坦大师(在马尾“罗星塔”微信群里“认识”,他是副群主)和《文学沙龙》,更使我有了爱好上的依靠。我跟着走。

        我已是满头皤皤的老者,还为登几篇小文努力,可见文学的魅力。

        文学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增强人的智慧。因此,甚至可以改变人的命运。文学,我终生跟着你。我现在是《福建逸仙诗社》、《福建星光文化社》、《闽侯百六峰诗社》、《马尾诗社》的成员。




本期设计制作:河汉女

主编:木子(相思枫叶丹)

主编微信:tiantian19890902

        1、唯一投稿信箱: 241618280@qq.com 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请在主题处注明“微信平台原创独家授权”,否则不予发表。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

        2、“赞赏”金额的2/3为作者稿费,1/3为小编制作奖金,无赞赏则无稿费,发表后第四天结算,后续赞赏不再发放,不同意此规则者请勿投稿。

        3、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不提供制作预览。

       4、本期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