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旸萍原创《母亲》

2017-05-06 王旸萍 文学沙龙


        作者简介:王旸萍,喜爱阅读,年少时曾做过文学梦,如今人到中年,重拾少年梦想。让心灵在文字中飞扬。


母  亲

作者   王旸萍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余年了,但我总觉得母亲还在,她就在某个我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地注视着我们,时时与我进行着心的交流。每当我遇到困难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总有个声音在耳边响起“不要怕,咬咬牙,忍一忍就过去了。”当家中有什么喜事,我也会第一时间在心中默默向母亲倾诉。


       母亲的童年是悲苦的。据母亲讲,她的祖上很能干,颇挣了一份家业,只是到了外公手里,由于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游手好闲的习惯,且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很快家业便被败光,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土改时还是被划成了富农。在当时,这种家庭的子女所受到的待遇可想而知。据母亲说,印象最深的是:大冬天,下着大雪,自己和村里另外一个家庭成分不好的女孩赤着脚给村里送信。


       下雪天,赤着脚踩在雪地里。想想都不寒而栗!而母亲,那时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连一双裹足的烂草鞋都没有!母亲说得云淡风轻,而我却听得心中发颤。后来,生活实在无法维持,外公外婆就把她许配给了一个有病的男孩做童养媳。小小年纪受不了虐待和思亲之苦,曾几次偷偷跑回家,但每次外婆都手拿木棍驱赶她,不让她进家门。无奈,她只好认命,又乖乖地回到婆家,成人之后便与病丈夫圆了房。每每丈夫疾病发作,疼得在床上翻滚喊叫、乱抓乱打之际,母亲总是惊恐万状、小心翼翼地侍候着。可这样的日子也没持续多久,母亲生下孩子没多久,病丈夫便撒手人寰,留下年轻的孤苦无依的母亲和还在襁褓中的婴儿……


       母亲是好胜的、不服输的。在生产队,她和男人干着一样的活,搞双抢、挑圩埂、挑塘泥……身体单薄的母亲一样不曾落下。因此,为孤儿寡母争得了尊严,为自己赢得了尊重,被推举为妇女队长。后来,在好心人的撮合下,与同样是丧偶有一子的父亲组成了家庭。当时母亲嫁给父亲的唯一条件是:父亲必须接纳她的儿子。


       母亲是个勤劳善良的人。她从人口稀薄关系简单的小家庭嫁到一个有着十几口人的大家庭,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叔伯之间……关系的复杂可想而知,况且还拖着个油瓶!刚开始,母亲处处受挤兑。



       大家庭的一日三餐由妯娌三个轮流去做。供应十几口人的伙食可不简单,一天光用水就得好几缸。轮到两位婶娘烧饭时,她们就互相帮忙:两人择菜、两人抬水、一个灶下、一个灶上……轮到母亲烧饭时,没人帮忙,一个人上灶灶下的忙活,一个人挑着水桶,挽起裤脚去水塘挑水。直到如今,老父亲每次忆起母亲,仍不免夸赞:那么精瘦的一个人,一手拎着一只桶,摁倒水塘里,满满两大桶水,挑上肩膀就走!


       可以说,嫁给父亲最初的日子里,母亲活的忍气吞声,没人瞧得起。一年后,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我们的大姐降生了,在那重男轻女的年代,这丝毫没有抬高母亲的地位,反而让母亲更加卑微。


       大姐生在隆冬腊月,生下不久,小叔的女朋友要来拜访。作为奶奶最小的儿子,并且是让人羡慕敬仰的大学生女朋友,第一次来家做客,家中自是非常重视,全家老少一派喜气。高兴之余,想到住宿问题,奶奶犯了愁,怎得有件像样的棉被吧。当时,刚经历三年自然灾害,农村普遍缺衣少食,床上的被子都是补丁打补丁的。这时妈妈提出把自己正盖在身上的棉被让出来给未来的妯娌,因为父母结婚时间不长,被面还是新的。奶奶很高兴,让两位婶娘把背面拆下来洗干净,但两位婶娘互相推诿,谁也不愿意洗。母亲只好自己下床,拖着瘦弱单薄的身子来到水塘边洗被子。可母亲还没满月呀,隆冬腊月,冰寒刺骨!她的善良、她的贤惠,让她染上了后来折磨了她一辈子的顽疾---风湿关节痛。


       母亲的任劳任怨、宽容忍让、贤惠善良,赢得了婆婆的认可、叔伯妯娌的尊重和邻居的好评。


       在与父亲共同生活的四十几年里,母亲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敬重丈夫。在奶奶病重卧床的日子里,母亲侍奉左右。由于久病卧床,年老体弱,奶奶经常浓痰堵在嗓子里无力咳出,母亲就用手去抠。临终前,奶奶拉着母亲的手说:我没有女儿,你就是我的女儿……


       母亲一辈子以父亲为中心,对父亲体贴入微。除了农活,家务事从不让父亲沾手。在那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年代,母亲以她的精打细算总能让父亲吃上饱饭。收回的一点可怜的芝麻黄豆,母亲总是当宝贝一样的收藏着,每天早晨抓一小把炒熟了盛在小碗中,早晚吃稀饭时放在父亲面前给他做菜,她和我们吃腌的咸菜;中午仅有的一顿干饭,母亲总是从菜地里摘回满满一篮青菜或茄子蒸在饭边,吃饭时将白米饭盛一部分拌在青菜或茄子里,叫菜饭。她给父亲盛的全是白米饭,我们兄妹几个每人必须先吃一碗菜饭,然后才能吃白米饭,而她自己则只吃仅有盐没有油的菜饭……她深知,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不能亏了父亲的身体。也正因为她的用心呵护和照料,使得父亲得以健康长寿,而她自己,由于长期的操劳和营养不良,终致积劳成疾,过早的离开了我们。



       善良的母亲把她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家庭中,倾注在她的丈夫和儿女身上。她和父亲一共生了七个儿女,两个夭折,加上他们各自的孩子,一共七个,全家九口人,饮食起居全靠母亲一个人打理,还要去生产队争工分,家务活从不让父亲沾手。从我记事起,每天鸡一叫,母亲就披衣下床去烧早饭,烧好早饭去池塘边洗一家人的脏衣服。一切忙停当,天刚麻麻亮,然后下地干活。即便如此劳累,母亲每得空闲,仍不忘给我们讲故事、教我们唱儿歌。至今仍记得夏天晚上,一家人坐在竹床上乘凉,母亲一边手摇蒲扇给我们赶蚊子,一边给我们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或者教我们唱:小红孩,戴斗笠,摸螺蛳,给鸭吃……我们姐弟几个是伴着父母的故事和儿歌长大的。虽然物质匮乏、生活困顿,但我们从没觉得贫穷、低人一等,总是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我知道,是父母顶住了生活的风雨,替我们撑起了一片晴空。


       尽管生活艰辛,但母亲满含希望,除了二姐外,我们姐弟几个都上了学。在那个年代,少一个人挣工分,不仅意味着家中的粮食会减少许多,还意味着每年要掏不少的学费和书本费。但母亲没有像当时大多数农村人那样短视,积极支持父亲让我们一个个都进了学校读书识字,宁肯自己吃苦受累,也要让子女过上好的体面的生活。常常夜半躺在床上,听到隔壁房间里传出母亲因劳累过度身上酸疼而发出的呻吟声。每每至此,我都暗下决心:一定好好读书,跳出农门,让父母过上舒适的生活。


       可是母亲,不孝的女儿没有尽到孝道,不仅没有让您过上舒适的生活,甚至连折磨您多年的骨关节病痛都忽视了。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生活的忙乱和不如意,让我忘记了您,甚至好几年不曾回家看望过您,更别说带您去看病了……直到有一天,小弟打来电话,说您浑身不适,疼得厉害,让我带您去医院检查。


       那是2005年的春天,万木吐绿、春暖花开,我请了个假,坐着长途车回家。下了车,天色已不早,我便抄了条近路往家赶。快到家门口,看到您正站在塘埂上向山头眺望,因为那是我们平时回家的必经之路。只是这次我没有走那条路,而是抄了条难走的近路。您站在那里,穿着我以前给您买的那件深紫色的腈纶线衣,衣服显得特别宽大,晃荡晃荡的,一条黑色的裤子,裤管也是晃荡晃荡的。看着您的背影,我的鼻子酸酸的:母亲已经形销骨立了!我忍住泪水,喊了声“妈妈”。您扭回头,惊喜地说:“咦,你回来哪?我在这里站了半天怎么没望见你呢?”



       医院检查的结果,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和胆结石。暑假,小弟带着母亲来到我家,我给母亲办了住院手术,准备先安装心脏起搏器再做胆结石手术。母亲再三说不肯住院、不肯手术,可是自以为是的我们哪,都误以为母亲是心疼钱,没有听取母亲的意见,坚持让母亲住了院、做了手术。当医生打开腹腔,傻眼了:胆囊癌晚期,已经转移了!医生把这一噩耗告诉我们的时候,我们都蒙了……


       母亲,我勤劳善良、忍辱负重的母亲哪!难道,难道您将要离开我们了吗?您的生命竟如此短促?您的一生竟如此艰辛!眼看着我们一个个都工作了,成家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而您却要离开我们了……


       术后三个多月,2005年12月11日,母亲,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尽管您是那么的留恋,尽管我们是那么的不舍,万恶的病魔还是夺走了您的生命。弥留之际,尽管您已骨瘦如柴、气若游丝,可还在努力支撑着,等待着您在外地工作的子女一个个回到身边,生命的最后一刻,没有看到您年幼的孙子,您还不肯撒手,直到把他抱到床前,对您说:“妈妈,您的孙子来送您了”。您才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我知道母亲,您是不舍您相濡以沫了四十多年的老伴,不舍您含辛茹苦抚养大的儿女,在生命的尽头,您要最后一次一个一个好好地看看我们,不留遗憾……


       十几年了,母亲的身体虽然消逝了,但母亲的音容笑貌、母亲的精神却永远驻扎在我的心间,伴着我直到我也消逝的那一天……


执行主编:王跃强

责任编辑:河汉女   雪儿

总编:木子(相思枫叶丹)

总编微信:tiantian19890902

        1、唯一投稿信箱: 241618280@qq.com 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请在邮件主题处注明“原创授权文学沙龙”否则不予受理,两周未刊发,可自行处理。谢绝微信、QQ投稿;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

        2、“赞赏”金额少于10元不结算(含10元);超过10元,2/3为作者稿费,1/3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无赞赏则无稿费,发表后第四天结算,后续赞赏不再发放,不同意此规则者请勿投稿。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不提供制作预览。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

        4、本期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图片来自网络)

苹果手机用户赞赏

请在金额下方留言您和作者名字

未注明收款人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