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花:陪伴是你与父母最深的链接
作者简介:兰花花,习惯于用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理性看世相百态,感性悟生命万象,愿意说成长深浅,话人生短长。崇尚在最美的文字里遇见最美的自己。文章擅长喻理,散见于《中外文艺》、《当代文摘》、《文学沙龙》、《武汉文学》、《最美微刊》等文学平台。
陪伴是你与父母最深的链接
文 / 兰花花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龙应台《目送》
-1-
周末回家陪老妈。按常规那个点儿应该是打牌的,一推门却看见老妈眼红红的独自默坐着,忙问,才知是妈妈的老朋友、老姐们儿、隔栋的邻居关阿姨走了。
我禁不住泪涌出眼眶,哽着说不出话。其实我和关阿姨不熟,所以哽咽,也是常听妈妈念叨,关阿姨虽已80过半,怎么怎么硬朗,跟她如何如何投缘,知道那是我们儿女不在身边最能陪伴着妈妈,走近妈妈心灵的一位老伙伴,自然而然多了对关阿姨的情份,而更直接的,是眼睁睁触摸着妈妈的孤单、失落,心里泛起的浓浓的心疼、难过和无奈,翻江倒海,折腾着我。
想起了北大博士生王帆的演讲《做一个怎样的子女》,那句“就像所有的父母不愿意缺席子女的成长,我们也不应该缺席他们的衰老”,让多少做儿女的在孝敬父母面前的不以为然、视而不见、无可奈何、没来得及等等抖落不尽的缺位之痛,躲闪不及地被撕扯开来,咧着伤口,丝丝拉拉的痛着。
此刻,正指我。
我知道,这是我潜意识深处久久藏着的,对妈妈少于陪伴、孝心未尽的歉疚和对自己的深深责备,又毫不设防地冒了出来。
-2-
我们,有谁,不是妈妈,忍着十月怀胎的难捱和一朝分娩的巨痛,忍着根本来不及愈合的伤口,一口一口,和着血来喂养?谁,不是妈妈,牵着你的小手,一步步学着走路、摔倒爬起,从头再来?谁离开了妈妈,耳提面命纠正你的每一样斜枝歪杈,敦促你耳濡目染形成良好习惯?又有谁,不是妈妈变着花样做好每一顿饭,经营我们温暖的家?
是,从呱呱坠地,蹒跚跌撞,到每一天背起小书包,每一滴泪花擦试,每一次突破自我,每一分成长取得,都有妈妈,见证着;都是妈妈,无数次试图让时光变慢,不嫌弃、不催促我们的笨拙,陪伴着我们,慢慢地、慢慢地长大。
小鸟转眼长大,强健了翅膀,个个远飞它乡。鹰击长空,鸿鹄展翅,这是妈妈多想看到的。而岁月,却冷峻地沧桑了妈妈的面容,在妈妈额头两鬓,镌刻出一道又一道的皱纹。
儿女们是长大了,妈妈她,却驼了背,花了眼。
-3-
总是,眼睛随便一闭,妈妈的人生就像一幅长卷,从我记忆开始,伴着院子里的鸡鸭猪马羊,伴着独占鳌头的那五间白墙红瓦大正房和妈妈别出心裁的剪贴窗花,伴着东梁西场的瓜果蔬菜和那几十亩年年丰收的土地,还有那头被妈妈驯化的倔强的老牛,以及后来搬到城里一次次倒腾着盖房子,搭起灶棚喜宴宾朋,盘算安排越过越红火的日子,一桩桩、一件件,清晰地映现在我眼前,铺就成妈妈、一位农村普通母亲,养儿育女的辉煌,连同她的英明、精干、勤劳、善良、霸气和不服输。
然而,过往的风和雨、云和月,像一幅渲染好的水墨画,已成妈妈年轻时的风景。而现在,妈妈,已经老了。
父亲去逝近20年,妈妈更多了孑然一人的孤独,多了沉默发呆、蹒跚痴望。
-4-
忙于抚养还不能自立的孩子,那种“天天下班后就能拎着菜回家陪伴老妈的踏实与无憾”,便成了我的一个梦,遥远又虚幻。
多么希望,能顺路就回去陪妈妈唠一会儿,买了什么好东西直接就给妈妈送去,哪顿饭想不起吃什么拉着妈妈就出去找馆子,哪会儿子心里惦念几个弯儿就拐去看看妈妈。
可这是多么软的一根肋啊!孩子是一株正要长大的小嫩芽,我怎么能够有办法一到休息天就回去看妈妈?第一跟妈妈不在一个城里,第二妈妈不与我同住。
所以,摇摆在“陪着妈妈变老”和“陪着孩子长大”之间,我的这根肋啊,尽管很努力地立了许多年,但终立不起来!
梦想便成了一尘空梦,游离于“为子孝顺”和“为母合格”间,随着岁月流逝,随着妈妈白发更生和日渐迟言寡语,成为我越来越真的痛。
时不时给妈妈买些什么,贴心贴肺的,细腻入心的,寄托我的惦念、记挂,期待妈妈能读懂。可买了什么,好像都不是老人家的需要,搁一边,不用,更多了几篓子说词。
每次回家,妈妈总不想让我走,那些不舍得,尽显在她老人家眼巴巴的张望中,和不情愿的言语中。
其实,我何尝不知,那是在年华老去不再强劲孑然一身的岁月,妈妈在以她自己的方式,向孩子索要的,从不要离开的陪伴!
便常常做梦,梦见妈妈。不管梦里在干嘛,总有对我的爱理不理,和姐姐们热热乎乎地说笑着,独把我撂在一边儿。每次醒来后,心都缩着,半天揪不开,多了十二分的伤感、疼痛。
梦是最能反应潜意识的。我知道这是我内心深处,对自己的深深自责和不原谅。
-5-
硬朗的关阿姨睡了一觉,便静静地睡过了一生。头天早晨,还和妈妈一起锻炼的身体,下午还和妈妈一起散的步。
能想得出,好友离世,对妈妈的心是怎样的扯动?儿女们都不在的时候,妈妈独坐床前,在怎样痴望、发呆?
而对我们作儿女的,更是怎样的一次警钟敲打?
龙应台在《目送》最后说,“不必追”,而我更认同王帆的观点,至亲至情,别看着彼此渐行渐远的背影习以为常,而是要“大步追,赶紧追”,紧紧相依,“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不要再讲什么分身无术,不要再为无奈填词,不要老想着打几个电话隔空问侯,不要总试图买几样东西哄妈妈高兴。
妈妈已经很老了,她多的是孑然一身的孤独,多的是手迟眼花的不便,多的是垂暮之年与儿女紧紧相依的需要。给妈妈剪剪指甲,为她洗洗澡、捏捏背,陪她说说话,手把手教会她怎么锁定收音机频道,教会微信视频语音,才是人生这个季节,给妈妈最实在的爱。
无论怎样,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在你的无意识中、不以为然中,成为一生抹不去的痛。
-6-
从现在开始,一刻也不容缓地想办法,去陪伴你的父母。这是在父母已老的岁月中,作儿女的最应该做到和努力要做到的事情。
唯有陪伴,才是你与父母最深的链接,才不惭为儿女回馈给父母最大的孝顺。
PS:2018年头心灵旁白,敦促自己尽最大努力做到,用紧紧相依的陪伴去与我的老母亲深深链接。
2017年12月31日
兰花花往期文章点击欣赏
名誉顾问:杨 炼
总 编:木 子(相思枫叶丹)
主 编: 阿 静
编 委: 雪 儿 河汉女
总编微信:tiantian19890902
1、唯一投稿信箱: 241618280@qq.com 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请在邮件主题处注明:“原创授权文学沙龙”(不同意原创授权,请勿投稿)。一周未刊发,可自行处理。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
2、“赞赏”金额少于10元不结算(含10元);超过10元,2/3为作者稿费,1/3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无赞赏则无稿费,文章发表后第四天晚上结算,第五天起,后续赞赏不再发放,不同意此规则者请勿投稿。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不提供制作预览。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
4、以上文字为兰花花原创授权刊发,版权为兰花花所有;插图来自网络,文字转载使用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