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熊国华:故国风雨总是情——读刘荒田《故国看雨》

2018-01-19 熊国华 文学沙龙


        作者简介:熊国华:网名湘君,号能空居士。祖籍湖北,生于湖南。大学教授,现居广州。国际诗人笔会秘书长、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际华文微诗群群主。著有诗集《旋转的世界》、诗评集《从奔放到澄明》等多种。获人人文学网2014年度网络文学奖“诗歌特别奖”等多种奖项。



故国风雨总是情


——读刘荒田《故国看雨》

熊国华


       刘荒田是美国华人新移民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大家之一。他用30多年丰富深厚的移民生活经验和对美国社会世态的观察研究,悉心创作散文随笔约3000篇,出版散文随笔集38部,真实地以“草根”移民日常生活琐事书写为主,展现了一代新移民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刻画了美国社会中下阶层各色人种的众生相。

       2009年,他以《刘荒田美国笔记》荣获首届“中山杯”全球华侨华人文学奖“最佳散文奖”,其评语是:“刘荒田的名字与旧金山无法分开,在他的笔下,旧金山是写不尽的,二十多年来,他用生命聆听一座城市的心跳,他用精妙的细节刻绘形形色色灵魂的悲欢。作为一个胸怀中国心的游子,他在中与美的空间置换,东方与西方的视角融汇中,不断拓展和丰富他的散文天地。他正在把汉语叙事的魅力发扬到一个新的境界。” 他为众多海内外华文报刊撰写专栏,传说在美国“有中文刊物的地方就有刘荒田”,同时也受到广大中国读者的喜爱。

       刘荒田1948年生于广东台山,原名刘毓华,因为他的家乡叫荒田村,遂改名为刘荒田。1980年移民美国旧金山,做过报社记者、翻译、酒店侍者等工作,2011年退休。他在中国大陆生活了32年,在美国工作了32年,退休后决定轮流居住在“两山”(中国广东的佛山和美国的旧金山),并计划写一系列随笔散文,以别样的视角和心态,重新审视中国社会和个人。

       《故国看雨》是比较典型的日常生活叙事散文,故事情节极为简单:作者夫妇回到故乡,与两对老朋友夫妇在一家海鲜餐馆吃饭,外面下着雨,闲话家常,波澜不惊,如此而已。从题目来看,“故国”暗示作者去国已久,“看雨”是一件很有闲情雅趣的事情。


       中午12时,在一家海鲜餐馆落座。其时正下颇具规模的雨,酷暑七月,这种既不造成洪涝,落在滚烫地面又不会马上干掉的雨最受欢迎。我的座位近大门,胜于空调的潮润凉风拂着脸颊。我对着玻璃大门外凝神,笔直的雨线,仿佛是亿万个竖排的破折号,它们的一端是带雨意的乌云,另一端是地面。破折号的暗示意蕴是不可置疑的。


       作者开门见山直接从“雨”落笔,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依次出场。将雨比喻为“亿万个竖排的破折号”,新颖生动而饶有趣味。接着,作者联想到宋代词人蒋捷的名作《虞美人•听雨》,以“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来对比自己和两对年龄相仿的老年夫妇“少年听雨”、“中年听雨”、“晚年听雨”三个阶段的人生境遇,引出对峥嵘岁月的往事的回忆和感慨。文章写在餐馆吃饭看雨,连用倒叙手法写餐前去老友Y家欣赏书法,也顺带出跟雨有关的“上善若水”。最后,以老友Y在雨中打伞走路回家作结。毫无疑问“雨”在文章中不仅是转换时空、调节情绪、贯通文气、结构全篇的主线,同时也是具有暗示象征意味的主体意象和审美对象。其中对“雨”的描写极为精彩,譬如,随着时间的推移,“雨知趣地变小了,依然笔直,但不再连贯,‘破折号’成了‘省略号’”;“万物耐心地接受雨的缝纫,看它怎样把天和地拼成浑成的整体。这工程可不轻松,举目所及,过度的物质化,制式化,水泥化,过多成规则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偏缺乏天然的线条,不宜于造出“雨”的情调。”作者对缺乏诗意的“物质化、制式化、水泥化”的现实提出善意的批评,“雨的缝纫”则是地道的诗家语。

       以日常生活细节凸显人性,从个体经验折射普遍共性,是刘荒田散文常用的手法。人类生活是由各种各样的细节构成的,没有细节就没有文学形象的血肉,如用得好,可以一当十,小中见大。“46年前,上山打柴遇暴雨,肩上的柴草被雨水泡过,重量增加,肩膀红肿。斗笠下,汗水和雨水比赛,看哪一道最先流进裤腰带以下。”一个雨中打柴的细节揭示了少年时期无书可读、荒废青春的        疯狂时代。三个奶奶讨论一岁多的孙女半夜贪玩洋娃娃不睡觉,表面上是埋怨孙女调皮大人只能陪着不睡,实则流露出安享天伦之乐的甜蜜。刘荒田的朋友Y是一个单位的办公室主任,退休后最得意的是能写一手好书法,这次聚餐也是以观摩他的书法新作为理由召集的。“我们进餐馆之前,到他家看了墨迹刚干的《岳阳楼记》,横幅以二王为根底,杂以郑板桥的疏放,客人无不郑重其事地赞好。主人郑重其事地卷起来,要我带回旧金山,代他送给高中时代的同窗。鉴于路上有雨,他用上三层报纸包裹,加上一个塑料袋”,这些细节,无不表现了世态人情和主人的修养、细心和热情。而且,Y作为办公室主任还有一绝,就是特别会点菜,点得又便宜又好吃:“小鲍鱼,珍珠螺,蚌肉,鲈鱼,腐乳通菜,烧鸡,跳鱼节瓜汤,味道之鲜美,征服了全体的味蕾。我忙于动筷子,忘记了地沟油,孔雀绿,味精,也忘记了雨。”另外,《岳阳楼记》自然又引发了刘荒田曾经有过的少年壮志:“我们这一辈,是不争气,抛弃了故国士人一以贯之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还是幸运,晚年既少穷愁也无逼在眉睫的恐惧;而这块土地,从来是以自作孽地制造离乱和忧虑著称的……旁边的朋友,要么在推敲,从家到桂城某一个最近因减价而热门的超市,搭哪一路公交车最快捷,虽然都已享受乘公交车免票或半票的优待。”现实生活就是这么平庸琐碎,而又自然合理。

       刘荒田在书写新移民生活多元复杂的全球性主题时,为了扩大散文的信息容量,更自由地表达微妙复杂的心灵感受,大胆合理地采用现代诗、小说、戏剧、电影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无论是他的读者式小品散文还是随笔式文化大散文,都呈现出一种“跨文体”的写作倾向。仅从这篇2800多字的《故国看雨》来看,除了多处直接引用古人和今人的诗词和名句之外,语言具有诗的跳跃、联想、张力、节奏、韵律、精炼和优美,具有诗的意象、意境,以及暗示、隐喻、象征手法。如果当短篇小说来看,又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接近第一人称叙事的意识流小说。从戏剧来看,海鲜餐馆即是舞台,三对夫妇各自扮演本色的角色,虽无明显的戏剧冲突,但在多重对比中蕴含了历史的荒诞、生命的虚无、个体与社会、理想与现实、商品消费与田园牧歌的冲突,流露出人生的无奈、自嘲、诙谐和幽默。《故国看雨》的画面极强,有广角镜头和特写镜头,多处运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人物景物都颇为生动。文中的主人公还时不时触景生情地发出几句精辟而具有哲理的感慨和议论,又带有新闻评论的味道。

       刘荒田这种“跨文体”的写作实验与创新,使他在文体写作上接近一种随心所欲的自由状态,能够更好地表现一系列复杂的全球性主题,诸如:移民问题、多元文化碰撞与混合、种族国家与个人身份的认同、乡愁与文化寻根、中美关系、环境污染、现代伦理,以及消费时代民众心理,等等。传统的单一的写景、抒情、讲故事,已经难以表现快节奏、多信息、高消费、大视野的现代生存状态和复杂心理,需要一种更加灵活自由的多维度、多棱角、多手段的复合型的文体与之对应。刘荒田“把上世纪80年代以来贾平凹、余秋雨等推动的文化大散文和简媜唯美式散文的探索推向了更为质朴与大众化的道路,有效地推动了现代散文艺术的发展”[1]。

       2017年9月26日无心斋


       参考文献:

       [1] 程国君《刘荒田与现代华语散文的文体创新》,《当代文坛》2015年4期,第72页。



熊国华教授在第12届国际诗人笔会上讲话

熊国华往期作品点击欣赏

熊国华:瞬间沧桑

(点名字阅读编委作品)

名誉顾问:杨 炼

总       编:木子(枫叶丹)

编       辑: 阿 静    雪 儿     河汉女

       传: 静水流深   黄龙  大漠烟云   老道士 

作家诗人:《作家诗人名录》第八版

总编微信:tiantian19890902

投稿须知


       1、唯一投稿信箱: 241618280@qq.com 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所有投稿均视为“原创独家授权文学沙龙”(不同意原创授权,请勿投稿)。一周未刊发,可自行处理。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

        2、“赞赏”金额少于10元不结算含10元);超过10元,2/3为作者稿费,1/3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无赞赏则无稿费,文章发表后第四天晚上结算,第五天起,后续赞赏不再发放,不同意此规则者请勿投稿。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不提供制作预览。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

         4、以上文字熊国华原创授权刊发,版权为熊国华所有;转载使用请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