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卓尚基:五华竹马闹元宵

2018-02-26 卓尚基 文学沙龙


    【作者简介】卓尚基,中共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广东省民俗学会会员,广东群众文化学会会员,文化干部退休,著有《长乐风情》,《华城风采》,主编《华城地方志》(初稿)。居华城。



五华竹马闹元宵

卓尚基 / 图文


       每逢正月元宵佳节,粤东客家民间传统“竹马戏班”——五华县华城、新桥、岐岭、转水北半县各乡镇的村寨,都要表演传统的竹马舞,观众比看春晚,有过之而不及。按古长乐乡俗,在元宵“骑马坐车”欢度佳节是顶级娱乐。



       竹马(戏),宫廷始于唐代,传于清朝。传说那时有个宫廷乐师被贬流落民间,看见元宵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他便模仿宫廷皇室出巡的排场,以独特的道具:绿竹编织成马、车和鸡、鸭、鱼等款式的六畜灯。马郎骑马,马娘(阿旦)坐车,随行擎灯、打扇花,敲锣打鼓,竹马挨户过家。



       清代乾隆皇帝游江南,曾到潮汕水路沿韩江直上古长乐(今五华),有"八夜到清溪″之典故。这种竹马舞就于清代流入五华至今。不少回乡省亲的海外侨胞和当地乡们,望见“六畜灯”进家,便高兴地出来放鞭炮迎接,并哼着两句顺口溜:“舞起富贵马,六畜兴旺到我家”。



       解放前,五华最早的清溪竹马舞,传至华城跨至兴宁(大坝里广场),亦歌亦舞竹马灯,万人观赏兆丰年。抗日期间,五华乐洞卓村竹马班,男扮女妆竹马娘(卓洪昌、卓灼茂等),在兴宁演出大方得体,挺胸扭屁股打扁花,吸引了许多小伙子上前调趣,搞得啼笑不得,盛况空前,热闹非凡。解放后,竹马舞在保持传统风俗的基础上,不断加工整理,内容和形式都有了发展。如《贺新春》、《十送郎》、《计划生育好》、《四季歌》等都是故事性、政策性、科学性、娱乐性融为一体的新作,成为南粤艺苑一朵奇葩。1983年的元宵,五华竹马曾到梅县地区参加民间艺术汇演,广东电视台转播了“竹马舞”实况片断,并荣获一等奖。1985年元宵,五华体育场上的民间“六舞”表演,其中竹马舞更是引人注目。2002年华城新桥竹马舞被广东省评为“民族艺术之乡”,并到湛江参加省汇演获铜奖。2005年11月《客家妹子回娘家》五华竹马戏,荣获省银奖。2006年五华代表队以150人的大型竹马舞《旅游请到五华来,参加梅州客家山歌节荣获一等奖。继而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卓尚基往期文章欣赏

卓尚基原创:罕见的五华水寨石大桥

卓尚基原创:记不清父亲模样

卓尚基原创:六十六学吾足

卓尚基原创:慈善之家“清华楼”

卓尚基:五华中秋赛灯歌


卓尚基:明朝至今文明村

客家山歌:红色村庄兴华城

卓尚基:母亲伟大爱无疆

卓尚基:重阳湘西仰帅乡

卓尚基:湘西苗寨凤凰城


 卓尚基:湘西奇观在险峰

张家界观黄龙洞(客家山歌)

卓尚基:美丽乡村新华城

卓尚基:《同学录》的故事

韶山行——怀念领袖久天长


卓尚基:清溪驿站"庵"与酒

皇帝"八夜"到清溪 ‖ 卓尚基

卓尚基:年关客俗谚拾趣

卓尚基:狮雄古塔的传说

卓尚基:难忘广州民俗班

(点名字阅读编委作品)

名誉顾问:杨 炼

总       编:木子(枫叶丹)

编       辑: 阿 静    雪 儿     河汉女

       传: 黄龙  大漠烟云   老道士  静水流深   

作家诗人:《作家诗人名录》第八版

总编微信:tiantian19890902

投稿须知

       1、唯一投稿信箱: 241618280@qq.com 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所有投稿均视为“原创独家授权文学沙龙”(不同意原创授权,请勿投稿)。一周未刊发,可自行处理。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

        2、“赞赏”金额少于10元不结算含10元);超过10元,2/3为作者稿费,1/3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无赞赏则无稿费,文章发表后第四天晚上结算,第五天起,后续赞赏不再发放,不同意此规则者请勿投稿。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不提供制作预览。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

         4、以上文图卓尚基原创授权刊发,版权为卓尚基所有;转载使用请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