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新洲:生命底色,形上意味——读方楠的诗

2018-04-16 方新洲 文学沙龙


       作者简介:方新洲:安徽省池州市作协副主席,有散文、评论、诗歌散见于报刊。


生命底色,形上意味——读方楠的诗


       关注方楠的诗已有好几年了,一直欣喜着她不断前行,不断超越。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不仅收获了几个全国性的奖项,而且在《诗刊》、《星星》和《青年文学》等纯文学期刊上陆续发表组诗,表明她的创作已进入相对的成熟期。

       方楠的诗,往往比较善于用简约的笔调勾勒出意蕴深长的意象,有时是非常独特的意象,且着力于内涵的锤炼和拓展;甚至,在一些诗作中,可窥见现代诗歌中较难见到的形上意味的品质。当然,也可看到她作为诗人所必然具有的对庸常生活、对社会现象的敏感性、洞察性,以及她自身所独有的艺术禀赋和女诗人较为少有的思考深度。

       对生命的美妙以及生命痛感的体验,我以为是她作为诗人的最根本底色。个体生命的存在感,离不开人性的觉悟,自我意识的觉醒,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在某种境遇里的真实的情感体验,或某一特定时间里的触动心弦的感受。“多么美妙/是谁忽而漫过我的身体/温暖又亲密。像晨光/在屋顶的斜坡上,铺开它金色幔帐/密林中的小鹿,投来难以忘怀的眼神/树的枝桠在时光的指尖飞速生长”(《喜悦》)。细腻的语言,使得生命中的欣喜感觉有了具体的形象的质料感,轻快、温软而又富丽,完全契合题目喜悦的节奏。在《我是多么幸福的人》中,诗人这样写道,“记得在乡下的野径旁/轻轻扶正/一只快要倾覆的鸟巢/我知道,不会再有鸟儿回来了/但也不必感伤”。作者前一节从美好的生活中导引出乐观的生命感觉,带着生命的体温,呈现出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怜爱和祝福,真切动人。

       在生命的另一种极致状态下,即对生命痛感的体验中,则体现了方楠的诗人品质的又一层面。《结局》是诗人对一个垂危生命的结局的无可奈何的叹惜,充满着一种悲悯的绝望情绪,“细长的输液管里,河水正流过摇摇欲坠的桥身/河流不理会任何一座桥,直至垮塌的一刻”。生命衰亡的过程,无可挽回,是多么的冷酷,不近人情。诗人聚焦于此,正是因为有着深沉的人文情怀,对生命痛感的体贴入微。《聚集》一诗,诗人的手法有些像欧·享利的小说风格,前面一系列的意象铺垫,结尾轻轻一转,“很多时候/聚集是一群人的孤单”,从麻雀的聚集过度到人的孤单,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把诗人对生命的正常状态下的一种痛楚,从意象的对比中抽离出来予以审视、抚慰、关切,因而诗的意味更显深长。

       死亡是生命的极端现象。这种状态下,生命的脆弱、悲凉更能引起诗人的关注。《沈彩荷(1968——1998)》一诗,通过“一只剥了皮的野兔子”和“薄霜已铺上屋边的衰草”等意象的切入,淋漓尽致的把死亡现象的灼目、刺痛感表现出来,诗人对生命死亡的深切之痛,跃然纸上。

       对生命、对生活、对人生的体悟,到最后都似乎会进入一种“空”和“无”的境界,亦即在刹那的瞬刻里洞见永恒,抵达超越时空的禅意。《存在》这样写道,“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它们短暂的聚集和停留/似乎都未存在过/那棵香樟树,多么平静/几乎在瞬间,就恢复了平静的本身/我,有时候像这棵树,更多的时候像那些鸟”。借助不同的艺术形象,来表达对自我生命本真状态的体悟,是诗人常用的手法,但要用得恰到好处,把生命的历时与共时揉合于一体,内具张力,则是灵性和悟性的使然。方楠在这首诗中,通过对鸟与树,以及鸟的聚集和停留几个意象的片断的提取与搭建,不仅再现出自我生命存在的状况,而且,更有意味的是通过动与静,实与虚的映衬,既体现了生命不确定性的无奈感,更洞察出生命存在过程中的虚无感、荒诞感而不可捉摸。有点类似于苏轼的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味道。《深处》一诗,亦有近似的意境,以动写静,收效奇妙。在诗的最后来了一个意象切转,“我们内心深处的东西,还没有被毁掉/我还能在寒风中,听到它那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如果说诗的前面是以有形来表达无形,追摹神性,那么这样的结尾,就是这个似有若无的神自然而然发出的声音。通过迥然不同的意象的接力,传递一脉相承的意蕴,从而衍生出了叠加的审美效果,使《深处》的内涵有了更深的可能。

       对生命的深沉爱意,无疑会生成对生活的关注和挚恋。由此,或于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的景象里,或于司空见惯的世俗事务里,必然会发现隐匿着的待开采提纯、彰显的意义。方楠就是这样一位善于提炼的洞察者。“它们用果实命名/果实是它们一生唯一的信仰/朴素而饱含光芒/已经接近了真理的面目。”(《真理是乡间农家的花朵》)这里对农家乡间花朵的肯定,不再着眼于外在的斑斓色彩,而是指向了内在的追求;也不仅是在说农家花朵,而是隐喻着平凡人的有觉悟的人生归宿。竹,在传统文化里,尤其文人的心中,似乎是有了某种确特内涵的植物,如同梅、兰和松柏。而方楠的《竹》,说是独辟蹊径一点也不为过,从“竹叶青的颜色,溢出”“好一个青青乾坤”。这个“乾坤”里,不只有已经超出想象的风起云涌的浩荡,还藏有“王者的高贵头颅”……真是笔意纵横,意象诡谲。这种表现手法,宛如传统水墨画的大写意,放浪形骸于随心所欲,给人以恣意洒脱的美感。

       因为有着对生命的体贴,方楠的一些诗作带有着鲜明的人文关怀色彩。比如《快递员之死》、《蝴蝶劫》等,前者是具体的指向,流露出作者对底层劳动者的关爱同情,后者,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弱小者,无力反抗者悲剧的抚慰,亦有愤怒的谴责。同时还有近似的一些作品,如《桂花香》、《七日》和《小鸟死了》等,都属于从寻常生活的片断中攫取而演绎成诗的。或随物赋形,衍生意涵,或探究庸常现象的背后,或于生活的麻木忽略之处予以揭示、警醒,如此等等。

       生命底色,使得方楠的诗带有温度而深具人间情味和些许烟火气色;形上意味,折射出她的审美意向的追求和探索,以及作为一个有潜力的诗人试图超越高原现象而可能达到的境地,也预示着她未来可成长的空间。

 


       附:方楠,七零后,笔名随处春山。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人。有组诗见《诗刊》、《诗歌月刊》、《汉诗》、《特区文学》、《草原》、《中国诗歌》等纯文学刊物、部分诗歌散见《读者》和《现代青年》等,获得第三届李白杯全国诗歌大赛金奖、首届徐志摩微诗歌大赛一等奖等。诗歌入选诸多选本。

(点名字阅读编委作品)

名誉顾问:杨 炼

总       编:木子(枫叶丹)

编       辑: 阿 静    雪 儿     河汉女

       传: 黄龙  大漠烟云   老道士  静水流深   

作家诗人:《作家诗人名录》第八版

总编微信:tiantian19890902

投稿须知

       1、唯一投稿信箱: 241618280@qq.com 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所有投稿均视为“原创独家授权文学沙龙”(不同意原创授权,请勿投稿)。一周未刊发,可自行处理。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

        2、“赞赏”金额少于10元不结算含10元);超过10元,2/3为作者稿费,1/3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无赞赏则无稿费,文章发表后第四天晚上结算,第五天起,后续赞赏不再发放,不同意此规则者请勿投稿。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不提供制作预览。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

         4、以上文字方新洲原创授权刊发,版权为方新洲所有;转载使用请联系我们。版权问题请咨询张立山律师,微信:1535240069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