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近期会议通知集锦

2017-03-16 秘书处 中国民族学学会
  • “‘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西南文化走廊” 专题研讨会 

  •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

  • “民族志研究方法”教学工作坊


“‘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西南文化走廊” 专题研讨会 (正式通知)

来源公众号 贵大民族学

主办单位: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  

  北京大学(中国城市管理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

  贵州省人类学学会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学报编辑部、外国语学院、旅游文化学院、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广西)、《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贵州)、《民族学刊》编辑部(四川)、《民族论坛》编辑部(湖南)、香港城市经营研究院。


会议主旨:

在中国推出“一带一路”战略框架背景下,需要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审视西南地区在新的国际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关注古今西南地区的“通道”和“走廊”与地域、民族社会及国家的关系、相互影响过程和空间性关联等。本次会议配合贵州省委《关于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16]17号)中提出的“推动苗疆文化走廊建设”的意见,以“古苗疆走廊”(苗疆文化走廊)问题为中心,倡导从多学科角度深入研究与讨论西南地区的历史交通线路及民族走廊对地域、民族社会间的关系及影响。

 

会议主题:

 

“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西南文化走廊”
推荐选题:

 

1、古代交通与区域、国家及民族之关系研究

2、“一带一路”与中国西南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3、古苗疆走廊研究

4、南方丝绸之路与民族走廊研究

5、文化线路遗产与西南文化产业研究

6、苗疆文化走廊旅游线路开发研究

7、西南地区古城、古镇、古村落研究

 

会议时间:

2017年4月28日—30日(28日周五报到)

 

报到地点:

贵州大学北区双馨园宾馆一楼

 

有关事项:

  (一)凡应邀参加本次会议的学者,免收会务费,往返交通、住宿自理。  (二)欲参会学者需4月15日前提交论文,通过后发出邀请函。需填写回执确定参会人数。        

  

 

联系人:       

刘  筱(事务):电话:18984822844,                             邮箱:20837868@qq.com

安  芮(论文):电话:18085669207,

 邮箱:arhaxj@126.com

 

召集人:

杨志强: 电话:13037868828,

邮箱:zqyang999@126.com






【学术会议通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

来源公众号 应用人类学之夏


尊敬的         老师:

您好!

2013年6月19日,经中国民政部批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后,于2014年3月、2015年11月分别在北京和南宁召开了第一、二届学术年会,对推动中国教育人类学的持续深入研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5年3月28日,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建设,共谋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问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一带一路战略与民族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将于2017年7月19-20日在中国兰州召开。特邀请您拨冗出席并提交论文。


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与地点

(一)会议时间:2017年7月19-20日, 7月18日(周二)报到,21日离会。

(二)会议地点: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甘肃社会主义学院同心大厦(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818号)。18日在甘肃社会主义学院同心大厦一楼大厅全天报到。

 

二、会议主办和承办单位

(一)主办单位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

(二)承办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当代教育与文化》编辑部

 

三、会议主题:“一带一路”战略与民族教育发展

参考议题:

1.“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新的历史使命;

2.“一带一路”沿线文化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交流互鉴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教育史研究;

4.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人类学交流合作对话机制研究;

5. “一带一路”建设与民族教育发展的政策、战略、策略研究;

6.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民族心理、教育与民族文化;

 7.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8.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开放的民族教育体系研究;

 9. “一带一路”建设与跨境民族教育研究;

10.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新疆、西藏双语教育问题研究;

11.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跨文化语言教育研究;

12.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中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信息化问题研究;

13.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路径研究。

 

四、会议论文要求及提交时间

请参会者务必于2017年4月30日(特别强调)前通过电子邮件将参会论文全文(word格式)及参会回执发送到会务组邮箱yuqiancha88@163.com,具体字号格式要求见文后附件。请参会者务必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以免影响论文集编辑时间。本次会议拟在中青年学者(45岁以下)参会论文中评选5-10篇“优秀论文”,并推荐至《当代教育与文化》期刊发表。

本次年会及学术研讨会一律凭论文出席,特邀代表和媒体记者等不必提交论文。2017年5月会议秘书处将对收到的论文进行筛选,确定符合会议主题的论文作者为正式参会代表,5月31日前发正式会议邀请函第3号。

我们诚挚地邀请大家携文参会,深入切磋,共同探讨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术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问题。

会议承办方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东路967号,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崔欣老师收(邮编:730070) 联系人:崔  欣  电话:0931-7971098;18693050730李光华  电话:0931-7970622;13893385768。

 

五、会议费用

除特邀代表外,每人交纳会务费600元人民币(含餐费、资料费),研究生凭学生证每人交纳300元人民币。会议组织者将为正式代表安排住宿和就餐,餐饮费由会议组织方承担,交通费和住宿费会议代表自理。

住宿标准:甘肃社会主义学院同心大厦2人标准间每晚240元,单人间每晚258元,牙具等洗漱用品和一次性拖鞋需要入住者自带。如同心大厦房源紧张,研究生可安排住宿西北师大专家楼北楼,2人标准间每晚160元。

会议相关问题请咨询会务联系人:

崔   欣  电话:0931-7971098;1869305073;

李光华   电话:0931-7970622;13893385768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代章)

        2017年3月15日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

暨“一带一路战略与民族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参会回执(复印有效)

 

姓  名


性  别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职称职务


E-mail


通讯地址


邮  编


论文题目


是否住宿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一带一路战略与民族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征文要求

 

一、论文征集要求

(一)论文所反映的信息和学术成果需与“一带一路战略与民族教育发展”参考议题相关。

   (二)本会议只征集未发表的论文。

(三)论文请采用WORD软件编辑,论文投送截止日期为2017年4月30日,论文采取电子方式投递,投递邮箱为“yuqiancha88@163.com”

二、论文格式要求

(一)论文题目:三号黑体,居中排,文头顶空一行。

(二)作者姓名:小三号楷体,居中排,两字姓名中间空一个全角格,作者之间用逗号区分。

(三)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按省名、城市名、邮编顺序排列,五号宋体,居中排,全部内容置于括号之中。作者单位与省市名之间用逗号,城市名与邮编之间空一个全角格。

(四)摘要:“摘要”二字为五号黑体。字数大约150-200字左右,字体为五号仿宋体。摘要需要翻译成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为12磅。

(五)关键词:需列出3~5个。“关键词”三字五号黑体,其他五号仿宋体,中文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关键词需要翻译成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为12磅。

(六)正文:正文部分采用1.5倍行距,正文中的中文用五号宋体,标题用五号黑体。英文字体采用TIMES NEW ROMAN or Arial。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hm2,kg等;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四字为五号黑体,其他五号仿宋体。参考文献的书写按通行的格式进行。




“民族志研究方法”教学工作坊开始接受报名啦

来源公众号 中大人类学


中山大学人类学品牌专业建设项目

《民族志研究方法》教学工作坊

邀请函

本次工作坊以“民族志(人类学)研究方法教学经验”为主题,包括并不限于以下议题:

民族志研究方法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上下行课程;

民族志研究方法论与民族志研究技术;

民族志研究方法与质性研究方法;

田野实习中的民族志研究方法;

田野实习之后的民族志研究方法;

研究生与本科生课程教学之异同;

民族志方法与proposal写作;课堂教学手段等。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拟定于2017年10月19-22日召开“民族志研究方法教学工作坊”,邀请全国各大高校主讲民族志(人类学)研究方法课程的15-20名教师,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改进、提高民族志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

报名要求

每位与会者除了准备一篇有关教学经验的研究论文参与研讨外,还需准备30分钟的“民族志研究方法”教学内容(内容自选)

报名截止日期

2017年5月30日


提交论文摘要日期

2017年7月31日


提交论文全文日期

2017年9月20日


基本日程

1,每天上午8:30-10:00,两位与会者宣读会议论文(各20分钟)后讨论。

2,上午10:20-12:00,两位与会者进行教学试讲,其他与会者和中山大学的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作为教学对象,并进行点评。

3,下午14:30-16:00,两位与会者发言(各20分钟)后讨论。

4,下午16:20-18:00,邀请两位与会者进行教学试讲,并进行点评。

参会费用

1,交通费自理;

2,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负责正式与会代表的食宿和材料费用。

3,工作坊将由参会者和参会学生们共同评选出优秀论文奖2名和优秀教学奖2名,予以一定现金奖励(具体待定)。

工作坊后续构想

1,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拟每年(亦可由参与高校自愿轮流)主办一次民族志研究方法教学工作坊,与会者可以形成比较固定的学术交流。

2,邀请学术刊物组建相关栏目推送会议论文。

3,与会者可以自愿组织、参与相关课程教材的编写和出版。


会议联系人

夏循祥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讲师,“民族志研究方法”本科课程主讲教师)。

联系方式

电 话:18689440867。

Email:xiaxx2000@163.com 。

通讯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510275。


如有意在"中国民族学学会"公众号登载会议通知,请发送邮件到 LGBLUE@163.COM

"中国民族学学会"公众号不定期汇集此类信息

竭诚为广大会员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