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博头条 | 从博物馆到实验室 社教活动融入文保理念
编者按
“走进实验室”是今年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南博之夏”系列主题活动中的新增内容,本文介绍了该活动从选题到成功举行的全过程,并根据反馈总结了相关经验。我们为什么选择这几个实验室
由于是在“走进祖先:人骨拼图”的手工活动基础上扩展而来的主题活动,因此“走进实验室”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主题——实验室。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和文物保护情况出发,活动确定了一个博物馆和三个实验室:生物博物馆、微生物实验室、陶瓷实验室和人骨实验室。
→生物博物馆旨在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为小朋友展示丰富的动物世界并普及动物标本文物的保护知识;
→微生物实验室着眼于在看不见处微生物对于文物保护的关键作用;
→陶瓷实验室和人骨实验室则是从馆藏的陶瓷文物和墓中出土人骨出发,探索陶瓷器和人骨的保护。
活动行程最终确定为:
第一天:文物保护的基础知识(参观+讲课+实验)
第二天:陶瓷的观察与保护(陶瓷实验室+生物博物馆)
第三天:微生物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微生物实验室)
第四天:人体的奥妙与人骨的保护(体质人类学实验室)
第五天:文物保护知识竞赛(竞赛)
文物保护与科普教育相结合
“走进实验室”的活动吸引了近50位小朋友报名,在3位老师和1位志愿者的带领下,12位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小朋友走进实验室,一探文化保护的神奇与奥妙。
活动第一天的学习内容是“文物保护基础知识”,通过参观南越王墓的墓室、人骨、出土文物,小朋友们第一次从文物保护的角度了解到了物质的变化过程,不同器物对环境有着不同的敏感度,温度、湿度和光照都会对器物造成不同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针对不同文物制定了不同的保护措施,并在展馆中安装了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的设备。在了解文物保护的基础知识之后,小朋友们还通过酸碱度测试和金属氧化的小实验进一步了解物质变化的过程。
“走进实验室”从参观南越王墓的保护开始
用PH试纸测试溶液酸碱度是第一天课程中最受欢迎的环节
活动第二天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在陶瓷实验室中,小朋友们学习到了关于陶器和瓷器的基础知识,并且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了陶瓷碎片表面的纹路和特征,通过对比,小朋友们掌握了判断陶器和瓷器不同的诀窍。在学习和观察的基础上,小朋友们运用不同颜色的陶泥,捏成了器物、动物和植物等造型,通过感受陶泥的可塑性,进一步了解了陶瓷器的制作过程。
小朋友们通过显微镜观察瓷片标本
随后在中大生物博物馆这个国家二级博物馆中,小朋友们见识到了多种生物的化石,从远古的海洋生物、已经灭绝的恐龙,以及今天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各种脊椎动物和昆虫。
在北极熊面前,小伙伴们听讲的特别入神
活动第三天,小朋友们走进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实验室,看到了与大型生物形成强烈对比的真菌家族小伙伴们。“原来我们生活中经常吃到的香菇是真菌”、“食物不吃要放在冰箱里,不然会滋生细菌”、“文物之所以难以保存,是因为它们表面滋生了许多细菌”……在参观过程中,小朋友们不时会联系实际和学习到的文物知识发出感慨,来自省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则耐心地引导小朋友们对真菌家族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同时也为陪同参观的家长提供了食用菌类的实用建议。
在参观之后,小朋友们站在了实验操作台前,按照研究员的指引,自己剥离洋葱表皮、制作洋葱皮的标本,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皮的细胞特征,最后还有模有样地在实验报告上手绘了洋葱表皮细胞的线描图,并且清晰地标注了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壁等组成部分。
学员正在专注地观察洋葱表皮的细胞图
第四天,“走进实验室”的12位小学员们来到了最后一站——体质人类学实验室。由中大人类学系的李法军副教授为他们解答问题。从人体的构造开始讲起,小朋友们了解到了人体的八大系统互相配合才完成人类的活动,同时,李教授结合了小朋友们处于换牙期的生理特点,重点介绍了人体牙齿的生长和保护知识,以及儿童在换牙期的特点和牙齿的保护情况。最后,李教授适当加大了学习的难度,为小朋友们介绍了鉴定人骨的性别和年龄的几个简单方法。小朋友们很快掌握了初步判断人骨性别的诀窍。活动之后,小朋友们还通过学习到的人骨知识完成了一份“人骨拼图”的积木。
在李教授带领下,小朋友们走进了神秘的人骨实验室
两位小朋友在观察头骨
活动最后一天,小朋友们开展了文物保护知识竞赛,竞赛分为团队竞赛和个人竞赛。团队竞赛中小朋友们通过自由组队,分别组成了“开心组”、“聪明组”和“LU组”三个队伍,五道必答题完成之后是抢答,小朋友们更是以十二分的热情不断摇响手中的陶响器获得抢答的机会,最后在激烈的角逐中,表现优异的开心组成员拔得头筹。
而在个人竞赛环节中,我们设计了与实验室学习相关的简答题,小朋友纷纷排队上台演讲,有的小朋友逻辑清晰、表达流畅,基本回答到了各个知识点,有点小朋友虽然表现不佳,仍然勇气可嘉、不断挑战自我。
开心组的小朋友们在回答问题时一脸笑容、胸有成竹
“走进实验室”活动亮点
“走进实验室”的活动持续五天,仅12名学员参与,从深度和广度而言都并非是一个大型的宣教活动,但是回顾这个活动有些地方值得总结一二:
在2015年南博之夏活动中,策展、讲解、考古都分别策划有相应的主题活动,而文物保护这一重要的博物馆职能则没有进行社会教育活动上的延伸。此次“走进实验室”的活动实际上是披着“实验室”的外衣,其内核是文物保护的基础知识。
参观展厅时,小朋友们在认真做笔记
2016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红遍大江南北,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前所未有地被公众所了解,神秘的文物实验室也成了公众所好奇的所在。然而具体的文物修复过程十分漫长,程序也极为繁琐,并不适合这一批小学生。因此我们选择了不同类型文物的实验室,通过参观+实验/手工的形式完成文物保护知识的渗透。而博物馆与实验室的碰撞,也让学生们得以从一个新鲜有趣的角度了解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一个遗址性博物馆,不同类型的文物保护情况大不相同,如何解释其中的差异,便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首先考虑到的是陶瓷器和人骨这两类文物的实验室,其次为了解释木制品和丝绸容易腐朽的情况,我们联系了微生物研究所,并在微生物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增加了生物博物馆的行程(因为动物解剖实验室不大合适小朋友们参观)。
小朋友们在志愿者指导下拍摄洋葱皮细胞图
本次“走进实验室”活动周一和周五是在博物馆内的行程,为了能让小朋友学习知识并且乐在其中,最后还能进行回顾整理,我们在安排课程时加入了化学实验和知识竞赛这两种教学辅助手段。
化学实验涉及到了初中化学的知识,通过酸碱度测试和金属氧化实验,让学生初步接触到物质的不同性质和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情况,是对接下来正式走进实验室的“预告”。
在活动的最后一天,我们采用了知识竞赛的方式进行总结归纳,竞赛以团队形式进行,分别有必答题、抢答题和简答题,并评出团队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个人奖,从竞赛过程来看,小朋友们都非常积极地回答问题、展现自己,对于学习过的文物保护知识也掌握得非常牢固。
竞赛环节,小朋友们在排队上台回答简答题
来自小朋友们和家长们的反馈
活动结束后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系统总结活动的组织和教学的成果。问卷呈现出的情况如下:
学生中认为此次活动可以打五星占66.7%,其余均为四星或三星。而家长则普遍认可此次活动的教学成果,许多家长坦言“活动比想象中要好”、“小朋友学到了很多知识”、“家长和小朋友从中还收获了友谊”。
评选最喜欢的实验室时,微生物实验室以58.3%的得票率高居榜首,人骨和陶瓷实验室各得两票,生物博物馆仅得一票。在另一个问题中,让小朋友们剔除一个活动时,45.4%的小朋友选择了“触摸人骨”,36.4%选择了“观察陶瓷标本”。综合来看,微生物实验室的活动广受小朋友的好评,另外三个实验室/博物馆则需要进一步规范活动流程,加强趣味性。
小朋友们手绘的洋葱皮细胞图
在第一天的“文物保护基础知识”中,66.7%的小朋友认为“酸碱度测试”的小实验让他们印象最深刻;在微生物实验中,“显微镜观察洋葱皮细胞”和“手绘细胞图”两个环节总共获得了90.9%小朋友的喜爱;人骨实验室中,60%的小朋友们喜欢“人骨积木拼图”的环节,20%的小朋友喜欢“触摸人骨”;在陶瓷实验室中,各有一半的小朋友认为“显微镜观察标本”和“手工捏制陶器”分别是他们的最爱。
小朋友们拿着制作好的人骨拼图,是不是有点像奥斯卡的小金人?
回收的问卷显示,11位参与答题的小朋友都认可竞赛的形式,唯一一位没有参与答题的小朋友则是因为在竞赛环节中在家长压力下上台回答题目导致出现哭闹的情况。由此可见,竞赛这种形式适合用于总结活动,但是针对个别胆子小、性格脆弱的小朋友要特别留意,以免出现压力过大的情况。
聪明组和LU组的学员正通过摇晃陶响器获得抢答问题的机会
家长为活动的持续开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有的家长认为活动的教学人员可以更严格一些;有的希望类似活动举行的频率可以更高一些,持续时间可以更长;还有一位家长建议我们在联系展馆和实验室时要更加紧凑一些。
“走进实验室”的三位老师与12位学员们的大合照
活动组织方: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活动老师:黄巧好、胡田甜、刘雅洁
活动志愿者:何少伟
本文撰稿:黄巧好
编辑:木子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活动精彩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