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新“别苑”:依山傍水,清宫精彩再现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以下简称“北院区”)项目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西玉河村范围内,是“平安故宫”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北院区为何选址于紫禁城西北30余公里的海淀区西玉河村?单霁翔介绍说,从历史上看,皇宫在紫禁城之外寻找发展空间,大多选择在西北郊地区,例如畅春园、圆明园、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组成的“三山五园”,均在今日海淀区范围内,故宫博物院北院区的选址也秉承了这一传统。
北院区项目也是“平安故宫”工程中建设规模最大、投资数量最多的新建项目。项目总用地面积62.01公顷,总建筑面积1020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文物展厅35000平方米、文物修护用房20000平方米、文物库房23000平方米、数字故宫文化传播用房9500平方米、观众服务用房2500平方米、综合配套设施用房12000平方米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故宫博物院经过7年藏品清理和3年可移动文物普查,使在账藏品总量由原来的近100万件增至186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占90%以上,占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馆藏珍贵文物总量42%。
单霁翔表示,目前,故宫博物院院内展示的文物大部分在紫禁城古建筑内陈列展出,受展出空间和条件的限制,展出文物约3万件,仅占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的2%,无法全面向社会公众展示故宫博物院珍贵文物的整体面貌。同时,由于受到文物建筑特性的限制,众多文物藏品得不到及时的保养和修复。因此,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确保故宫文化遗产安全,成为故宫博物院不可回避的责任和使命。
据悉,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建成后,将有效扩大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展示数量,为大型文物提供展示空间,同时运用先进建造技术提升展示水平。故宫北院区内还将形成故宫文物修复和安全保护的平台和中心,为故宫博物院提供更先进安全的文物周转储藏空间,提供更完善的学术研究设施,为观众提供更先进、舒适的文化享受等公共服务。
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故宫博物院北院区最重要的功能是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用以解决故宫博物院大量大型珍贵文物,例如家具、地毯、巨幅绘画、卤簿仪仗等,因场地局限而长期无法得到抢救性保护和有效展示的问题。同时可以将文物修复的传统技艺,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技能展示给观众,公众可以参观文物藏品保护修复的过程。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面积最大的将是展览空间,通过大规模的现代化常设展厅和一系列专题展厅、临时展厅,展示文物数量有望超过故宫博物院本院的展品数量。
此外,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将建有一座古典宫廷园艺中心,在大自然中重新振兴紫禁城宫廷园艺,使传统技艺得到传承。同时,建设数字博物馆,使故宫博物院数字技术也能够得到更大范围地展示。
与紫禁城遥相呼应的故宫北院,建筑风格要遵循怎样的原则?单霁翔表示,故宫北院区的建筑设计要以体现民族传统、地方特色、时代精神、故宫元素为指导思想,拒绝“奇奇怪怪的建筑”形式,维护与保持故宫博物院在世界博物馆界的地位和形象。同时,鼓励对“中而新”的建筑形式进行探索和实践。
鉴于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故宫博物院邀请了5位年富力强的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进行设计,最终,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宇率团队设计的“金顶建筑形成一条轴线”方案脱颖而出。
展厅效果图
总体规划
南临水北叠山,与“三山五园”呼应
张宇介绍,该项目以一种“别苑”的定位选址于海淀区上庄南沙河畔的西玉河,与明清时期“三山五园”相呼应。此处原有崔家窑,清朝时为宫廷烧造琉璃,是皇家御用窑场,现存4个窑口遗址,综合整治修复后也将对公众开放,与整体规划形成文脉对应。
基地南侧大面积水库及植被覆盖,为北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景观条件和人文地理优势。对外文物展览将布置在场地东侧,较为私密的文物库房、修复及后勤功能位于西侧,最大限度满足功能布局的同时,也有利于分期建设。
建筑的线性格局将场地有机划分为南北序列,南侧临水、北面叠山,呼应中国传统“堪舆”理论的理想布局。“这种均衡的轴线布局方式与散点的构成逻辑,是在向前辈紫禁城致敬,传承着故宫历史文化底蕴。”张宇说。
设计灵感
从紫禁城三大殿提取“中轴线”作为中枢
张宇介绍,北院区的设计灵感来自对中国传统“殿”“堂”“舍”“院”的理解,借助从中提炼的“轴线、秩序、等级”等特质,凝聚成巨大的博物馆群落,紫禁城明丽的色彩系统也在北院区得以承接。
轴线是形制的根基,北院区设计从故宫中轴线的“高潮”太和门至三大殿的尺度中提取,顺应基地边界,作为整个建筑体量的中枢。主要展览功能置于中轴之上,并以拾级而上的体验强化中轴线的仪式感,寓意故宫核心“天际线”,在场地中央形成内外都可以感知的金顶华盖。
符合故宫气质的秩序感是设计理念中最重要的考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空间序列感在紫禁城中得以充分表达: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这一系列空间组合诠释中国古人对“殿”“堂”“舍”“院”的理解与升华。借鉴这一序列,北院区形成布局上的东岸广场、连桥步道、入口门廊、中央大厅、陈列展厅、滨水服务区、后花园区以及文物修复、文物库房和行政办公区,这一系列复合建筑秩序,也是向紫禁城致敬。
等级规制方面,北院区主体建筑借鉴中国古典宫殿建筑三段式原则:台基、墙身、屋顶。灰色外城、红色内墙、重檐屋面等设计都出自故宫,同时三段式的处理也与功能布局相呼应,满足从下至上的综合服务、常规展览、特殊展览与观景游廊的布置方式。窗棂、格构、屋檐、院落,处处都体现了传统元素的现代表达。
织物修复室效果图
功能区设计
展厅布置借鉴中国卷轴画散点透视法
故宫北院区核心展览空间将沿中轴线展开,观众从东入口礼仪大厅拾级而上步入二层的中央大厅,可以去往各功能展厅,同时也获得了得体的仪式感和绝佳的观湖景观条件。
首层围绕次中厅分布了众多展览配套功能,如多功能厅、数字影院、修复展示及餐饮等,这些服务性功能与场地南侧的后花园区及滨水景观区相映成趣。
二层以上的展厅布置方式,借鉴故宫中轴与东西两侧宫苑的格局,并借鉴中国卷轴画运用散点透视的方法还原故宫的生活场景。
景观设计
建筑与景观浑然一体,可移步换景
故宫北区主展区三面环水,水面与林木环抱的原生地理条件,使得北院区的设计可以打破传统城市博物馆封闭内向的空间特质,将园林纳为展览的一部分,形成别具一格的园林中的博物馆。
张宇介绍,由于空间序列与颐和园的相似性,园林整体格局得以借鉴传统,根据与建筑位置关系和原生条件差异自然形成四个部分:礼仪性的东入口广场;亲水平台与生态驳岸结合的南侧滨水空间;修缮现状窑口、花房,保留防护林带形成北侧园林;位于展览建筑与修复工作区之间的花园,向观众展示故宫宫廷园艺的工作成果。
由此,北院区建筑将与景观浑然一体,观众可以在人文与自然中移步换景。
“博物馆的参观与周围环境的交融,是我们重点考虑到的,也是故宫北院区的特色。观众在参观文物的同时,又能感受山水环境,就不会疲劳。”张宇说。
来源: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新京报,文汇报等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编辑:OP-D#oneman
相关链接:
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释放了什么信号?
月刊|巴西国博大火、博物馆等级评估、金色记忆……九月博物馆的金秋画卷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唯一投稿邮箱:
news@hongbowang.net
商务合作请发:
market@hongbowang.net
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QQ 67260255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