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决战决胜走基层 总攻之势大采访】既要生态“青山” 更要产业“金山”——马山县白山镇民族村嬗变记


开栏语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起步之年。为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宣传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今日起本报开设“决战决胜走基层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栏目,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宣传报道南宁市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辉煌成就,激励全市各族人民以决战决胜之势发起总攻。


马山县白山镇民族村地处大石山区,九分石头一分土,土地资源匮乏制约了全村的发展,全村678户311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71户1652人,曾是贫困村。近年来,民族村的村民将生态乡村建设和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利用上局州屯位于环弄拉生态旅游区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桃李旅游、乡村农家乐、特色种养等项目,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正沿着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向前迈进。

果园里的果树长势良好,村民喜上眉梢 程勇可 摄

6月8日中午,在民族村上局州屯桃李村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的果园里,村民正对沙梨进行护理,一派丰收景象已展现在眼前。在地里干活虽然辛苦,但村民的脸上都充满了笑容——有活干就有致富的希望。

梁文育是土生土长的民族村上局州屯村民,2016年梁文育加入桃李村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年底领取分红款,最高时领到3000多元。他平时还在地里帮忙干活,一天有80元收入,每年的打工收入有2万多元,并养殖本地特色品种鸡1000多只,依靠国家以奖代补的好政策,得到5000多元补助金,由于今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补助提高到7500元。“在村里打工获得的收入,加上养鸡的收入,我每年收入超过5万元,以前的收入和现在简直没法比。”2016年脱贫的梁文育高兴地对记者说。

5年前,在外地打工多年的蓝家克回乡创业,贫困的家乡让他下决心和村民共同改变这种落后的面貌。通过讨论,大家一致决定打破以种植玉米为主的传统农业,种植桃树、李树等经济果树,将上局州屯打造成“花开时赏花,果熟时吃果”,以经济作物收入为主、旅游收入为辅的“桃李村”,并建设汽车营地、CS真人野战基地,推进农家乐等项目开发,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去年我们收入五六十万元。今年计划开发西瓜种植项目,继续发展旅游业。”蓝家克说,“桃李村”建设让上局州屯的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助推了民族村的旅游产业发展和整村脱贫步伐。

民族村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63亩,且全部是旱地,农民收入低。该村第一书记农建萍经过调查走访,决定结合村里的自然资源,发展种桑养蚕、黄牛养殖、沃柑和金银花种植等短、平、快项目,以及黄花梨等长期特种种植项目,带动了108户贫困户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


下一步,民族村将着力挖掘达奴瑶族、壮族的民族地域文化,将壮、瑶文化和地方特色作为宣传、推介、发展龙河屯乡村旅游的有力推手,发展旅游增加收入。目前,已经吸引广西龙之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入驻民族村,在龙河屯投资开发观音洞景区,流转民族村600多亩土地打造民宿、文化体验区。同时,计划投资4.5亿元,开发“沐心谷”康养项目,把民族村打造成集休闲、康养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带领越来越多村民从中获益,迈上脱贫致富的阳光大道。




源:南宁云—南宁日报

编辑:竹 溪  

审核:韦绍群

监制:王宏璇

马山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版权声明:凡本公众号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联系微信号:HC_zhuxi


往期精彩回顾


*决战决胜走基层   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南宁启动仪式在马山县举行

*【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永州镇胜利村第一书记李翰超:躬身扶贫不言苦,砥砺扶贫暖民心

*马山县:“抓系统、系统抓”,扎实推进专项治理深入开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