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典型】干出一番事业 福惠贫困群众——记广西人社厅驻村第一书记周福波
这两年,在广西马山县林圩镇伏兴村,经常会看见一位年轻人,他身穿一件特制蓝色马甲、头戴草帽,和村民们行走在田埂地头、山峦林间。
蓝色马甲背后,写着几个大字:“第一书记周福波”。
周福波了解砂糖橘生长情况。
2016 年,周福波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广西人社厅工作。工作后不久,他主动提出申请,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
周福波的选择让身边人非常不解。“你可以留在北大工作,干嘛去贫困村呢?”一位朋友曾问他。“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体会过农村的苦,知道农村的困难。既然选择了担任第一书记,我就不会后悔。”周福波信念坚定。
担任第一书记后不久的一天,一位村民拿着一些政策材料走进村委会,直接问周福波:“为什么人家能享受扶贫政策,我不能?”“我们要按政策办事,该享受什么政策就享受什么政策……”
不等他说完,这位村民便将材料甩到周福波身上,走出了村委会。“他们见我非常年轻,又是北大毕业的,对我满脸不信任。”周福波回忆。
村民们的不信任,让周福波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工作做好。他走访村里每一个屯,拜访每一户村民。“村里 15 个 屯,他都走过一遍。每个屯每一户的情况,他都熟悉。”伏兴村村委文书黄秀玲说。
周福波认为,扶贫先扶智,扶志先治愚。“你把桌椅、书架的尺寸和需要的张数报给我……”“‘智’主要体现在义务教育保障,不能让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困失学辍学。”
“今年养牛收益怎么样……”“‘志’就是要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让他们靠双手摆脱贫困。”周福波带领村民成立养牛合作社,发展养殖产业。目前,合作社养殖了50头牛。
发展产业是可持续脱贫的基础,也是周福波重点关注的工作。周福波带领村干部,开展 3 个培训工程——把种植户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后备干部,让年轻、有高学历的能人留在村里,组成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目前,我们村已经培育了5位致富带头人、7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2个家庭农场,还聘请了种植、养殖专家到村里进行指导,提升产业质量。”周福波说。
“我们的柑橘合作社占地110亩 ,发展得很好,贫困户有收入,感谢周书记。”伏兴村柑橘合作社员工覃乃照说。
“没想到他这么一个90后后生仔,会干出这么一番漂亮的事业。”伏兴村村民何秀丽说。
“叫爸爸,叫爸爸。”这天,闲下来的周福波终于有空和女儿视频对话了。
“最让我为难的就是在家庭和工作之间的选择。女儿出生后,都是我爱人一个人带小孩。”提起家庭,周福波有些愧疚。“如果说我不干第一书记了,我们伏兴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就没有人接手,会非常被动。”
于是,周福波将妻子和女儿接到了村里。
抖音截图:周福波携妻女线上卖砂糖橘
“嗯,甜,真甜!我的小情人,你觉得呢?”这是一段抖音视频上,周福波和女儿互动时的场景。
之前,周福波会请人帮忙代言,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妻子和女儿来了后,周福波一家三口上抖音、上快手,代言销售农产品,其中砂糖橘就卖了20多万斤。
在周福波的扶贫路上,有坎坷、有曲折、有收获。“第一书记赋予我的职责和使命,是让我成为这个村的当家人,而不是过客。我要用我的全部力量投入到这个贫困村,让伏兴村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周福波说。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记者:叶海晨
编辑:蒋谭鲜
审核:韦绍群
监制: 王宏璇
马山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版权声明:凡本公众号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联系微信号:HC_zhuxi
*国庆假期我县游客总数超64万人次 累计旅游收入3848.30万元
*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 马山县忠党村蹲点日记(上) 让扶贫产业园成为脱贫致富的“孵化器”
*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 马山县忠党村蹲点日记(下):致富带头奔小康,多措并举促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