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人民日报评论员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2022-01-12

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三十六

  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改善恶劣生产生活条件,摆脱水源匮乏状况,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红旗渠,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指出“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河南省林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历史上属于严重干旱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林县的缺水问题。1959年夏天,林县县委提出,从林县穿越太行山到山西,斩断浊漳河,将水引进林县,彻底改变林县的缺水状况,这个计划得到了河南省委和山西省委的支持。从1960年2月红旗渠修建正式开工,到1974年8月工程全部竣工,10万英雄儿女在党的领导下,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顶酷暑、战严寒,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削平1250个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被誉为“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红旗渠的建成,形成了引、蓄、灌、提相结合的水利网,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至今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红旗渠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范,不仅给后人留下了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更留下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工程1960年开始施工时,面对困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紧迫问题,全县干部和群众宁愿苦干也不苦熬,宁愿眼前吃苦也要换来长久幸福,宁愿自力更生、群策群力也不等靠要、单纯依赖国家。面对资金缺乏、物资紧张和险恶施工条件等困难,修建红旗渠的石灰自己烧、水泥自己产,每一分钱、一袋水泥、一个钢筋头、一根锤把子都做到了物尽其用。面对十分艰苦的条件,建设者们自带工具、自备口粮,干部和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涌现出像马有金、路银、任羊成、王师存、李改云、郭秋英、张买江、韩用娣等一大批红旗渠建设模范。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忘我奋斗。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进道路不可能是一片坦途,我们必然要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决不能丢掉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决不能丢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决不能丢掉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全党同志要用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要结合实际把红旗渠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激励干部群众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深刻认识到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走一条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要永葆艰苦创业的作风,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要砥砺无私奉献的品格,把许党报国、履职尽责作为人生目标,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从红旗渠建成通水,到三峡工程的成功建成和运转,再到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工程建设奇迹。实践充分表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开拓奋进,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不竭力量,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就一定能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来源:人民日报】



● 扫码关注我们 ●


本期编辑:郭丽娟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报刊社网络和新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