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党史•敬读碑文”系列音频节目丨“哀痛是我们的启示,我们的光明”——三一八殉难烈士范士融、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碑文敬读

编者按:

了解碑文背后丰富的革命历史内涵,弘扬先烈身上承载的伟大民族精神。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理论网特别制作了“学习党史•敬读碑文”系列音频节目。本期为您播出“哀痛是我们的启示,我们的光明”——三一八殉难烈士范士融、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碑文敬读

本节目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出品,中央网信办传播局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支持。

点击下方收听音频


范士融、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位于三位烈士的母校今北京师范大学校内。这是一座1985年建成的汉白玉碑,呈方锥形,纪念碑正面镌刻着“三一八殉难烈士范士融、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其余三个碑面分别刻有范士融、刘和珍和杨德群的生平简介。碑座正面是“碧血丹心”四个字,其余三面刻有三一八烈士碑记。

 全文如下:

一九二六年三月,发生了日本帝国主义者炮击我大沽口海港事件。十八日,北京各界爱国人士在天安门前集会,强烈反对日、英、美、意、荷、比、西等帝国主义者所提出的侵犯中国主权的“最后通牒”。会后,李大钊同志率领请愿团到铁狮子胡同临时执政府门前请愿,遭到段祺瑞反动政府卫队的残酷镇压,向爱国群众开枪射击和用刀棍毒打,酿成了举世震惊的“三一八”惨案。在惨案中,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十三人受伤外,范士融、刘和珍、杨德群三同学当场中弹牺牲。为纪念烈士,爱国学友曾于和平门外师大院内建范士融纪念碑,在石驸马大街女师大院内建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现重建此碑,冀我新中国青年,继承烈士精神,发扬革命传统,为振兴中华贡献青春。


             北京师范大学立

                      一九八五年三月

背景介绍

碑文简要概述了三一八惨案的发生背景、过程与建碑缘起,揭示了上世纪20年代帝国主义与反动军阀勾结下的民族危亡境地,同时也体现了各界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三位烈士中,刘和珍最为人熟知,这是因为鲁迅的名作《记念刘和珍君》。“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句低沉的呐喊,使刘和珍坚毅果敢、追求光明的形象深入人心。

在时代的洪流中,虽然三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各不相同,但又有着许多共同点。一是为了革命接受教育。五四运动发生时,三人正值青春年华、思想活跃,深刻感受到国家危亡和社会黑暗,开始主动寻求救亡之路,主动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以改造旧中国、旧制度为己任。二是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在革命活动中,他们脚踏实地,崇尚实干、反对空谈。范士融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自治会负责人,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做了很多工作。1925年前后,时任女师大校长的杨荫榆由于处事不公,引起学生强烈不满,刘和珍等发动“倒杨风潮”,从宣传发动到与相关人员交涉、从奔走斗争到揭露事件真相,刘和珍都冲锋在前,带领大家勇于斗争。三是革命意志坚不可摧。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革命就意味着流血甚至牺牲,三人对此十分清楚。杨德群以“行不惑,教不倦,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革命先辈精神自勉,表达忠实革命、立志改造社会的决心。刘和珍更在遭受迫害时言辞激昂:此身可死,此志不移,苟威武之再加,决誓死而殉校。他们三人其实也是当时立志反帝反封建、改变中国积贫积弱面貌的千千万万中国青年的缩影。

1926年3月,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张作霖的奉系军队在平津一带作战。12日下午,日军违反前一日通报给国民军的军舰数量与进港时间,公然掩护奉系战舰进入大沽口,并开枪挑起事端。迫不得已之下,国民军开炮还击,将日舰驱逐出港。大沽口事件发生后,日本等8个帝国主义国家颠倒黑白,于16日向段祺瑞执政府递交最后通牒,提出5项无理要求,扬言48小时内不答复就以武力解决。

大沽口事件与最后通牒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时任中共北方区委书记的李大钊一针见血地指出:八国最后通牒的实质是第二次八国联军入侵的先声,决定发动各界群众,立即行动起来,坚决同北洋军阀政府进行斗争。

3月18日上午,80多所学校及各界人士5000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国民大会”。刘和珍正患病,但她顾不上病痛,一面给学校打电话请求停课一天,一面拖着病体通知大家做好有关准备,并挨个寝室劝说同学们尽快行动起来。这次大会通过了以反对八国通牒为主要内容的8项决议。

随后,与会民众举行了示威游行。游行队伍由共产党员王一飞任总指挥,李大钊、赵世炎、陈乔年等北方区委领导亲临现场指挥,很多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担任各队的指挥和联络工作。范士融、刘和珍与杨德群手执旗帜,走在请愿队伍的前面,他们从天安门出发,高呼“严正驳复最后通牒”等口号,一路沿东长安街来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代表面见段祺瑞等人的要求被无理驳回,激起了游行民众更大的不满。

正当此时,请愿人群突然遭到埋伏的军警排枪射击和大刀砍杀。由于范士融、刘和珍身处队伍的前列,枪响不久即被击中,杨德群因见刘和珍中弹倒地,毅然不顾安危冲过去救护,但就在她扶起刘和珍的瞬间也不幸中弹。据现场目击者事后回忆,刘和珍中弹后虽血流如注,却还能挣扎着向外爬行,但军警仍追上她猛击她的头部,于是伤重身亡,年仅22岁。这次惨案共造成47名烈士罹难、200多人受伤。

惨案发生后,社会各界舆论沸腾、群情激昂,强烈谴责当局的反动行径。3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段祺瑞屠杀人民告全国民众》,声讨枪杀爱国学生和市民的段祺瑞执政府,揭露卖国军阀的真面目,提出民众必须团结起来,加紧武装和革命,并号召爱国民众支持广州国民政府北伐。与此同时,各文化界知名人士纷纷撰文表达愤慨,如鲁迅写就《记念刘和珍君》,文中称刘和珍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杨德群“沉勇而友爱”,坚信“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闻一多写下《唁词——纪念三月十八日的惨剧》,表示惨案带来的哀痛不会停止,也唯有如此,“哀痛是我们的启示,我们的光明”。

鲜血教育了中国人民,自此中国民众不再对北洋军阀心存幻想,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的决心进一步增强。4月,在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下,段祺瑞于20日被迫通电辞职,其执政府宣告瓦解。1926年7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轰轰烈烈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北洋军阀的国民革命拉开了序幕。

专家点评

本期点评专家: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 孙蚌珠

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镌刻在中国近代史上悲壮的一页,见证了广大青年为反抗帝国主义干涉、争取国家主权和人民民主付出的巨大牺牲。范士融、刘和珍、杨德群,在三一八惨案中不幸遇难。 他们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为革命理想献身的爱国青年的代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们是为中国而死的青年!

三一八殉难烈士范士融、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碑文只有短短的三百余字,但敬读碑文,我们可以想到当年血雨腥风的艰难岁月,看到先烈们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浴血斗争的壮烈场景。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正是他们和他们一样的先烈们在黑暗中觉醒、为中华之崛起而牺牲的壮举,不断唤起千千万万敢于正视淋漓鲜血踏着血迹更奋然前行的热血青年和亿万民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

碧血丹心,丰碑巍立,精神永存。透过碑文我们可以看到一百多年来的来路,沿着来路前行便是征途。碑文“为振兴中华贡献青春”,是希望也是嘱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青年继承先烈遗志,学习先烈精神,就是要握紧历史的接力棒,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总策划:许宝健

  总导演:何忠国

  监    制:李    莹

  导    演:王    雪

  编    审:李步前

  朗    读:许雅婷

                 张    玮

  点    评:孙蚌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