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滨和小学微拍《支付的变化》,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支付的变化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谈谈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

滨和小学绿芽班火箭小队的小朋友

拍摄了一组情景微拍

来展现70年来大家买东西付款方式的变化,

每个小朋友都认真的参与到设定的不同年代的场景中,

感受到祖国发展的变化。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段视频,

然后了解一下支付的变化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n0911owtrw5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购物付款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从凭票排队购物、现金付款到刷卡消费、移动支付、刷脸支付,支付方式的变化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见证。在这样的变化中,中国人的生活过得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幸福。这里,让我们一起见证支付的变化。


No.1

粮票支付


计划经济时代,支付使用现金加票证,那时候物资匮乏,国家需要发行粮票,布票等各种票证来限制消费,保证全民供应。

粮票布票等在当时是最重要的支付工具,有“第二货币”之称。当时“没钱有票能活,有钱没票难活”!在上世纪50年代末到80、90年代,粮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票证。

一张小小的票证见证了一段特殊历史和一套经济运行体制。人们买粮食用粮票,买布匹用布票,一些贵重、大件商 品,还需要自行车票、缝纫机票等,各种各样的票证也深深烙进了一代人的记忆之中。


No.2

现金支付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迈大,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粮票布票的物资交换方式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金支付,成为了当时人们的主要支付方式,钱包鼓鼓在当时成为富裕的象征。

人们出门、购物、旅游都不忘随身携带现金。那时候人民币面额最大的是10元纸币,1988年才出现100元面额的纸币。

人们乐于在现金交易中靠消费找零互验真伪,也乐意靠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寻求踏实放心。在验钞机还是稀有货时,各阶层的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辨别假币的方法,不管是抖钱、听声音、用手来回捻搓等等。


No.3

手机支付


2003年,支付宝登上历史舞台,2004年,支付宝脱离淘宝,正式成为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从此渐渐成为主流。2010年手机支付产业联盟产生,2013年,微信支付出现,2014年,苹果支付也加入到移动支付大军中来。

2016年8月3日,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这是央行在2014年叫停二维码支付以后首次官方承认二维码支付地位。进入21世纪,智能手机和互联网飞速发展,也让支付方式迈进了移动支付时代。

如今,大型商超、街边小店乃至水果摊,移动支付已成为市民消费的新习惯。不带现金不带卡,揣个手机就能购物,“无现金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


No.4

刷脸支付


“刷脸”支付系统是一款基于脸部识别系统的支付平台,它于2013年7月由芬兰创业公司Uniqul全球首次推出。该系统不需要钱包、信用卡或手机,支付时只需要面对POS机屏幕上的摄像头,系统会自动将消费者面部信息与个人账户相关联,整个交易过程十分便捷。

在我们国家一些一线城市,开始推出生物识别和信息系统可以用在地铁检票中,可能也就是意味着,不再需要地铁卡、公交卡、信通卡、手机等工具,只需要刷脸便可通过,不到一秒的面部识别时间,门就会自动打开。当然肯定也有人质疑刷脸支付的准确度和快捷度,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会进一步解决和完善这个问题。

不单单是微信,支付宝也宣布开始推出刷脸支付,在肯德基点餐的时候都可以使用支付宝的刷脸支付,快速道只需要一秒不到,就可以传说中的靠脸吃饭了。

从粮票、布票、纸币、硬币、银行卡到第三方支付再到移动支付+刷脸支付,人们的支付出行方式变得越来越轻,越来越快,越来越方便,支付方式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不断发展的缩影和成功实践。新中国成立70年,支付方式的进步,不仅改变了市民的生活,也是人们幸福指数提高的有力见证!

来源:滨和小学


往期回顾带上外教,为结队学校送上假日足球盛宴
他们,蝉联六届世界机器人大赛冠、亚、季军!
赶紧准备!2019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时间确定啦~
做师德高尚的滨江教育人 区教育系统召开警示教育大会
赋权校长,赋能教师,打造高水平上优质均衡发展的教育强区
滨和中学“VEX”团队斩获粤港澳机器人大赛多个大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