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准德育,使之成为爱护校园的内驱力




2021学年,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滨兴学校将“立德树人”工作放在首位,着力于创新德育形式,结合“德育焦点、热点”问题,通过团队协作的模式,以“德育大讲堂”为抓手,联系班主任培训管理,融合学校主题教育,设立分层目标、打造多元实践路径,逐步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德育工作体系,让学生能够在“精准德育”的新模式当中,自我探索、亲身实践、反思发问,享受到符合自己切身需要、量身打造的德育课程。学校结合区域资源,与兄弟学校、社区场馆联动,在一系列“有趣”的德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人格脉络的塑造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努力培养“有德性、有刚性、有悟性、有诗性”的滨兴少年。


以德育大讲堂为抓手,

找准“精准德育”大方向

学生发展中心与年级组商议选定每月不同的德育主题。举例来说,本学期三月主题为爱校教育,四月为卫生教育,五月为伙伴交往,六月是学风建设。这些主题的设定是将传统德育主题与实际学生情况相结合,比如将传统的文明习惯养成月归纳到“爱校教育”主题当中去,文明习惯也是爱校的一个部分,爱校则是一个更加宽广的教育范围,了解学校的历史,理解学校的校训意义,感受特色教育活动,体验校园文明的意义……让每个学生从内心深处都感受到校园的美好,形成热爱校园的内驱力。


01

项目化学习,德育课堂新探索

“德育大讲堂”并非一节课,而是贯穿整个月的德育系列活动,包含相关主题班队课、学生话剧展演、主题实践活动、宣传视频等等。“德育大讲堂”更是每月一次的项目化学习,为了实现同一个德育主题教育,采用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策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当中,理性思维与感性体验相结合,完成一个较为复杂和综合的学习任务,使“德育大讲堂”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举例来说:4月“卫生教育”的“德育大讲堂”活动就是一次项目化学习的典型范例,驱动性问题是:校园卫生脏乱是谁的责任?卫生问题包括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做?有哪些困难?如何解决?通过一系列引导性学习方略,使学生懂得讲卫生的重要性,培养讲卫生的好习惯,理解建设文明校园,营造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的意义。在这次德育主题学习中,有的年级发起了“关于校园卫生脏乱责任归咎于谁”的主题辩论,学生在思辨中明确了自己在校园当中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理解了爱护校园的重要性。五年级则针对“为什么值日生打扫卫生后仍不能清理干净”这一问题,发现许多同学不会正确使用工具,于是拍摄了“正确使用各种清洁工具”的视频进行全校宣讲。四年级在国旗下策划表演了“不讲个人卫生的邋遢大王是多么可怕“的情景剧,一二三年级组织学生学习清洁小技能——装垃圾袋、扫地、洗抹布……小小宣讲员开始寻找校园死角,将图片整理成了PPT,发出卫生大行动的校园倡议。


02

区域联动,多维德育

为了让五月”德育大讲堂“之“伙伴交往“主题落地,学校利用联谊学校的优势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育特色活动:每个年级的三班都与武汉梅苑小学结对,进行“远方的你,书信手拉手”活动,孩子们体会了到了“从前车马慢”的笔友时代趣味;各班级利用主题班队课时间开展“夸夸我的好朋友”,分享“欣赏的力量“;五六年级还精心准备了课间趣味游戏展示,号召同学们用更健康的方式进行伙伴交往。




班主任例会智慧分享,

打开“精准德育“金钥匙




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一开学,学生发展中心就进行了详细周密的安排,以半月例会为活动平台,借力班主任技能大赛、主题班会课等,抓好班主任培训工作,通过集体的智慧共同建设好“精准德育”路径,取得“精准德育”的金钥匙。


01

顶层设计,逐层落实

期初,学生发展中心下发了《2021学年第二学期班主任管理工作计划》,详细规划了本学期的例会时间、分享主题。3月为“班班有智慧”之“带班方略”,4月为“班班有特色”之“班级制度”“特色发展”,5月为“班班有故事”之“学生交往、青春期教育”,6月为“班班有温度”之“师生交流”“家校沟通”,7月进行期末班主任例会总结。例会主题与德育重点、焦点、难点相结合,使之成为新班主任成长的重要阵地,班级工作的重要指南。


02

以老带新,经验共享

主题例会采用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年轻有活力的新教师同期分享的方式进行,老教师的经验和班级管理制度更加完善高效,新教师也常有孩子们喜欢的班级管理“新点子““金点子”。每一次的班主任主题例会,就是班主任老师们经验共享,集体智慧迸发的阵地。



03

以赛促研,提升专业素养

本学期的班主任管理培训工作,我校以主题班会课、班主任技能大赛为抓手,组建了两支备赛班主任队伍,通过模拟场景演练,集体备课等方式,将班主任大赛要求的内容反向追溯到日常班主任工作当中查漏补缺,提高班主任团队的专业素养。

融合主题教育,

走好“精准德育“转型之路

学校德育工作当中,主题教育是重要的活动阵地,如传统节日、革命精神、历史文化、艺术人文、红色故事等等,如何将主题教育精准落地,融合到日常德育工作当中,滨兴学校也在不断探索。


01

年级样板,团队协作

学生发展中心与年级组通力合作,对年度的传统节日进行细致的梳理,形成了“走进成长“系列活动。比如本学期三年级开展了清明祭先烈活动,采用了网上寄哀思、线下走进革命烈士纪念馆、讲述红色革命故事等等,将主题活动样板化精品化。其他年级在借鉴活动形式的基础上,可以针对自身的主题活动进行调整和拓展,逐步形成全校性的德育主题活动系列。


02

打造特色劳育、美育活动品牌

学校持续关注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教育热点,打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诗画校园”活动,选拔出了大批的校园艺术人才,营造了充满艺术气息的校园文化。同时,不断尝试以农夫乐园、自然课堂为依托的校园劳动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德育的灌溉;将每周三无作业日设定为“亲子劳动成长日”,每周设计家庭劳动项目,开展家庭劳动体验活动,使教材上的“劳动”项目真正落地。



03

拓展德育阵地,利用多方资源

学校与滨江区劳动实践基地、滨江区低碳科技馆、滨江区笑笑橙消防体验馆、长河街道、禁毒办等密切联系,拓展学校德育阵地,引进优势专业德育课程,将德育的课堂拓展到学校之外,进一步丰富德育的形式与内涵。






量身打造的“精准德育“是滨兴学校在校本德育工作的新思考新实践,它努力体现德育工作的课程性、儿童性、生活性、实践性,以“更有趣”“更生动”“更适切”的方式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供稿: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滨兴学校




推荐阅读
市、区优秀党员和党组织事迹 | 我为党旗添光彩
7月5日起,滨江校园体育场所恢复对外开放啦~
“夏玩月” ,跟我闲逛集市
科技教育大联盟 | 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
积极响应“两个先行”,奋进教育新征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