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既“土”又“潮”的何院村村民
↑ 点击上方“微自贡”关注我们
乡村名片
大安区新店镇何院村,幅员面积2.2平方公里。小巧玲珑的村落,有一种闲适的美。以传统种植、养殖业为支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引入各种技能培训……小小的何院村,留住了向外奔忙的匆匆脚步。
直销土货进城
“小程序”解锁舌尖上的乡愁味
一个月前,何院村引进一家农业公司,开发微信小程序,公司结合自身物流优势,以“社区团购+城乡物流”的创新模式,打造城乡社群生态,整合当地优质农副产品资源,推动何院村农副产品进城,解锁舌尖上的乡愁味。城市用户在小程序商城下单后,可通过“土货”直通车运达城区,有效提升了当地村民土货销量,实现助农增收。
通过农业公司集中接单收货,短短一个月时间,冯祥富蹲在家里专心搞养殖,共卖出600多个土鸡蛋、十几只土鸡,还有些土鸭、土鹅。成为村里销“土货”的冠军,冯家多了一块“生态农产品定点采购点”的标牌。上面“三星级”和“001”的序号意味着冯家“土货”的品质和数量均为上乘,是最高星级中销量第一名的农户。
“土货”进城不愁销路,68岁的冯祥富和62岁的陈学兰越干越起劲。今年6月,光靠养殖,他们家就挣了2000多块钱。
评星级、卖“土货”,村里其他农户也加入了这趟“直通车”。眼下,全村已有80多户加入采购点。为了确保农产品是资格“土货”,村里规定,加入农户饲养的鸡鸭鹅等,只能用玉米等粮食进行喂养,绝不能喂饲料。而村里会密切跟踪农副产品品质,对星级评定实行升星、降星动态管理。通过编制货号,确保所售产品能追根溯源。
“厕所革命”推开文明之窗
夫妻工匠一砖一瓦砌出美好生活
“进门直奔厕所,看了之后还要在里面研究半天。”兰雄飞说,“我们的改厕现场会多次在厕所开,根据实际情况现场研究解决问题。结合实际、一户一策,现在大家满意了。”
变“旁边看”为“参与干”,变“一刀切”为“群众选”,变“请人干”为“自己干”,何院村运用“三变工作法”整村推进“厕所革命”,采取民主议事方式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接本村改厕工程,组织有劳动力、懂技术的本地农民,建立村级劳务工匠队伍,在带动就近就业的同时,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目前,该村改厕户数达263户。
和陈家强一起工作的十几名工人都来自何院村。他们所在的工匠队伍成立于去年8月,专门承接村里的小微工程。陈家强从队伍成立之初就加入了。“工匠队伍常驻有近20人,每个工程能提供10几个岗位。村民们在家就近务工,既方便照顾老人、小孩,又省了外出务工的各种开销。”兰雄飞介绍,工匠队伍的成员既有脱贫户,也有普通村民,提供的岗位有技工,也有普工。技工每天收入230元左右,普工每天收入也有大约140元。
除了在工匠队伍中挣钱,陈家强夫妻还利用空余时间种庄稼、养猪卖。“这样算下来,我们一年有近10万元的收入。” 粗算自家收入,何淑芳连称“自己知足了”。
眼前这座小楼落成已有五年。站在二楼阳台上,月亮湖景致映入眼帘,给人以开阔的视野。因为夫妻俩是建筑的“行内人”,所以一砖一瓦都由自己亲手修建。当年修房欠下的十多万元债,他们已经全部还清。“娃儿在外面的事业也很好,全家算是过上了好日子。”何淑芳不多的语言中,有一种稳稳的幸福。
培训送到家门口
村民“宅家”也能“养家”
“做灯不复杂,考的是耐心。一只宫灯,进账3块钱,一个人一天至少能做30来个,一个月大概能挣3000元左右。”制灯公司派来老师手把手教学,把账算得了然。村民喻顺财积极参与,学得认真。她想尽快上手,掌握裱糊技艺,今后在家制作彩灯产品,依靠公司回收,既能挣钱贴补家用,还能照顾家人。参加培训的好多妇女和喻顺财的心思一样。
为使村合作社集体经济迅速发展见成效,何院村驻村工作队立足消费市场及何院村现有人力资源,积极寻找可行项目,最终发现工艺彩灯加工是一个“短平快”的致富产业。希望能以“小灯笼、大产业、大市场”为出发点,示范、引领、带动村民从事手工工艺彩灯加工生产,让大家足不出村就能就业,走向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
培训送到家门口,“宅家”也能“养家”。除了彩灯裱糊,这些年来,何院村与邻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请教下乡,多次开展家政、厨师等技能培训,几项培训加起来,出师者近200人。学门手艺好傍身,工作就在家乡找,一技之长让许多村民选择不再远行。
围着月亮湖“转” 奔向小康有盼头
盛夏七月,何院村近百亩的月亮湖碧波荡漾,如一弯新月环绕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农田。依托月亮湖及环湖产业带,环湖44户民居实施风貌改造,何院村农旅融合的产业生态初具雏形。
围着月亮湖转,就是何院村男女老少的盼头,就是守住家园致富增收的小康生活期许。
根据规划,景观栈道、游船小码头、特色喂养区、民宿酒店等也将陆续实施打造。依托地理位置和区位发展优势,何院村将以月亮湖环湖产业带打造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服务业。眼下,该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现有月亮湖生态鱼90亩,龙虾、大闸蟹养殖基地20亩,种植杂柑80亩,2019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2020年预计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约20万元。
记者手记
“土”的是依着生态鱼、龙虾、家禽养殖,柑橘种植等各种“土路子”,把脱贫攻坚的好政策,化为实实在在的好产业,托起甜甜蜜蜜的小康新生活。“潮”的是,他们敢于尝鲜尝新,或以“土货”巧妙链接城市厨房,打造城乡社群新生态;或普及彩灯制作手工艺,让妇女们实现在家就业,收入不输普通上班族。
在家就能增收致富,何必远走他乡。
多年外出打工的陈家强夫妇,选择了回乡就业,一砖一瓦砌出三代人的美好生活。勤劳一生的冯祥富夫妇执着做好一件事,养鸡养鸭高品质,年近古稀之年,一跃成为村里的冠军……不出远门,守住家人,这不只是何院村村民的“乡恋与乡愁”,更因为他们的家乡蕴藏着“希望”,那是在家门口创业兴业、过上小康日子的希望。
猜你喜欢:
• “恐龙研学游 彩灯璀璨夜”精品线路推荐三:暑期红色旅游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