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雷峰塔遗址变“钱山”,折射了游客的何种心态?

2017-07-15 京鹰导游领队俱乐部

还记得吗?此前,有位老人在上海浦东机场坐飞机时,往飞机发动机里扔钱,导致航班延误,当时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而今,又再次发生了扔钱的现象。而且,这次不止一个人……

在浙江杭州雷峰塔地宫遗址,不少前来参观的游客都往遗址内扔钱,硬币密密麻麻铺在其中,还有面额小到1角(人民币,下同),大到50元花花绿绿的纸质人民币,难以计数。



被硬币和纸币铺满了的雷峰塔,俨然变成了钱山。且边上就贴着醒目的“请勿抛物”警示标语,但却不起作用。相关负责人说:“我们确实没招了,你们有什么办法吗?”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网友会问:什么写了警示标语,游客们却置若罔闻?那些扔钱币的游客又是怎样一种心理?面对抛洒硬币的行为,景区负责人难道就真的无计可施?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企鹅问答上的专家达人、机智网友怎么说。



如何看待杭州雷峰塔遗址被扔成“钱山”这件事?

浙江杭州雷峰塔地宫遗址由于钱币堆积过多,景区工作人员不得不频繁清理,一年下来竟清理出两万元之多。

不仅在雷峰塔地宫遗址,在很多景区的水池、水缸甚至展品陈列柜前都有成堆的硬币和纸币,抛撒钱币似乎成了国人参观游览的必备项目。这一举动不仅让好好的景致受影响,而且产生的实质破坏也时见报道,如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内,由于游客扔硬币“祈福”,导致乾隆时期的刻字碑被砸出多个小坑。

当然,大多数游客并非故意损坏文物,他们更多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祈福。然而,暂且不论这种功利心是否能如愿以偿,单就对景区环境和文物本体的负面影响来说,这种行为就应该予以制止。因此,文化、旅游部门应该进一步呼吁游客文明参观,使游客对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心存敬畏。同时,景点可以倡导更为文明的祈福方式,如可以尝试设置公益箱,让游客为文物保护捐献自己的爱心,并适时公布捐款在保护文物古迹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为游客打开另一扇祈福之门。


杭州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仲向平

从民俗角度讲,在一些景区扔钱币可能象征着祈福、求平安的意思,老百姓扔钱币的出发点可以理解,但这种行为很容易损坏文物,也会给工作人员带来长期的清理负担,应该制止。其实,现在很多景区有专门扔钱币的地方,也不涉及文物保护,老百姓可以选择那些地方扔,放过真正的文物吧.


@网友

扔钱的地方主要是老塔基那一圈,可以派三五个人现场进行看管,并在每块玻璃上贴上请勿抛物,以及抛物后果(比如罚款)。如若有人被现场抓住,折马上进行罚款和教育。碰上不讲道理的人就直接报警,对于这种不讲文明的人,不需要太多纵容。而且媒体对这种事情进行曝光,让全国人民都知道雷峰塔不可以扔钱。老雷峰塔曾被火烧过,但其却依然屹立数百年,最后倒塌的原因竟然是从清朝开始便有人笃信塔上的泥土可以治百病,经常被人挖,久而久之,塔身被破坏,最终倒下。扔钱虽然不会是老塔基受到伤害,但是扔钱人的心理和笃信塔身泥土治百病是一样的,他们觉得会有平安。其实我个人认为捐钱保平安最初可能是把钱拿来救济困难的人,但现在已经变味了。

这位网友是想告诉游客:祈福和迷信是两回事哦!

网友:拥抱朝阳

在中国,在特殊景点投币祈福的风气由来已久。追根溯源,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充裕了。但是,人的欲望无止境。很多人在解决了温饱之后,想能拥有更多的财富。有了财富还要企望能够长命百岁,以至拥有更多的时间享受。

另外,一般旅游者大多是与家人或朋友同行。因此,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为亲朋或自身祈祝平安健康。

有善意和美好的祝愿是一件好事,但是,绝不能把好事变成一件坏事,或者形成一种社会负担,那就与本意背道而驰并得不偿失了。

其实,在现实角度而言,这并不是什么不良恶习,更不是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要景区管理部门,够智慧有作为,就一定会很轻松的化解这一令人尴尬的局面。

景区完全可以在某一个被游客赋予特殊意义的景点,专门修建设置“许愿池”。如此一来,既满足了游客的心理需求,又解决了对文物的保护工作。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许愿池的想法挺好的。这位网友的建议,景区负责人要不要考虑下?下面,两位网友也分享了自己理性的看法。

网友:鸟语花香

年轻人是觉得好玩,如果丢进龙嘴会很开心。老人是为祈福。看报道后反省了,再也不丢钱了,不管多少都是来之不易。佛祖不会因为我们给多少钱,烧多大香才保佑我们的。平时多做善事,心地善良的人,自有佛庇佑。不必刻意去做好人,但不做坏事就可以了。

网友:丰盛芿稼

从鲁迅"论雷锋塔倒"到被扔成钱山,说明中国人的性格里依然保留了大量早期文明的祈祝文化,相信也愿意相信权威的力量和善心会得好报,而且也并不认为这是一种严重的害行。但从群体来讲,公德心的认识也是普遍没有深刻认识和认同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