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雪芬:平安咋成了贬义词?

徐雪芬 徐雪芬律师 2020-08-31



每天都有涉警舆情,警察的心态一定要好。


警界分为高层和基层。高层的涉警舆情往往与腐败有关;基层的涉警舆情主要是基层派出所的治安管理与交警部门的路面管理。因为他们与群众面对面打交道,一举一动均处在社会监督之下。


有时,虽然事件一开始并不涉警,但是随着事件的发展,有时也可能会转变成涉警事件。因此,公安部门的舆论引导能力比任何一个部门都要随时待命。


大部分涉警舆情一般与涉警执法有关。涉警执法多,涉警舆情也一定会多。舆论场上,警察注定会成为“网红”。


但是,这次的涉警舆情比较意外。意外一是它不来自于基层民警;意外二它来自于警界高层,但是与腐败无关。



一本书,将平安写成了贬义词。这是谁也想不到的。


昨天,我号转发了一个通报:刚刚!《平安经》作者吉林省公安厅副厅长贺电被免职。这份通报,及时平息了舆情,全国人民为贺电的落马发来贺电。


在任贺电,落马也是贺电。但是不知道贺电,是否欣然接受贺电?


这是平安的结果还是不平安的结果?谁也说不清。但是,能说清的是,舆情终于依法平息了。


如何看待这个免职决定?暂时我是这么理解的:不放任警察在公安厅常务副厅长的职位上拼命写书。

刚刚看到警察自媒体曝光的警院教师送作者到吉林省公安厅任职送行的视频,场面很感人。这时,我想我们是否因为未读过这本书全文而对他有所误会呢?




《平安》卖断货,有3种可能:一是价廉物美(269元定价太低);二是有强制摊牌学习之嫌或者说涉嫌利用公权力敛财之嫌;三是吉林当地老百姓对平安经特别渴望。和当初舆论歌颂这本书一样的场景,现在倒戈一片。歌颂的文笔和倒戈的文笔都很不错。就像下面的报道一样。



这次舆情,虽然涉警,但是警察自媒体并没有一哄而上帮腔,却见断断续续的“反水”。三种可能:一是底下的人都盼着他下,空出位置,别人可以依法提拔;二是可以看出警队上下割裂比较严重。警界也是一边倒。


如果这本书不是公安常务副厅长所写,是一般基层民警所写?警界怎么看?你们会同意看几页就全盘否定、攻击吗?当然,还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一名警察告诉我:"您不知道我们这些实实在在,勤勤恳恳干工作的警察有多么的厌恶那些沽名钓誉,不学无术的投机分子!您不知道我们有多么的憎恨那些外行整天对我们指手画脚,瞎扯个没完没了……"


但是,话说回来。公安厅常务副厅长贺电被免,调查结果是什么?违反了什么法律和纪律?让人“死”得明白更好。


我昨天看到公众号《论事说法》上有一则新闻:最奇葩的落马高官:24年从不受贿,亲自将领导家里杂活全包!(点击蓝色字体可阅读查看)




这则新闻说的是这个落马的官员也奇葩,行贿2000多万,居然没有受贿!


贺电可能也是最奇葩的免职官员,仅仅因为一本书被免(也有说他出书35本但是未得到确认)。才,一定是有的,但是没用在公安正道上,只能说他的才被用得合法却不合理。


即使说念经保不了平安,但是至少说明念经人对平安工作是虔诚、重视的嘛。


鲜花也是它(书);笑话也是它(书)。


常务副厅长,大意失荆州。好好的平安一词,写成了贬义词。从此,中国词典里多了一种文体叫平安体。


之前大家都在学习和吟诵,现在又因为同样内容被调查。情何以堪?


大部分写书的人,是把别人写出问题了,但是绝少是作者把作者自己写出问题了。这次涉警舆情,值得反思的是:这件事是谁捅到网上的?怎么掀起了这么大的舆情?

六、


大部分警察认为:加强队伍管理,首先是“加强自身的管理”,或者是“加强队伍的管理,首先是加强领导干部自身的管理”。


谁看过全书?可以说,参与这次批判的大部分自媒体还是官媒,绝大部分没有看过这本书,只是阅读过那著名可爱的几页。但是,一本书肯定不止那几页文。网络时代,官员有戴表下台的;有在事故现场微笑下台的;有说话雷人下台的,现在又加上出书下台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舆情不是官员的高调。这和几天前河北保定的退休官员醉驾被双开,降低退休待遇一样,他们都没有高调,但是网络仍然义愤填膺,说明舆情更严格了。这不是官员要小心,而是所有公务人员要镜鉴。每个人都要怀着谦卑的心态活在世上,否则就有可能被舆论绞杀。


出现舆情,即使你不被舆论绞杀,也被舆论折磨。在舆论漩涡中打滚不能自救,会让你抑郁,让你痛苦。



辩证看待这次舆情。仅就本书舆情而言,有可能是网络媒体左右了事件的发展,存在有人借机小事变大整人的可能。


本次舆情,是因为没有阅读就有发言权而引发。如果以后啥执法出现舆情,没有调查,舆论一哄而上,然后你被立按调查,你不觉得可怕吗?


这次舆情不是出版时爆发,也不是朗诵时爆发,因此也不排除舆情被利用的可能。当年安徽省副省长搞过一次大型阅兵仪式,他以为有权就可以挥挥手,下面的人也不知道提醒,结果栽了。贺常务是否也有这种可能?


因此,互相提醒的朋友,才是最重要的朋友。


本律师在此预见,今后的舆情会愈来愈烈,舆情与追责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密切。因此,享受平凡的生活,别太追求出人头地。


最新原创(可点击查看)


第一篇:徐雪芬:武汉有哪些教训


第二篇:是谁隐瞒了武汉大疫情?这几个点可以尝试查下


第三篇:徐雪芬:如何看待李文亮的调查报告


第四篇:徐雪芬:李文亮医生的离世对社会是一种痛,无论医生还是警察


第五篇:徐雪芬:建议实事求是地查明李跃华治疫的真实效果


第六篇:徐雪芬:方方日记与中国良心


第七篇:徐雪芬:警惕以扫黑除恶的名义让基层民警顶"锅"凑数


第八篇:徐雪芬:为何黑恶的保护伞绝大多数是公安部门的?


公众号:徐雪芬律师

以律师的理性观察世界

以女性的细腻洞察人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