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外放京官为何崛起?

2017-04-04 网载 美居博

中国全国两会刚过之后,政坛迎来新一波的人事调动。今年6月才满50岁的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邓小刚,转赴四川出任省委副书记,未来可能更上一层楼。同时61岁的林铎担任甘肃省委书记。因为邓、林皆有在北京区委任职的履历。因此“外放京官”成为今天大陆政坛令人瞩目的一个群体。

从最年轻的邓小刚到最瞩目的林铎

3月末4月初,4个主要省份省委书记换人,刚刚担任辽宁省纪委书记仅两年的林铎就被任命为甘肃省委书记。而年仅50岁的邓小刚担任四川省委副书记,意味着他成为大陆政坛上最年轻的副省部级官员。

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曾经在北京区委任职,林铎从2003年至2010年,他在北京中心区西城区先后担任区长、书记。邓小刚则担任过北京市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

实际上,目前中国大陆各省及中央部委,有一大批副部级以上高官都曾在北京市属各区县任职。

譬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曾任北京市顺义区区长、区委书记;江西省委书记强卫曾任石景山区委书记;黑龙江省长陆昊层任海淀区委副书记;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曾任海淀区区长;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曾任朝阳区区长、区委书记;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杨岳曾任通州区委副书记;新疆自治区哈密地委书记刘剑(1970年出生,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中唯一的70后候补委员)曾任顺义区委副书记;云南省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曾任朝阳区委书记;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曾任平谷区委书记;中国残联党组书记鲁勇曾任房山区委副书记、宣武区区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任房山区委书记;中纪委驻国土资源部纪检组组长赵凤桐曾任海淀区委书记。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曾任北京市海淀区区长;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效廉曾任北京市房山区区长……

北京十六区,走出数量如此众多的官员,甚至不乏省部级的高层,这在中国大陆范围内都十分少见,堪称“现象级”。

优势在哪里?

为何有过北京从政履历的官员能够“集体”得到高层重要,构成如此庞大的一个官员方阵,他们的优势在哪里?

首先,北京官员独特的优势在于地处中国首都,天子脚下,与中央部委官员一样属于“京官”。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理论水平,懂得政治,并且擅长“领会”到中央精神。这些特质是普通地方官员难以具备的,是需要在北京这种政治氛围能长时间培养熏陶而成。

其次,在执行力上,与一般的中央部委官员不同,北京的“区委书记们”直接临土治民,管理庶务,又是“地方官”。政策的执行能力较强,这在中国政坛上往往被视为衡量官员能力的最重要标准。孙政才、强卫、陆昊皆为其中代表人物。

第三在级别上,中国各个省份、地级市都设有“区”这个单位。按照中国政治级别划分,中央直辖市(如北京)市委书记属于正部级,其下设区的区委书记,属于正厅级;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的市委书记属于副省部级,其下设区的区委书记,属于副厅级。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属于正厅级,其下设区的区委书记,属于正处级。

也就是说,同样是区委书记,“京官”的先天优势就高于地方区委书记一筹。级别的提升,更有利于他们从北京区县走出,成为其他省份的高级干部。

以上方面优势的集合,令他们更容易受到中央高层的关注,进而为仕途增力加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群体中,有很多官员年级尚轻。5年之后,属于这个群体中的多数官员,是否真的能够“开花结果”,成为中国政坛高层的重要组成力量,值得关注。

长按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