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7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创新创业成果丨年度巨献

2018-01-20 重庆西加铝业有限公司

--点击上方蓝字《重庆西加铝业有限公司》,关注公司动态--


  2017年,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在各自领域作出了显著成绩,成为国家创新创业生力军。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像黄大年、蔡申瓯、李涛、赵永芳、何智等为了祖国的科研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批无私奉献的坚强后盾,才能让中国多项科研成果世界领先!当然,“千人计划”专家们,也应劳逸结合,顾惜身体,为祖国作出更多贡献。

  本文整理了部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的创新创业成果,排名不分先后,欢迎补充。成果征集邮箱:editor@1000plan.org

数学物理


潘建伟入选《自然》年度十大人物,获2017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

2017年12月18日,“在中国,人们称他‘量子之父’。”这是英国《自然》杂志发布的2017年全球十大科学人物榜单中,对入选的中国科学家潘建伟的第一句介绍。依托中国发射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潘建伟团队2017年实现多项世界领先的量子通信技术突破,如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连通北京和维也纳的量子保密视频通话,则标志着世界首次洲际量子通信成功实现。详情链接

2017年9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获2017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潘建伟凭借其“在量子光学技术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使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通信成为现实可能”而获奖。


丁洪团队首次发现突破传统分类的新型费米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丁洪科研团队在拓扑物态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首次发现了突破传统分类的新型费米子——三重简并费米子,为固体材料中电子拓扑态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该研究成果于2017年6月19日由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详情链接


张首晟团队发现“天使粒子”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张首晟科研团队找到了正反同体的“天使粒子”——马约拉那费米子,从而结束了国际物理学界对这一神秘粒子长达80年的漫长追寻。相关论文于2017年7月20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详情链接


季向东团队再次刷新对暗物质粒子性质限制世界纪录

2017年8月8日,上海交大鸿文讲席教授、“熊猫计划”(PandaX)项目负责人季向东,公布最新暗物质探测实验结果,再次刷新了对暗物质粒子性质限制的世界纪录。该项目在高达54吨·天的国际最大曝光量下,得到了暗物质与核子的碰撞截面小于6×10-47cm2的限制。这是“熊猫计划”继2016年7月发布580公斤级探测仪的首个探测结果后,第二次发布国际最灵敏暗物质探测结果。详情链接


陈十一获2017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2017年 9月16日,研究湍流的流体力学家陈十一获得2017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南方科技大学陈十一教授作为流体力学家,在湍流研究上做出了一系列贡献。90年代初打破了直接数值模拟中雷诺数的世界记录,相关研究成果被国际湍流界广泛引用;首次精确计算出湍流的标度指数和对流扩散过程的标度指数;提出了湍流中的映射封闭理论,成为燃烧和湍流扩散的重要理论与数值计算基础;提出了自然界中大尺度旋涡形成机理,解释了能量反积蓄;提出了湍流中的约束大涡模拟模型,得到了阻力和分离流的精准计算结果。陈十一教授亦是国际格子Boltzmann数值方法的创始人之一,他和其合作者在1992发表的文章奠定了本领域的基础,此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问题中,包括能源与环境工程,传热传质,燃烧与多相流动,地下渗流与电磁场模拟等。陈十一教授和他的团队利用多尺度混合算法精确计算了有奇异性的流动现象,此项研究在微纳米流体流动、燃料电池、生物流动系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陈掌星获“加拿大工业应用数学菲尔兹奖”

2017年7月,中国石油大学陈掌星教授凭借在工业应用数学、计算科学以及多孔介质渗流模拟等方面的极具创造性的贡献而被授予了“加拿大工业应用数学菲尔兹奖”。陈掌星在渗流力学研究、新的油气提高采收率工艺、随钻测量技术及设备、油藏数值模拟理论与方法、可视化技术、技术转让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详情链接


Eugene Gregoryanz团队研究发现氢和氘的高压新相图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研究,人们本以为位为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个元素——氢的温度和压力相图已基本确立,“外专千人计划”专家Eugene Gregoryanz带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发现,在低温和高压区域中,作为氢的同位素氘还存在一个尚未揭示的第二新相II¢。这项研究也修改了氢和氘在广泛压力温度范围的第一(I)、二(II)、三(III)相存在的边界,一个更为全面广泛的相图被建立起来。该研究成果于2017年8月7日在 《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  


胡青获国际K.J.BUTTON奖

2017年9月,上海理工大学特聘教授胡青被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协会授予了国际K.J.BUTTON奖,以表彰其对红外、毫米波和太赫兹波科学作出的杰出贡献。胡青教授长期以来在涵盖了毫米波、太赫兹直至红外频段的器件物理和应用领域有着深入研究,其中最为突出的贡献是率先推动了太赫兹级联激光器(THz quantum cascade lasers)的发展,并将其应用于太赫兹外差接收机和太赫兹实时成像。详情链接


许晨阳获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2017年9月9日,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博雅讲席教授许晨阳获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许晨阳的获奖依据是“在双有理代数几何学上作出的极其深刻的贡献”。详情链接


宁存政课题组在硅基纳米激光器和光放大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清华大学电子系宁存政教授长期研究半导体发光物理、纳米光子学、器件极端微型化制作及表征,曾在世界上首次制成尺寸小于半波长的电注入纳米激光器,并首次实现了电注入金属腔纳米激光器的室温连续模运转,是纳米激光技术领域的开拓型领军人物。宁存政教授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微纳光电子材料器件的物理及应用研究,不断突破激光器和光放大器尺寸小型化极限,为光电集成及其在未来计算机芯片上的应用进行前沿探索。十多年来,课题组专注开发纳米激光器和具有高光学增益的光放大器新材料,最近同时在这两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于2017年7月17日同日在《自然·光子学》和《自然·纳米技术》上发表了最新的实验结果。详情链接


陆朝阳获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

2017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陆朝阳教授获2017年度菲涅尔奖(Fresnel prize),以表彰其“在量子光源、量子隐形传态和光学量子计算方面的杰出贡献”。近年来,陆朝阳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详情链接


于浦研究团队首次实现电场诱导下的双离子调控可逆结构三相相变

2017年6月1日,清华大学于浦副教授和吴健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于Nature上发表了题为“Electric-field control of tri-state phase transformation with a selective dual-ion switch”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在电场下,双离子调控的可逆且非易失性的结构相变。通过控制O2+和H+离子相互独立的嵌入和脱出,可实现在三个不同材料相间的可逆转变:钙钛矿型的SrCoO3-δ、钙铁石型的SrCoO2.5和新结构的HSrCoO2.5。研究这三种不同相的光学吸收性质,发现通过选择性的控制可见光和红外光的透过率,可产生双频段的电致变色效应,从而可应用于智能玻璃中。同时,三种相相互截然不同的电和磁特性使得能实现电场调控的磁性转变。这为电场调控材料结构相转变和相应的性能打开新的研究途径。


修发贤课题组首次观测到量子霍尔效应

复旦大学物理系修发贤教授课题组在拓扑半金属砷化镉纳米片中探测到由表面态费米弧和体态手性能级构成的一种新型电子回旋轨道-外尔轨道,并首次发现其在强场下的量子霍尔效应。2017年11月2日,相关研究成果以《狄拉克半金属砷化镉中外尔轨道的演变以及量子霍尔效应》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详情链接


刘睿团队揭示太阳磁绳的结构和形成过程

“磁绳”描述了太阳磁力线的一种分布方式,可能是引发太阳风暴的罪魁祸首。中国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刘睿教授等人在太阳爆发活动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观测到磁绳结构在爆发中形成的详细过程,并揭示其内部磁场的扭缠分布。相关成果以“Buildup of a Highly Twisted Magnetic Flux Rope during a Solar Eruption”为题于2017年11月6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详情链接


姜洪源团队在细胞力学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近代力学系、中科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教授姜洪源团队深入研究了细胞的动态粘附和脱粘过程,相关研究成果以Shape and Dynamics of Adhesive Cells: Mechanical Response of Open Systems 为题于2017年5月19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化学化工

王洪学当选美国化学会会士

2017年6月20日,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王洪学选美国化学会会士,以表彰他为化学科学和学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王洪学是国际高分子材料领域富有成就的创新专家和科学家,已经获得了350多项授权国际专利包括116项授权美国专利,在高分子领域国际领先,并发表了130多篇学术论文和国际会议报告。为表彰其对高分子材料科学与技术和高分子科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当选为美国化学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会士(PMSE Fellow)和高分子化学会士(POLY Fellow),是全球工业界首位当选ACS Fellow、PMSE Fellow和POLY Fellow的 “三会士”。详情链接


吴忠帅团队在光还原石墨烯微型超级电容器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研究组研究员吴忠帅团队利用紫外光还原氧化石墨烯技术,一步法实现了氧化石墨烯的还原与石墨烯图案化微电极的构筑,批量化制备出不同构型的微型超级电容器。相关研究成果于2017年3月28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纳米期刊上。


彭章泉团队在锂-氧电池反应机理研究获进展

2017年9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彭章泉团队,报道了一种在液氨(-78℃)中合成LiO2的方法,比较了O2,LiO2和Li2O2在液氨中的化学反应性,首次从实验上证明LiO2是锂-氧电池中反应活性最高的氧还原物种,并从理论上给出了LiO2在液氨中的反应机制。同时,证明LiO2中间产物的存在时间越短,锂-氧电池的可逆性越高。研究工作以LiO2:Cryosynthesis and Chemical/Electrochemical Reactivities为题,发表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上。


孙庆福团队在阴离子识别诱导配位自组装研究获进展

2017年6月16日,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孙庆福及其团队在具有多种阴离子响应性键合的自适性配位自组装研究突破。此前,该课题组还报道了具有特异性硝酸根识别功能的分子容器型超分子受体设计与合成工作,并被选为杂志的内封面加以介绍。


孔令欣团队首次脱离严格可解模型识别拓扑序

2017年10月17日,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孔令欣团队和万义顿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彭新华团队合作的最新成果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物理》杂志。该研究利用自主创新研发的随机绝热法,首次实现了利用量子模拟识别了二维系统中的Z2拓扑序,为未来研究量子物质和实现量子计算打下了重要基础。


生物医药与生命科学

袁钧瑛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2017年5月2日,美国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公布了2017年度院士增选名单,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终生教授、国家“顶尖千人计划”入选者袁钧瑛教授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此前袁钧瑛已于2007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她在全球首次发现了调控线虫细胞凋亡的基因,并证明了哺乳动物细胞和神经元中也存在一类蛋白酶分子介导哺乳动物细胞的凋亡。详情链接


朱健康研究组 PNAS 利用 CRISPR 技术解析 DNA 甲基化

2017年5月15日,朱健康研究组研究利用CRISPR/Cas 9技术获得了番茄sldml2的突变体植株,发现了番茄SlDML2调节的DNA去甲基化不仅可以激活成熟需要的基因,同时还可以抑制成熟不需要的基因,在调节番茄果实成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 PNAS 杂志上。


施一公获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2017年9月9日,清华大学施一公获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施一公因其“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体这一关键复合物的结构,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层面机理的重大贡献”而获奖。详情链接


陈列平教授获第五届贝时璋奖

2017年1月16日,饶子和院士代表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为陈列平教授颁发了学会的最高荣誉奖“贝时璋奖”,以表彰陈教授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所作的开拓性贡献。详情链接


张学记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

2017年3月20日,北京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与传感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张学记教授以其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卓越贡献,当选美国医学生物工程院(AIMBE)院士。张学记是世界著名的生物传感器研究科学家,已在国际一流刊物发表论文近400篇(被引8000多次),并拥有65项发明专利,出版专著7部,已有30余项技术实现产业化,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详情链接


谢晓亮获2017年度“求是奖杰出科学家”

2017年9月16日,研究应用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使几百名新生儿免除遗传疾病困扰的生物物理化学家谢晓亮,获得2017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谢晓亮教授作为生物物理化学家,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开拓者,在相关新兴交叉学科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他不仅是生物物理化学基础科学研究的国际领军人物,近年来亦大力推动了无标记光学成像技术和新兴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中国,谢晓亮团队的工作已使得几百个新生儿成功地避免了他们父母的单基因遗传疾病,其课题组目前在研究方向包含理论科学研究领域、技术研究领域、医学研究领域三个领域。


徐华强团队破解GPCR信号转导的磷酸化密码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华强领衔的国际交叉团队经过联合攻关,再次利用世界上最强X射线激光,成功解析磷酸化视紫红质(Rhodopsin)与阻遏蛋白(Arrestin)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攻克了细胞信号传导领域的重大科学难题。该项突破性成果于2017年7月28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


程京团队荣获“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一等奖

2017年4月21日,2017年度“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博奥生物集团申报的“遗传性耳聋基因诊断芯片系统”项目摘得技术发明类一等奖。该项目通过耳聋遗传高危人群的分子病因学研究,确定了中国耳聋人群最常见高发的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和突变位点,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国际首款耳聋基因诊断芯片,该芯片覆盖了能够检测先天性耳聋、药物性耳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相关的耳聋基因位点,具有准确性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是至今获证最早、覆盖位点最多、筛查人群最大,且唯一实现干血斑等痕量样品检测大高灵敏度产品。


潘李锋课题组在揭示线性泛素链合成机制方面取得新成果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潘李锋课题组成功解析了HOIP UBA结构域结合SHARPIN UBL结构域的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发现SHARPIN与HOIL-1L可以同时结合在HOIP的UBA结构域上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位点,既可以单独、也能协同激活HOIP的酶活性。系统的生物化学和酶学实验研究详细地揭示了HOIP的激活机制:SHARPIN或HOIL-1L的结合,改变了UBA结构域和催化核心区的相对取向,从而解除自抑制,并促进底物进入催化核心,加速线性泛素链合成。该项研究工作以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SHARPIN-Mediated Activation of HOIP for the Linear Ubiquitin Chain Assembly为题于2017年9月3日发表Cell Reports上。


贺建奎研发出全球最准第三代基因测序仪

2017年7月31日,由南科大生物系副教授、瀚海基因董事长贺建奎团队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GenoCare正式宣布上市。在国际知名生物学预印杂志BioRxiv上发表的论文,首次展示了使用深圳市瀚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GenoCare第三代单分子测序仪完成的大肠杆菌的基因组测序,准确率达到99.7%,是目前准确率最高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详情链接


陈悦团队开辟抗胰腺癌干细胞药物化学新领域

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药学院陈悦教授团队首次实现了抗癌天然产物BE-43547A2的高效化学全合成,并实验证明了该化合物可选择性杀灭胰腺癌干细胞,具有药物开发潜力。该工作的论文于2017年10月24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Angew. Chem.(《德国应用化学》)上。该期刊的新闻网站报道该成果时认为“这项研究让人类对胰腺癌的挑战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详情链接


赵子建/李芳红团队研究成果:基因疗法有望治愈儿童糖尿病

2017年4月8日,广东工业大学赵子建、李芳红领军的团队,通过基因治疗技术,在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体内实现了胰岛再生,阻止自身免疫系统对胰岛的攻击,逆转了发病进程。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临床研究顶尖权威期刊《临床检查杂志》上。


帕维尔·纽齐尔团队研发出了世界上最小PCR检测仪

2017年7月12日,西北工业大学帕维尔·纽齐尔教授团队研制出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仪,成功实现了对由多型禽流感病毒(如H7N9、H5N1)、流感病毒、非典型性肺炎、疟疾、埃博拉病毒的准确、快速检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应用空间。相关成果曾被《科学》报道,并被国际著名基因组专业网站Genomeweb认为,是世界上最小的PCR实时检测平台。


郑立谋企业艾德生物上市创业板,深耕医疗分子诊断行业

2017年8月2日,艾德生物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敲钟上市, 艾德生物是我国首家专业化的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试剂研发生产企业,由“千人计划”专家郑立谋教授于2008年2月21日回国创办,主要从事分子诊断和免疫诊断试剂(三类6840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制、生产及相关技术服务和一类医疗器械、科研实验仪器的生产销售,其主营业务为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提供相关的检测服务。详情链接


应天雷课题组发现抗H7N9禽流感新型高活性全人源抗体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应天雷课题组等研究人员,在H7N9禽流感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可靶向H7N9禽流感病毒新表位的高活性抗病毒全人源抗体m826。相关成果以《一种靶向H7N9流感血凝素pH敏感表位的强效全人源胚系单克隆抗体》为题,2017年9月28日在线发表于《细胞—宿主与微生物》。


王二涛团队首次揭示菌根共生过程中碳转运新机制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二涛研究组首次揭示了在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的共生过程中,脂肪酸是植物传递给菌根真菌的主要碳源形式,并发现脂肪酸作为碳源营养在植物-白粉病互作中起重要作用。2017年6月8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


付巧妹团队等获取首个中国地区古人基因组数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高星、同号文及博士后Melinda Yang领衔的古人类研究团队,与德国马普进化人类研究所等团队合作,于前不久获取了第一个中国地区古人的基因组数据。这也是截至目前东亚地区最为古老的人类基因组数据。2017年10月12日,这项成果以“4万年前亚洲人为欧亚早期人群结构提供新洞见”为题,发表在国际刊物《当代生物学》上。


孙衍刚研究组在痒觉传导机制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2017年8月18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衍刚研究组题为《痒觉的中枢环路》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光遗传学、药理遗传学、在体光纤钙成像、脑片电生理等技术手段,解析了痒觉信息传递的神经环路机制。该项研究发现痒觉经由脊髓传递到臂旁核,从而诱导抓挠行为。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痒觉从脊髓传递到大脑的一条重要环路,为深入揭示痒觉信息加工的脑内环路机制及探索慢性痒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基础。


何杰研究组在视网膜干细胞胚胎起源研究中取得进展

2017年5月2日,《细胞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视网膜成体干细胞胚胎起源双潜能细胞》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何杰研究组完成。该研究采用基于彩虹鱼克隆分析,在单细胞水平上揭示了视网膜干细胞在视网膜睫状边缘区的准确定位;同时在边缘区中发现一类目前尚未报道的静息态细胞。此外,此研究采用原位细胞谱系追踪,阐述了视网膜干细胞胚胎发育的精确细胞谱系,从而揭示视网膜干细胞起源于视泡 (optic vesicle)中间层上皮细胞中的一群双潜能细胞。此项工作发现了视网膜干细胞发育的细胞谱系基础,为进一步揭示视网膜干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最终实现视网膜干细胞微环境的体外重建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光寿红研究组在小干扰RNA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中心光寿红教授课题组在小干扰RNA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以“RdRP-synthesized antisense ribosomal siRNAs silence pre-rRNA via the nuclear RNAi pathway”为题发表在2月6日的国际著名期刊《自然-结构与分子细胞》 (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上。 


蒋玉辉课题组揭示MIIP调控肿瘤侵袭转移新机制

2017年10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蒋玉辉研究组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PKCε Phosphorylates MIIP and Promotes Colorectal Cancer Metastasis Through Inhibition of RelA Deacetylation”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磷酸化依赖的MIIP调控NF-κB信号通路促进肿瘤侵袭转移的新机制。


赵旭东研究组等揭示卵巢癌发病机制

2017年7月7日,国际著名肿瘤学杂志《Cancer Research》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肿瘤干细胞生物学学科组赵旭东研究员与四川大学邹方东教授研究组合作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发现HUWE1通过泛素化降解H1.3维持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揭示HUWE1功能调节极有可能是药物治疗的潜在靶标,为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杨辉研究组完整染色体敲除研究获进展

2017年11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杨辉研究组与北京大学胡家志实验室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以《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敲除目标染色体》为题,发表在《基因组生物学》上。该研究介绍了CRISPR/Cas9技术的新型应用,即在细胞、胚胎或体内组织中,针对目标染色体进行多个DNA剪切,可以选择性消除单条染色体。CRISPR/Cas9介导的目标染色体消除为动物模型的建立以及非整倍体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与方法。


工程与材料


黄永刚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2月7日,黄永刚因在可伸展电子器件力学及机械引导三维自组装方面的先驱工作当选而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黄永刚先后获得2000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海外杰出青年基金、2001年德国洪堡科学家和学者基金,2003年和2004年分别获ASME的Gustus L. Larson Memorial奖和Melville Medal奖,2006年获工程科学学会青年学者奖,2007年获国际塑性杂志奖,2008年获得Guggenheim Fellowship。


朱彦武荣获2017年度APEC科学创新研究与教育奖

2017年5月1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朱彦武因其对新型碳材料的研究而荣获2017年度亚太经合组织科学创新研究与教育奖,获得了2.5万美元奖金。 他长期致力于石墨烯等新型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较早对石墨烯的规模化制备技术和作为能源材料关键部分的应用可能性进行研究,并大力推动石墨烯材料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近期发展了新型三维碳材料体系并研究其在能量存储与转化中的潜在应用。


胡志宇团队在硅片上点燃20nm超薄可图形化火

2017年12月,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no Energy》在线发布了上海交通大学纳微能源研究所胡志宇教授团队的这一成果“Creating 20 nm Thin Patternable Flat Fire”(创造20纳米二维超薄可图形化火),利用微纳加工的手段,在硅片上沉积20nm厚可图形化的铂催化剂,在反应器中通入甲醇空气混合气体,这样就可以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催化燃烧反应,催化剂上下表面会产生10摄氏度左右的温差,而这一温差可以用来发电或者其他的能量转换,并且从理论上来说催化燃烧不会产生任何固体颗粒物,是一种未来的清洁能源。详情链接


沈志坚团队研发3D打印不锈钢获世界性突破

2017年12月,英国伯明翰大学在材料科学顶级期刊Materials Today上发表了3D打印不锈钢材料的论文。产业化道路上长期困扰科研人员的难题。该成果是由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和浙江大学联合组成的一个跨国界跨学科的科研团队研发而成。沈志坚是斯德哥尔摩大学团队的主要负责人。此次研究成果显示其以点线面体层层叠加形式构建材料的过程完全颠覆了以往的材料制造方法,能制造出使用传统方法难以制造甚至于无法制造的零件,大大增加了设计的自由度,打印出的不锈钢性能不仅远远好于锻造的钢材,还“顺带”解决了材料学的基础问题。详情链接


江丰电子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2017年6月15日,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姚力军创办的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A股创业板挂牌上市。江丰电子创建于2005年,是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及工信部重点扶植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专门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用超高纯金属材料及溅射靶材的研发生产,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打破了美、日跨国公司的垄断。江丰电子董事长兼总经理姚力军是世界范围内掌握超高纯金属及溅射靶材关键技术的著名专家,曾任世界500强的霍尼韦尔公司大中华区总裁,2009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


戴建生教授入选IEEE新会士

2017年12月,天津大学现代机构学与机器人学国际中心主任戴建生因其在可重构机构与变胞机构领域的非凡贡献当选为2018年IEEE会士。戴建生教授是2015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机构学与机器人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Fellow、英国机械工程院(IMechE)Fellow。


刘劲松团队研制成果获得里程碑式突破

2017年1月,由上海微松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研制的高端半导体晶圆级芯片封装(WLCSP)装备——WMB型晶圆级微球植球机,经过两年的试用和检验,获得多家半导体封测厂商认可并开始量产。该装备的成功研制和量产解决了国内半导体封测企业对国外晶圆级微球植球机的长期依赖问题,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半导体晶圆级芯片封装装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


王聪荣获美国矿物、金属与材料学会 Early Career Faculty Fellow Award

2017年11月,美国矿物、金属与材料学会评选出了2018年度Early Career Faculty Fellow Award,东北大学冶金学院教授王聪因其在洁净钢生产及氧化物冶金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及对该学会技术影响力的拓展获此殊荣,这是该奖项首次颁发给非美国高校的学者。详情链接


王殳凹通过选择性硼酸盐结晶实现稀土分离

2017年3月,苏州大学放射医学及交叉学科研究院教授王殳凹及合作者在熔融硼酸盐反应中发现了三价镧系元素硼酸盐产物结构与性质差异最大化的反应条件及周期性变化。该合作研究工作利用多聚硼酸盐的识别能力,首次在同等反应条件下将镧系元素分为六个不同的晶格系统,打破了对由镧系收缩现象导致的镧系元素固体同一性的传统认识。该成果在乏核燃料后处理循环关键技术中预计有潜在用途。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龙有文团队制备出强磁电耦合效应新材料

2017年12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龙有文团队,通过自主研制的独特高压高温实验装置,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同时具备大电极化和强磁电耦合效应的新型单相多铁性材料BiMn3Cr4O12。这为开发下一代信息存储器、可调微波信号处理器、超灵敏磁电传感器、磁电换能器等带来了潜在利好。该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材料期刊《先进材料》,成为当期内封面重点推荐的科学进展。 详情链接


信息科学与技术


黄维当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

2017年12月,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黄维院士成功当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黄维院士此次当选是SPIE对其在有机光电子学这一融物理、化学、材料、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跨学科领域所获成绩的高度认可。黄维院士是国际上最早从事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显示研究并长期活跃在有机光电子学、柔性电子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之一,他在构建有机光电子学科的理论体系框架、实现有机半导体的高性能化与多功能化、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方面做了大量富有开拓性、创新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工作,是中国有机光电子学科的奠基人与开拓者。


丛京生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2月8日,北京大学丛京生教授在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特别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方向的研究、教育和领导力方面都做出了影响深远的杰出贡献。丛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电子设计自动化和高能效计算与应用。丛教授在该领域已发表超过400篇论文,包括10个最佳论文奖。2000年当选IEEE Fellow,并于2008年当选ACM Fellow。2010年获IEEE电路与系统分会年度技术成就奖,并于2016年获IEEE计算机分会年度技术成就奖。他是唯一一位同时获得这两个奖项的科学家。


王晖创办的盛美半导体成功挂牌纳斯达克

2017年11月4日,盛美半导体成功敲响美国纳斯达克交易市场开市钟,正式挂牌交易。盛美半导体1998年在美国加州Frement成立,现致力于单晶片湿法清洗技术和设备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公司产品主要用于清洗半导体芯片制造各工序过程中产生的颗粒、污染物以及其他随机缺陷,从而提升在制造先进小线程集成电路或芯片过程中的良品率。盛美半导体凭借着一股追求技术极致的精神,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已经成为一家具备世界领先技术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


张世龙企业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2017年6月6日,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进入发展新阶段。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模拟芯片的研发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高性能模拟芯片,覆盖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两大领域。


能源、资源与环境


王中林荣获首届“全球纳米能源奖”

2017年7月26日,在芬兰赫尔辛基举办的第四届纳米能源国际会议上,英国The NANOSMAT Society学会会长Nasar Ali和大会主席 Peter Lund 教授代表纳米能源奖委员会将2017年度“全球纳米能源奖”授予王中林院士并颁发了奖牌和奖金, 以表彰他在纳米科技特别是纳米能源领域的领袖、原创和创新的杰出贡献。详情链接


蔡茂林企业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8年1月8日,蔡茂林企业爱索能源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申报的“气动元件关键共性检测技术及标准体系”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等级为二等。该项目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控制的气动元件流量特性快速检测新方法,发明了高效快速检测装置,成果被ISO标准采纳,开发的“基于等温容器的流量特性动态检测系统”已经被国内多家气动企业采用,降低了企业检测成本,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卢海龙团队首次试开采可燃冰成功

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试采可燃冰成功,标志着中国可燃冰科技水平达到世界一流。作为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工学院讲席教授卢海龙参与了试采前的勘察、准备,针对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储层特征提出了新的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方法——地层流体抽取法,并据此制定了试采新工艺;指导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物性和产能模拟研究,为生产制度建立提供了支撑;同时参与试采现场工作,根据试采现场结果,指导试采生产过程,对此次成功试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沈炜当选加拿大核学会会士

2017年6月,加拿大核学会(Canadian Nuclear Society,CNS)公布了2017年该学会会士(CNS Fellow)名单,西安交通大学讲座教授沈炜由于长期以来对核工业的突出贡献当选CNS Fellow。沈炜教授曾主持领导开发了世界著名堆芯计算软件RFSP,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计算方法。其在CANDU堆、压水堆物理分析、安全分析与审评、燃料管理、软件开发与验证等领域近30年的经验,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详情链接


张东晓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2月8日,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海洋研究院院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和能源与资源工程系教授张东晓,因在多孔介质流体随机模拟的先驱工作而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他是地下水文学、非常规油气开采(煤层气、页岩气)、二氧化碳地质埋藏方面的国际著名学者,其专著《渗流随机理论》(2002年由美国学术出版社出版)已成为领域内的经典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


沈延安课题组二叠纪末生命灭绝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17年2月6日,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刊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沈延安课题组的研究论文Redox chemistry changes in the Panthalassic Ocean linked to the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and delayed Early Triassic biotic recovery,报道了二叠纪末期泛古洋深海环境的时空动态演化过程,为生命灭绝和迟缓生命复苏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模型和认识。


曾杰课题组发明新型催化剂可大幅提高二氧化碳加氢反应效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曾杰教授课题组在新能源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发明出一种新型氮化钴催化剂,在同等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加氢反应的转换频率提高至传统钴催化剂的64倍,并可显著降低能耗。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能源》2017年10月9日在线发表了该成果。

来源:千人计划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