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贵州”已经悄然崛起!一位贵州籍学者的回乡手记(上)

陈守湖 动静贵州 2019-10-28


“贵州这些年发展很快”,“贵州这些年发展很好”,“贵州的大数据产业让人意想不到”,“好期待去贵州看中国天眼”,“自驾去走一走贵州的桥肯定很爽”……离开贵阳到西安工作后,在不同的场合,都会听到朋友们说起家乡贵州。和以往说茅台酒好、黄果树美不一样的是,近些年关于贵州的话题,多了许多新内容、新期待,我意识到:“新贵州”已经悄然崛起,它正在撕掉贫穷、落后的旧标签。

从大巴车上透过窗玻璃拍摄的黔东南田野

刚刚过去的暑假,我与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验班师生一起赴贵州采访见习。8月25至31日,师生们的行程中,既有超级工程FAST、国家大数据试验区(贵州)展示中心,亦有丹寨、雷山、黎平等少数民族地区,其间还对都匀墨冲镇“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供应基地进行了集中采访。故园千里,近乡情怯。在贵州的这一周时间,我和同事、学生一起走进贵州,与贵州的山山水水、父老乡亲“亲密接触”。最大的感触就是故乡之“新”、故乡之“变”。

黔东南是我的老家,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对于我来说,都萦绕着乡愁。2007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散文集《草木书》,书中写到了黔东南的100种乡土植物。与其说是写植物,不如说是写乡愁。正如我在《草木书》自序中说的:“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以自己的文字完成一次乡愁的彻底释放,老家的植物一下子成了我手中的钥匙,打开了我的记忆之门。”那么,黔东南最值得向同事和学生推荐的是什么呢?首选项自然是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

黔东南生态环境的好,并不需要太多推介。尽管此次只去了丹寨、雷山、黎平三个县采访见习,但通过高速公路的连接,也基本上把黔东南的地域跑了大半。目之所及,满目葱郁。67.67%的森林覆盖率,连续7年稳居全省之首,黔东南的良好自然生态名不虚传。满山滴翠的黔东南,无疑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贵州牢牢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缩影。在漫天雾霾成为多个城市的心头之痛、江河治理与保护形势愈发严峻的背景下,贵州的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7%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贵州的父老乡亲完全有理由为这样的成绩单自豪。

美丽的肇兴侗寨

民族文化是黔东南的宝贝,亦是贵州的宝贝。尽管行程紧张,我们只选择了邻近高速公路的民族村寨进行采访,但所见所闻亦让学生们感触颇深。从学生交给我的采访习作来看,他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群众的文化自觉。对于黔东南来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至关重要。西江、肇兴、小黄等知名的民族村寨,已经尝到了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甜头。在学生们的采访中,他们看到了文化之于一个民族、之于一个地区的重要精神价值,以及其中蕴涵的促进地方发展的巨大动能。同时,在与当地群众的交流中,他们也感受到了市场化与商业化带给传统文化的冲击。而这亦是所有后发现代化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必将面临的共同挑战。

在我这个土生土长的黔东南人眼里,黔东南之变可谓沧海桑田。最大的变化的就是交通基础设施。在我关于黔东南的交通记忆里,有一个特别难忘的情节:1994年冬天,我在《黔东南报》实习,和报社的指导老师王远金去榕江采访。早上从州府凯里出发,竟然坐了整整一天车才到榕江县城。那辆车又破又旧,行驶在雷公山的盘山公路上,车窗里窜进来飕飕的冷风和灰尘,下车时,一车人都成了“黄眉大侠”。这次重回故乡,8月28日从凯里经台江、剑河、三穗、天柱、锦屏到黎平,29日从黎平经从江、榕江、三都至都匀,大巴车所花时间也就4个小时左右。而黔东南交通巨变对应的背景是:2015年,贵州在西部省份中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2018年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453公里,排在全国第7位。贵州交通,真的“天亮了”!

生态保护,文化传承,这两个议题注定会伴随贵州发展的全过程。选择贵州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在国家层面上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那就是:在生态相对脆弱、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贵州这些年的探索与实践也充分说明:加快发展并不意味着牺牲环境质量,良好的生态亦是核心竞争力。正是因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生态和发展“双重压力”下的贵州,近年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相融的发展新路。

文化传承的问题,本质上亦是一个发展问题。缺乏文化支撑的发展,是没有灵魂的发展。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在我看来,《多彩贵州风》这台享誉海内外的大型歌舞节目,就是贵州文化传承的一个寓意极深的符号。这其中,既有现代化语境下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又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创新与探索。我尤其推崇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的一句话:“所有文化,即使是最简单的文化,都处于持续变动之中。”平心而论,现代人所言说的“传统”,与真正的“传统”有时候可能是错位的。对于文化传承,我们既要警惕基于狭隘的原生态保护而主张的文化保守主义,又要防止对优秀传统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历史和当下,传统与现代,在文化传承中其实大可互为参照。贵州的实践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案例。


撰文:陈守湖
编辑:张雨馨责编:小千编审:铁流

新闻多一点:

听说过,没见过!必须把这些贵州人的事传播得更远!
茅台招人啦!共招75人,涉及多种岗位,应聘条件是......
在贵州人看来,只要做菜放糟辣椒,就能够下白饭三大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