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年,今天,我们不能忘了这群人!

动静贵州 2020-11-19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动静贵州”

记者,既是时代的参与者,也是时代的记录者。在今年这个“两个战场都要打赢,两个胜利都要必得”的特殊年份,记者们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一件件新闻作品,记录下了新冠肺炎疫情战场医护人员的无畏与付出,以及脱贫攻坚战场干部们的心血与汗水。第21个记者节,让我们把镜头对准这群奋战在新闻一线的人。


2020年2月11号,全国疫情阻击战进入最关键的阶段。当晚8点,贵州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在机场集结,准备连夜赶赴鄂州,参与到疫情阻击战的最前线。出征队员中,除了337名医护人员外,还有首批5名随行记者。44天,他们记录下了医护人员在鄂州和病毒斗争的珍贵场景。


贵州广播电视台的刘粒粒就是随行的5名记者之一,她说:“好多和我一样的90后医护人员,每一个班要推将近30个氧气瓶,有的晚上要进行四、五次抢救。那个时候我就觉得我们记者的职责和本能就是把这些在前线奋斗的事情报道出来。记录,就是对记者最好的诠释。”



贵州日报记者刘丹也是随行记者之一,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安顺运输物资的车队凌晨抵达鄂州的当晚:“当时风特别大又下雨,室外零度,我们站在路边,远远地看着那个车队打着灯就过来了,这个时候鄂州这边的物流园的工人们高喊一声,我们贵州的兄弟就来了!那一分钟心里我就一个想法:再多写一点,再多发一点,战到最后一刻。”



危难之际,方显英雄。在疫情持续蔓延的几个月里,记者们冲锋在前,用一篇篇报道传递信息、安抚人心。今年9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贵州日报记者闵捷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贵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党总支同时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两项称号。这既是国家的褒扬,也是人民的肯定。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管护师邹扬告诉记者:“我在鄂州看到记者,因缺少防护服披着件雨衣往返我们的病区。医务人员、新闻工作者是一个战壕的战友。”


贵阳市民陆星说:“不管是电视端还是手机报纸,对疫情的专题报道都是全方位的,这对于我们普通市民来说,减少了不必要的恐慌。”


贵阳市民曾煜程说:“我们看到很多新闻工作者,穿着防护服跟病毒战斗在第一线,把前线发生的感人事进行报道,承担了向社会弘扬这种正能量的社会责任。”


两个战场都要打赢,两个胜利都要必得。疫情阻击战,记者们冲锋在一线;脱贫攻坚战,记者们记录着农村、农民的变化。由贵州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电视专题《我是188万分之一》,用一个个发生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小故事,反映了贵州188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迁后的美好生活,该专题荣获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我是188万分之一》主创人员之一、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余跃说:“《188万分之一》能够获得中国新闻一等奖,和贵州近年来的跨越式发展密不可分。贵州在四年时间里完成了188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搬迁人口数量全国第一,在世界减贫历史上绝无仅有。在过去的四年,我和我的同事们跟着干部挨家挨户劝大山里的百姓搬出来,也跟着搬迁居民一起经历从乡村到城市的美好变迁。看着那些发自肺腑的笑容,那些鲜活而剧烈的改变,过程很辛苦,但是我们很幸福。”



见证历史,记录时代。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史性时刻即将到来,记者们继续用脚步丈量着土地,用一个个平凡的故事,记录着这历史性的一役。


多彩贵州网记者吴蔚从业已经15年,她说,每一次来到乡村,最令她感动的是一个个平凡人,一件件平凡事。她说:“我接触的所有采访对象都是平凡人,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好每一件小事,但是这些小事汇集起来以后,我们看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大、时代的质变。作为一个记者,从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当中去寻找感动、记录感动、传播感动,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李艺说:“今年情况比较特殊,在脱贫攻坚这道必答题面前又多了疫情这道加试题,我们看到干部群众都拿出了更大的决心和干劲。现在到了脱贫攻坚收官阶段,全省上下都在进行最后的冲刺,我们对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充满了信心。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深入基层一线,做出最真实鲜活的报道,记录好这个历史时刻。”


更多内容请关注动静贵州视频号↓↓↓

更多新闻




记者:曹浩编辑:曾璐责编:飞宇编审:陈薇
转载请注明来源

点击在看 持续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