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姜仕坤:奔波不息,治贫不止,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动静贵州 2021-11-01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动静贵州”

今天是10月17日,第八个国家扶贫日。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贵州,无疑是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从中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成为减贫人数最多的省。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贵州涌现出了无数的榜样楷模,他们的感人事迹令人热泪盈眶。


今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贵州1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113名先进个人、85个先进集体荣获表彰。其中,生前为贵州省晴隆县委书记的姜仕坤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地处贵州西南大山顶上的晴隆县,山高、谷深、水更低。全县90%以上的群众,曾经就住在这样的石漠化海洋里。当时,连县城都常年喝不上稳定的自来水,家家户户砌水缸,花钱买水。

2010年初,姜仕坤到任晴隆,第一天就被宿舍里的两个大水桶触动了。晴隆县政府副县长贺伯果(时任晴隆县委办常委副主任)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他说,县长住的地方都有水桶, 用水都不能保证,其他老百姓用水,肯定比我们还要没保障。”

晴隆县政府副县长贺伯果

经过研究,当地决定从附近的西泌河引水,工程必须克服960米高差,建六级提引,投资巨大。姜仕坤除了咬牙从县财政挤出资金,还四处寻求解决办法,并争取到了国家项目支持。


工程开始修建的同时,姜仕坤还肩负着更重的担子——晴隆县十几万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

姜仕坤(左)生前走访画面

被喀斯特大山包围的晴隆县,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同样是大山里成长起来的姜仕坤,深知贫困山区群众的苦。从县长到县委书记,姜仕坤在晴隆6年,奔波不息、治贫不止,每年车行8万公里以上,帮群众找产业、寻出路。


在这样的努力下,姜仕坤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发展山地经济,培育“羊、茶、果、蔬、薏”等特色产业,探索出晴隆精准脱贫道路,2012年到2015年间共减少贫困人口8.28万人,当地贫困发生率下降27.1个百分点,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了一番。

姜仕坤生前在田间调研

在今年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姜仕坤的家属,姜仕坤的女儿田姗灵和母亲受邀来到人民大会堂接受颁奖,她告诉动静记者:“父亲获得这项荣誉是党和国家对他工作的肯定,他的精神将鼓舞我毕业后回到贵州,建设家乡、服务人民。”


可以说,姜仕坤是一面旗帜,汇集了无数在脱贫攻坚一线奋战、辛劳,乃至牺牲的干部们的影子。


姜仕坤的荣誉证书

2018年底,晴隆县西泌河水库六级提引工程正式下闸蓄水,彻底解决了县城及周边乡镇12万群众的历史性吃水难题。

2020年11月,晴隆县等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到2020年底,晴隆全县总搬迁12546户57859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易地搬迁新市民劳动力家庭都实现了“一户一人”以上的就业目标。


“以铁的意志,山的坚定,着力打好易地扶贫搬迁这一仗。”

2016年4月10日,姜仕坤代表晴隆县出席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动员大会

这是2016年4月10日,姜仕坤代表晴隆县在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动员大会上所做的承诺。通过大量走访调研,姜仕坤认定:要解决大量居住在偏远、闭塞山区群众的脱贫问题,只有实施易地搬迁,才能彻底拔掉穷根。


两天后,姜仕坤在出差途中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6岁。


姜仕坤走了,他用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忠诚无私、执著追求,用对党的赤子之心、对人民的公仆情怀,践行着时代的使命和担当,在贵州高原上谱写了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生命壮歌。


他生前的努力,作为他生命的延续,直到今天,都在惠及晴隆的人民。


更多内容请关注动静贵州视频号↓↓↓

更多新闻


记者:王一雄编辑:兰杰欣责编:飞宇编审:李铁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

点击在看 持续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