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一种伤害,叫作“我是为你好”。

2017-05-10 松鼠 如是书店



今天如是君想跟大家推荐一部电影。


正确地说,是向所有的家长推荐这部电影。


就是这部北美新片《天才少女》


这部片子的颜值炒鸡高。男主角你们都认识,美队。


但是在这部戏里,他不用拯救地球,只需要拯救他的天才外甥女玛丽就够了。

虽然衣服很丑但是人还是妥妥地帅啊


这位天才外甥女的画风是这个样子的。大眼睛长睫毛,一噘嘴就萌倒众生。


这部电影的角色关系其实蛮简单:男主角弗兰克在姐姐自杀后,领养了外甥女玛丽,并在不为人知的状况下将她抚养到七岁。


名为舅甥,亲如父女。



七岁,是该去学校的年龄,但是智商超群的天才少女玛丽完全不想上学。不过舅舅弗兰克认为,她该去学校,建立正常的社交,拥有普通的朋友。


玛丽刚一入学就表现得与众不同,以强大的心算能力当堂碾压老师。后面甚至靠实力打了大学教授的脸。


看这霸气的小眼神。


校长认为该让玛丽去上神童学校。然而舅舅弗兰克只想让外甥女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从这里开始,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开始碰撞。


校长的建议明显是为了玛丽好,但是弗兰克的坚持,也自有道理。在他看来,给玛丽一个快乐的童年,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以为这是一场家长VS老师的对决,那么你错了。这位登场姿态堪比霸道总裁的老太太,才是本片的终极BOSS。


玛丽的外祖母伊芙琳,宛如一颗核弹般从天而降。她送给外孙女的见面礼,是一台苹果电脑。


理由只有一个:为了让孩子可以更好地研究数学。


伊芙琳打定主意要把玛丽培养成数学天才,而弗兰克仍然坚持,让玛丽读普通的学校,受正常的教育。


气急败坏的伊芙琳向法院提交了诉状,于是,一场抚养权之争开始了。



这种类型的电影,看到一半就能猜到结局。


但是它之所以好看,并不在于故事情节,也不在于几个演技派的飙戏,而是因为,它探讨的,是一个最常见的教育问题。


当孩子展露出超常天赋的时候,身为父母的你,会怎么做?



在法庭辩论的高潮部分,一桩陈年悲剧,完完整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玛丽的母亲黛安,在伊芙琳近乎冷酷残忍的教育方式之下,丧失了所有的人生乐趣。




她的世界里,只允许数学的存在,别的什么都不需要。


没有社交,没有娱乐,没有朋友,没有爱情。甚至连绝望之下的自杀行为,都被简单归结于一句话:


It was nothing.


无足挂齿。没什么大不了的。



天才儿童的智商,可能超出常人几倍,但是内心却可能比普通的同龄人更加脆弱。


因为他们过早地被灌输了这样的理念——你跟别人不一样。


而所谓的精英教育,恰恰阻碍了TA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一旦遇到挫折,失败感所带来的伤害,更加危险,更加致命。


黛安稀里糊涂地把自己交给了一个渣男,分手后生下玛丽,然后在弟弟的家中自杀身亡。


一场失败的恋爱,会令一个女人选择死亡吗?恐怕,真正的原因并不在此。


弗兰克曾经说起过一个细节:姐姐怀孕后,母亲便割断了与她的联系。



这才是令黛安彻底绝望的真正原因。


她在最需要母亲关怀的时刻,被母亲无情地抛弃了。仅仅是因为,她违背了母亲对她的期望。


逼死黛安的,不是渣男,不是方程式,而是她的亲生母亲伊芙琳。


父母总把自己未竟的愿望投射在孩子身上,而这往往为孩子施加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若不符合父母期望,我会被放弃。


伊芙琳在法庭上得意地表示,黛安感谢了我对她的干涉,决定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她钟爱的数学世界中去。



孩子最怕的事是什么呢?


是被父母抛弃。


TA们会竭尽全力地隐藏自己的真正诉求,转而以父母的意志为绝对服从对象。这是一种无奈的讨好,也是走投无路的妥协。


黛安惧怕伊芙琳,所以不得不承认,母亲的做法是正确的。而当她的恐惧最终变成现实,死亡也成了唯一的解脱。


不要以为这只是一部电影,在生活中,伊芙琳的身影无处不在,最常见的台词就是那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要感谢我。”


父母急于让孩子变成自己期望中的模样,这不是为孩子着想,恰恰相反,是一种极端自私的行为。


对他们而言,子女能够成长为优秀的人,便是最大的慰藉。但是,在这个培养的过程中,却从来不去考虑,孩子内心的感受,究竟是欢愉还是痛苦?



对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而言,孩子变向成为了实现他们欲望与目的的工具。


伊芙琳争夺玛丽的抚养权,不是为了享受天伦之乐,更不是出于对死去女儿的愧疚,而是因为玛丽的数学天赋。


她要的是一个天才,而非外孙女。


而玛丽选择了弗兰克,不为别的,只为——He wanted me before I'm smart.


在我展现出天赋之前,他就接纳我了。



真正的爱,是没有功利性的。


我疼你爱你,不因为你是天才少女,只因为你是玛丽。


弗兰克对玛丽说过一句话:信仰是思想,感觉,不是你的知识。


他用自己的方式,把玛丽教育成一个有正义感,有同情心,懂得尊重他人,也懂得爱的孩子。



片中的那只独眼猫咪弗雷德,是玛丽这个角色的投影。


当玛丽被送到代理监护人家中,弗雷德也被丢进了动物收容所。当玛丽开始接受精英教育的时候,弗雷德正在笼子里等待着注射死刑。


如果没有弗兰克的及时营救,弗雷德将会死去,而玛丽,将会走上与母亲相同的道路。



影片的高潮,是弗兰克拿出一叠草稿,告诉母亲:黛安早就证出了这个难题,但是她明确吩咐,必须等到母亲死后,才能发表。


这份草稿就是黛安的遗书。


妈妈,你用你的梦想来绑架我,伤害我,那么我唯一的,也是最后的报复,就是让你有生之年都看不到你的梦想实现。




到了这里,我们才终于明白,这部《天才少女》真正要探讨的,并非单纯的教育方式,而是父母应该怎样爱孩子,怎样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爱着的。



从影片中的几个场景中可以看出,玛丽的笑容,永远展现在玩耍的时候。


海鸥振翅的沙滩,夕阳斜照的小路,乘风逐浪的游艇,还有在邻居家纵情疯狂唱K——只有这些时候,她才发自内心地快乐着,才活得像个正常的七岁孩子。



哪个孩子不曾这样天真快乐着呢?


可是剥夺这种快乐的,往往却是TA们的父母。



伊芙琳对弗兰克说:“我讨厌咱们之间发生冲突”。


但是身为母亲的她,却从未思考过,为什么会发生冲突。



弗兰克和玛丽只活在电影里。


而在现实中,在我们身边,有着千千万万个伊芙琳和黛安。那些残忍的伤害,全都躲藏在爱的名义之下。


不要再提郎朗和董卿,TA们只是几亿分之一。我们只看到了光辉,却对那庞大的阴影视而不见。


黛安在哭泣,玛丽在哭泣,而伊芙琳们说,It was nothing.



《天才少女》只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商业片,却拍出了人世间最大的悲剧。


为人父母者,都该看看这部电影。或许,你会从中看到自己,也看到你的孩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