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际交流取经拓视野 深度实践“学”“习”要躬行 ——记我院新媒体中心学子赴四川传媒学院交流学习行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宣传部新媒体中心学生成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拓展专业视野、提升专业眼界,提升新媒体中心运营管理的经验与认识,12月7日上午,学院宣传部新媒体中心及部分系部宣传中心学生记者25人在新媒体中心指导老师王婷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出发赴四川传媒学院新闻中心交流学习。


四川传媒学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院校,经过21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传媒与新媒体内容生产与制作、学生团队管理等方面经验。


上午10点20分,交流会伊始。四川传媒学院新闻中心彭炳谕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参加本次交流活动到场的老师和同学,并简单介绍了新闻中心的各部门职能分工。随后,音频制作部指导老师郁汝剑、传媒工作室指导老师高煦函、摄影部指导老师于喆铭分别向在座师生介绍了各部门的具体职能分工和团队管理情况。

 音频制作部郁汝剑老师分享到,音频制作部分为音频转播(现场扩声)、影视声音制作、音乐制作三个部分。依托录音棚,郁老师通过分配给学生录音作业练习并予以指导的形式,在作业里锻炼学生专业能力,由陌生到熟悉。


传媒工作室指导老师高煦函毕业于美国纽约电影学院,结合美国留学时参与电影拍摄的经验,高煦函老师针对国内目前存在的制度落后、分工不明确、前期准备不充分导致现场节奏脱离等现象,引入了美国电影工业的管理模式,在学生团队管理中,通过提前策划、一专多能训练的方式优化学生团队管理和专业技能提升。


摄影部于喆铭老师介绍到,摄影组包括图片摄影部和影视摄影部。图片摄影部擅长单兵作战,背上照相机待命是常态,大型活动时摄影记者会10分钟以内到位。影视摄影部主要进行短视频的制作与拍摄,并负责学校官网抖音的制作与推广。于喆铭老师通过分组的形式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大型活动的拍摄与团队制作,给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锻炼专业技能的实践机会。


新媒体组蔡宏尧老师分享到,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都是互通的。新媒体组主要负责运营学校官方微信平台。平台分工主要包括选题组、文字组、图片组视频组、美编组等。明确受众定位、生产接地气的内容、融合用户思维,贴近学生视角传播事件是新媒体内容生产与制作的重要经验。通过个性化文本表达、灵活运用网络语言等形式进行内容制作更有利于文章的转发和分享扩散。同时,蔡宏尧老师提醒记者同学们在内容生产制作中要注重素材的原创和专业性,具有版权意识。



大型节目团队成员蔡宏尧、韩东阳、付艳、王曦缘等同学参加了交流会,并分享了他们在微信新媒体内容生产制作和大型活动采访方面的经验。交流过程中,我院同学积极提问。有同学问到“新媒体‘新’在何处、怎样更好地进行新媒体写作等问题。”付艳同学分享,新媒体新在融合,同时抓特点、在标题中巧妙运用网络热词不失为好的方法。在座老师和同学还就微博微信排版、电台音频技术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分享交流结束,四川传媒学院新闻中心彭炳谕老师带领我院师生参观了全媒体交互式演播中心、导播区、融媒体云实验室、设备管理室、4K演播室、交响乐录音厅等实验实训室。先进一流的设备让同学们感慨增长了见识、看到了差距,也更加明晰专业积累学习的方向。

4K演播室

融媒体实验室

交互式演播中心

设备管理中心

12点50分,交流活动圆满结束。简短高效的交流学习让大家深度了解了许多专业课以外的知识,拓展了视野,并看到了差距。同学们表示,想要取得真经“多看多学多问多思”是必须的;此外珍惜学习机会、不断充实自我、加强交流增进沟通会让学习有更多的收获。‘术业有专攻’——在细微之处看到专业性,组员间的交流和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让大家受到了很多启发和灵感。本次交流学习使我院师生与四川传媒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建立了浓厚的友谊,也为下一次两所学校的交流学习奠定了基础。


文字 | 侯雪婷

图片 | 翟墨竹  唐小亮  黄呈东

责编 | 王婷   羊刚

美编 | 冯夏天


往期回顾

文传学子计算机应用基础技能竞赛圆满结束

文传学子担任“民间河长”肩守河流保护的希望

双选会进行时丨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2019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如期举行

校园主持人大赛丨妙语连珠彰显语言魅力 口吐莲花展现主持风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