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暑假在人间丨何翰文:研学之旅,亲近自然敬畏生命


2019年过2/3

暑假走  开学来

假期不长  感悟挺多


高尔基的《在人间》

是自传体的少年生活

少年阿廖沙

爱心 抗争 探索 选择

建设性的人生态度

俄国社会的风俗人情

一览无遗


文传学子的《在人间》

是暑假与社会人世

零距离接触

有感悟  有感动

有思考  有探寻

有对话  有记录

走进社会  感受生活


暑假在人间

聆听时代的声音

观察时代的一隅

带你看青年眼中的世界




我是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电影电视系影视编导专业学生何翰文。今年暑假我为了拓展视野,增长阅历和见识,与85名来自泸州四县三区和市直属学校的“新时代好少年”参与了由共青团泸州市委、泸州广播电视大学(泸州市教育实践基地)举办的2019年度泸州市“新时代好少年”研学活动。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路上,汶川映秀震中纪念馆、卧龙大熊猫保护区、卧龙原始森林、成都都江堰,收获不止一点点!


映秀:废墟上的重生

7月15日,参加这次研学活动的85名青年一同到“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参观、学习,接受强大的爱国主义的熏陶。越接近映秀,道路两旁就越能看到地震的遗存,折叠起来的路面、仅余半截水泥桩的桥梁……纪念馆展厅里的所有实物和图片,直观展示了从“5.12”汶川特大地震刚发生后的生灵涂炭和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坚强不摧。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认真参观了震中纪念馆的每一个展厅,聆听了每一个感人肺腑的抗震救援故事。我们从一个个展厅、一个个真实感人故事中,接受了精神上的洗礼。同时,通过这次参观,我们深深地为地震造成的巨大破坏和惨烈景象感到震惊,也深深地为在地震中遇难的的师生感到惋惜与悲痛,从中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大自然的无穷力量。


卧龙:与“国宝”的不期而遇

“熊猫除了吃竹子还吃什么?”“他们经常从树上掉下来吗?”“熊猫叫声是什么样的?”抱着种种问题,7月16日,我们来到了汶川卧龙大熊猫保护区,想要一探究竟。大家一见到熊猫就被它憨态可掬的样子吸引了,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在阳光的照耀下,它们自由自在,真是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这趟”大熊猫”之行,不仅仅让我看到了大熊猫萌萌的样子,而且让我了解到了许多有关大熊猫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领悟了一些道理。比如,无论游客们的声音多么嘈杂,吸引眼球的方式多么五花八门,大熊猫依然淡定如初,睡觉的继续睡觉,进食的继续进食,丝毫不被外界影响。我们有时候很容易就被色彩缤纷的外界吸引,追逐着各种新奇的东西,内心的淡定较熊猫来说却少了不少。


卧龙原始森林:走进自然,用心灵感受美

7月16日下午,我们从大熊猫保护基地回来后,就向卧龙原始森林出发了。从起始点到目的地一共十公里,一路上,由于路面基本上都是陡坡,加上当天太阳较大,很多同学的汗水都已湿了额头、体力不支,但大家丝毫没有放弃的念头。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始终团结在一起,互帮互助、互相鼓励,才能到达终点。

这趟原始森林之行,沿途走来,不仅看到了别样的风景美如画,更多的是途中每一幕每一刻都值得细细品味。品味其中的平凡和感动,品味其中的神奇与魅力。研学之旅,在品味中一路学习一路成长。



都江堰:探寻古人智慧

研学的最后一站我们就去了都江堰。都江堰展示了关于水的一切魅力,刚柔相济,矛盾而和谐。我们最先来到宝瓶口,它因状似宝瓶而得名,用于控制岷江流向成都市区的内江的水量。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飞沙堰,在这,只见滔滔的岷江从飞沙堰下流过,堤坝上十几块拦水铁板因大雨全部放水。最后我们来到鱼嘴,它的作用是让沙石流入外江,让流入内江的沙石减少。

在都江堰,我感受到了许多古人的聪明才智。比如说,他们想把山一分为二,慢慢地挖需要很长时间,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火烧石头用再用水浇筑,石头会在迅速收缩时炸裂开来,变成了小石块,不但方便搬运,而且更加省力。不管是生活中或者学习中,古人对生活哲理寻找的方法和智慧让人慨叹。

这次的研学活动收获满满,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同时,在感叹生命的脆弱,学习大熊猫的生活之道,敬畏大自然的力量,感受古代先进的发明创造过程中所有快乐和体验都将会成为自己最美好的记忆。研学,通过路与书的融合,获得最有价值的经验,亲近自然、敬畏生命,一段最难忘的经历。


口述丨何翰文

文字丨侯雪婷

图片丨何翰文

责编丨刘珥婷 王婷

美编丨向峰


往期回顾

文传师生受邀参加陈佩斯喜剧作品展演单元见面会

国家扶贫日丨初心不忘迎难上 扶贫路上再出发

文传师生在道明竹艺村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助力崇州乡村振兴

喜报丨艺术设计系在2019第十三届“创意中国”设计大赛中获佳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