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战疫情 守护心灵”—— 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报告
为掌握我校疫情封校学生线上学习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好特殊时期学生心理支持工作,我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面向20级、21级学生开展了线上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活动。
希望帮助同学们以积极乐观的心理在“疫”路健康成长。
01
一、调查内容及结果
本次调查问卷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李虹博士等人修订。共20个项目,含GHQ-自我肯定(9个项目),GHQ-忧郁量表(6个项目),GHQ-焦虑量表(5个项目)3个分量表。我们收到了来自各二级学院共7700余份有效问卷,那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同学们在战“疫”阶段心理方面的情况分析吧!
首先身心问题方面,总分越高,身心健康水平越低。调查学生均分为9.93,7110位同学的身心总分小于12分,92.33%受测同学心理健康状况较为良好。自我肯定方面,总分越低,越可能存在自我肯定,调查中有5028位同学得分低于5,65.29%受测同学自我较为肯定。忧郁方面,总分越高,越可能存在忧郁,调查中有407位同学得分高于4,4.28%手册同学较为忧郁。焦虑方面,总分越高,越可能存在焦虑,调查中有628位同学得分高于4,8.15%受测同学较为焦虑。
整体来看,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尚可,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者占受测者总数的7.6%。且由于此次调查对象为大二、大三学生,焦虑程度较高。笔者推测,可能与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有关。
02
二、存在的问题
1、环境适应问题
疫情期间,部分在校或居家学生外出次数骤减,与外界环境基本处于隔离状态,日常的逛街购物、外出旅游、校外聚餐、社会实践等社会活动减少,导致部分学生在家或学校待久了,对外界环境产生各种身体和心理不适应。
2、人际交往问题
受疫情防控管理严格情况下,有部分学生长期居家生活,缺少必要的人际交往和校园社交活动,再加上日常体育锻炼的减少导致身体素质状况呈下降趋势,对身体呈现出各种小毛病或疾病往往会在心理层面放大,从而产生心慌焦虑、疑虑幻想等严重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对居家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心理免疫与调节问题
部分学生的心理免疫与调节能力机制受到干扰,失去了自我的心理免疫能力与心理应激能力,导致心理问题出现,心理健康状态得不到良性发展。心理免疫与调节出了问题的学生,在生活方面上表现出远离人际交往、夜间失眠、精神萎靡不振等问题,在心理方面上表现出焦虑担忧等问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少部分学生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4、网课学习问题
据线上教学师生反映,在线上上课时,老师不能及时准确了解到学生们的上课情况而适当调整教学方案改善学习的气氛;师生沟通相对于之前来说没能那么及时,从而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不便;大部分学生也未能做到像线下课堂时那么活跃,在交流和实践方面也相对较少;更有少数学生会出现挂机逃课的情况,这使得学生学习的总体质量有所下降。
03
三、心理老师的建议
今年以来,疫情形势延宕反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趋艰巨繁重。“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历史主动。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学会区分和面对消极情绪,是调整情绪的第一步。
处在严峻的疫情时期,全国多所高校实施封校以应对。这时,许多大学生产生焦虑或者是恐惧的心理。不过,我们没有必要因为这些情绪感到自责,因为这些都是我们正常的情绪反应。我们要做的只是感知这些情绪的存在,不做任何评判。如果我们不断地去思索它,触碰它,可能会使它占据我们整个情绪,产生过度的恐惧。这将妨碍我们的思考,影响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降低生活中的幸福感与愉悦感。
(2)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推动心理健康水平稳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保持好与同学的关系尤为必要。我们可以尝试着给身边的人更多的理解或者是情感支持,也可以通过互相交流、举办线上集体活动等方式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这将有助于同伴缓解心理压力,也有助于自己心理状态的调整。
(3)学会以积极的视角看待问题是缓解负面情绪的必备良方。
只有具备积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才会让我们感受到积极的益处。比如有的同学抱怨:明明疫情都缓解了,为什么还不解封;而另一个同学会说:疫情终于缓解了,再坚持一段时间,等到彻底根除,我们就可以自由自在的去探索校园之外的世界了。这两位同学没有对错之分,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一个愤懑悲伤,一个满怀期待。如果是前者,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尝试关注全国疫情动态地图,享受着每天病例减少、治愈成功等一些积极信息所带来的愉悦感。
(4)“无知”比病毒更为危险。
当下互联网时代的学生们习惯了接受碎片化的信息,因此,对于与疫情相关信息都深信不疑,且支配着自身的情绪与行为,这也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媒介。也有人以无所谓的态度,不顾自己和他人安慰,到处刷“存在感。”作为大学生,通过正规渠道科学、系统的了解此次疫情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做出应对。
(5)适当的运动,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疫情期间大多数学生都选择在家或宿舍久坐或者长时间躺卧,这会让我们的存在感降低,看着别人在朋友圈里打卡,也会降低我们的自信心,甚至产生自卑感、堕落感。然而通过适当运动来释放压力,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适当运动指的是做一些轻松的运动。比如:慢跑、跳绳、打乒乓等。这些有助于保持轻快、积极的心态,缓解焦虑、抑郁等症状。不仅如此,运动还增强了我们自身的免疫力,对自己多了一层保护。
(6)当然,饮食习惯也决定着我们的心理状态。
当我们摄入一些垃圾食品时,机体能量补给不足,导致神经系统低沉,从而产生负面情绪。或是摄入的营养不均衡,会影响激素的分泌,产生不良情绪,甚至患病。好的饮食习惯不仅可以避免负面情绪来源,也可以增加生活的仪式感,感受到“自爱”所带来的幸福感。
(7)学会调节情绪,主动寻求心理帮助。
如果疫情期间,同学们在生活、学习或人际交往中遇到问题,出现难以解决的心理困扰,一定要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心理援助,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这里的大门为每个人敞开,给你的心灵一片栖息之所!
线下预约心理咨询地点:
崇州校区地址:放翁居
绵竹校区地址:九教109
网络预约途径:
1.登录“易班app,首页点击文传心育小图标,
2.填写预约信息。
疫情来袭,但我们的生活不会停止,我们成长的步伐不会停止。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在当下,我们就要维持这样的一个平衡状态,这就是良好的心理状态。我们坚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取得这场疫情阻击战的胜利。
返校季 | 好久不见,终于等到你!
迎新季 | “雨”你相遇,满心欢喜!你好,新同学!
抓住国庆假期的尾巴,一起去秋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