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6《住区》城市变迁+建筑文化考察之台北

2016-09-29 住区杂志


2016《住区》城市变迁+建筑文化考察


阅读城市的人文风景

大台北城的街区巷弄漫行“跨年”考察

看城市变迁·看街区更新·看文化传承


台北


主旨
  • 20人精品团

  • 由从事建筑历史研究多年的学者黄元炤先生精心策划的“聚落式”考察私藏路线,并全程带队讲解。以散步、漫行的方式细品、寻访和探险缤纷的大台北城。

  • 深度参观台北的经典建筑,感受时光荏苒的城市更新和变迁,以及丰富多元的住居文化,惊见新老时代、商贾仕绅留下的生活片段。

  • 细致体验大台北东南西北的旧城物语、新城时尚、商圈自治、老街保存、精品住宅、村落、庙宇、眷村文化、文创产业、潮流商圈、探寻巷弄里的私房菜,以及潜藏在土地里的人情味。



参考行程

(简要,详细版请往下看)


Day 1  抵达+城北——赴台、士林街区Day 2 城北+城南——大稻埕、迪化街、宝藏岩、牯岭街、师大路等Day 3 环山——草山、仰德大道、山仔后、台北故宫、北投、温泉路等Day 4 城中+城东——永康街、齐东街、四四南村、信义区、东区等Day 5 城北+城中——中山双连、打铁街、凯达格兰大道、中正纪念堂等Day 6 水绕——淡水老街、一滴水、渔人码头、101跨年烟火等Day 7 城西考——艋舺、台北第一街、龙山寺、剥皮寮、西门町等Day 8 返京



行程信息



时间:2016年12月26日-2017年1月2日(8天7夜)出发地:北京招募限额:20人主办单位:清华大学《住区》杂志学术支持: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设计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究所考察费用:RMB15800元/人费用包含:往返机票、酒店、大巴、保险、门票、悠游卡、酒店早餐、部分午晚餐、标间/如需单房,请补足单房差价。费用不含:办理《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费用以及自由行签注费用、自由活动中的餐费、交通费和个人消费、行程以外的其它费用、华山1914创意文化园区部分展馆门票费用、其他地区往来北京集合和解散的住宿和交通费。


【报名方式】电话:010-62783975邮箱:community_design@126.com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509室报名截止时间:2016年11月11日(报名是否成功以收到款项为准)


【报名条件】
  • 此次考察行程仅面对“户籍所在地”为已开通台湾自由行城市的用户;

  • 需于2016年10月31日前自行办理好《入台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需本人到户籍地办理)和有效的自由行签注;

  • 需于2016年10月31日前提供《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首页、有效自由行签注等资料的电子文件。


参考行程

(实际行程以最终出行通知为准)


DAY 1 12月26日 周一  抵达+城北:赴台、士林街区PM 下午抵达

士林街区参观

晚餐自理




DAY 2 12月27日 周二  城北+城南:大稻埕、迪化街、宝藏岩、牯岭街、师大路等AM 上午迪化街与民权西路口、李亭香、老绵成灯笼、永兴农具、圣安粽叶、仁安医院、林丰益商行、大稻埕码头、陈天来故居(外部)、李春生纪念教会(外部)、千秋街店屋(外部)、屈臣氏大药房、小艺埕、霞海城隍庙、民艺埕、众艺埕、小停留、永乐市场、布街、建成圆环午餐:丸林卤肉饭PM 下午宝藏岩城市山丘聚落、公馆、纪州庵文学森林、厦门巷113巷、牯岭街、日式宿舍群秘密树屋(外部)、旧书街、眼球咖啡(外部)、邮政博物馆(邮币街、集邮社、小剧场)、台北教师会馆(外部)、台湾博物馆、旧香居、师大路晚餐自理




迪化街、大稻埕:大稻埕是构成早年台北都市的三市街之一,从清末到日据的中期是台湾最为热闹的区域,而迪化街则是大稻埕的中心街道,以南北货集散地为名,北街建筑样式古朴简单,属闽南建筑,多经营杂货批发和米行;南街样式较华丽,巴洛克风,以经营高贵的南北货、中药、茶叶为主,多数富商由这发迹;迪化街是台北今日保存较为完整且规模较大的老街。


千秋街:千秋街店屋是一处古迹建筑,位于台北市大同区贵德街51号、53号,建立于清治、日据交替的年代。
宝藏岩:位于公馆商圈附近、临虎空山北面的宝藏岩是20世纪二战过后因城乡移民涌入的大型搭建出的违章建筑,形成起起伏伏、错错落落的古老平房,到了1980年代已有200多户;2004年被划定为“宝藏岩历史建筑”,今日以国际艺术村形式经营,原居民部分搬迁,部分留下,是一处艺术活动与居民共存的聚落形态。
纪州庵:50年前,纪州庵还是一家高级料亭的分店,卖着香鱼(台北河川常见香鱼奔流),台湾的文学作家曾住在这,曾遭遇大火;修复后的纪州庵已是城南的文学新地标,述说着老屋历史脉络。
厦门巷:在资讯不发达的年代,为了方便沟通往来,厦门巷成为了台北文人、编辑与出版业者的聚集地,台湾重要的刊物《文学杂志》、《现代文学》在此诞生,尔雅出版社、洪范出版社也在此落脚,因此,这是一条怀有浓浓文学味的巷弄。
牯岭街:二战过后,居住在牯岭街一带的日本人摆摊抛售书籍以筹措资金回国,他们离开后,牯岭街便成为了一条拥有多家旧书店、旧书摊的街道;1970年代初,旧书店迁往光华商场统一管理,牯岭街因此没落,但今日仍能嗅出旧时老书街的风景;街道的北侧则是南海学园,俗称台北的小绿洲,艺术馆、博物馆、学校环绕着。
师大路:师大路在大学周边,这里是青春圣地,学生老外一手咖啡一手书,老人家做运动,妈妈牵着孩子散步,年轻朋友三三两两聚集在小公园,大家都在寻慢味、享生活。


DAY 3 12月28日 周三 环山:草山、仰德大道、山仔后、台北故宫、北投、温泉路等AM 上午仰德大道、山仔后白房子(外部)、建业路、中庸一路、爱富二街美军宿舍群(外部)、亚尼克梦想村、华冈后山观景台、五角船板、故宫午餐:五角船板PM 下午捷运至中山路、凯达格兰文化馆、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温泉博物馆、梅庭、防空壕迷宫、地热谷、千禧汤、加贺屋晚餐+泡汤:加贺屋




草山、仰德大道:阳明山原名草山,在台北的正北方,是风光秀丽之胜地;而仰德大道则是上山的一条主要道路,沿着仰德大道一路而上可一览山城景色,是不同于城市中的空间感。


山仔后:在快接近文化大学有一处美式社区,是二战过后、美军协防台湾时由台湾出资、美军规划的美式社区,依官阶分有A~H等区,充满着美国南方乡村的悠闲氛围,一栋栋的白房子似乎看到了柯布和赖特,而附近新建的住宅则是台北市顶级的豪宅与别墅。
亚尼克:亚尼克是另一处的美军宿舍区,保有原始的外观与风貌,这里已成为年轻人创业的地方,卖着美式产品。
温泉路:当你要稍稍远离台北城,可以选择去北投,它可以让你片刻逃离熙熙攘攘的城市,来到烟雾氤氲的温泉小乡;早年的北投,是凯达格兰族(台湾少数民族)居住之处,不时可见冒着烟、喷着热泉的地方,之后发展成泡汤圣地,整个小乡具有一种老式、慵懒、安逸的缓慢风情,常见日本游客来此,因他们觉得像京都。


DAY 4 12月29日 周四 城中+城东:永康街、齐东街、四四南村、信义区、东区等AM 上午捷运至大安、城市光塔(外部)、东门市场、永康街、金华街、青田街、圣家堂、清真寺(外部)、新生天桥、紫藤庐、殷海光故居、青田七六午餐:鼎泰丰小笼包PM 下午捷运至华山1914创意文化园区、华山大草原、颠倒屋、齐东街、台北书画院、台北琴道馆、济南路、齐东诗舍、四四南村、信义计划区、台北101(外部)、空中廊道、东区(信义诚品、忠孝东路216巷)晚餐自理




信义路:这是一条台北城的重要干道之一,西向东的单向路,与北面的仁爱路(东向西,单行)平行;晚清时仅为田间小路,日据后辟为笔直道路,也称陆军路,通往靶场;1980年代信义路延长,与金山南路、新生南路、敦化南路、复兴南路、光复南路、基隆路等南北向道路共同构成了信义区。


永康街、青田街:“康青龙”是由永康街、青田街和龙泉街形成的人文氛围甚浓的街区,特别适合放慢脚步,绕进每个有惊喜的巷弄,享受金黄阳光洒在绿荫时的那般温柔的时刻;这里,在日据时期曾是林务单位的宿舍,留下许多日式黑瓦片的老房子,一派恬静,复古怡然。
新生南路:这是一条台北城的南北向道路之一,属双向道路,北接新生北路一段及松江路,南抵罗斯福路;新生南路上的大安森林公园,是台北城最大的公园,另外新生南路上也拥有许多的学校、宗教组织,有“圣家堂”、“清真寺”等,其周边巷弄亦有许多宗教组织(灵粮堂、长老教会),因此,新生南路又被称为“天堂之路”。
齐东街、济南路:老树密度较高的齐东街,位于幸福里,呈弧线形状,街头看不到街尾,有“微笑的街道”美誉,而濟南路與齊東街相鄰,这一帶曾住有许多台湾的名人,如孙运璇、李国鼎、杨英风等,因此也有“官巷”之称,这里老房子也曾是偶像剧“流星花园”的取景地,女主角杉菜的家。
四四南村:台湾的眷村文化正逐渐消失,关注眷村是一个迫切的城市研究课题,四四南村作为国民政府在台设立的第一座眷村(青岛联勤44兵工厂的眷舍),其住居意义甚重;在历史的大潮中,四四南村曾因城市更新面临拆除,居民早已搬迁至邻近国宅,最终保存了部分眷舍,作为公民会馆使用。
信义计划区:信义计划区是台湾第一个通过城市计划进行全区城市设计规划,并通过“城市设计审议”制度引入单栋建筑开发计划的商业发展区,吸引到外国的金融投资;早年,这里也是建筑与时尚实验地,有世贸、台北市政府、金融总部、新光三越、台北101等,是百货业、精品名牌店、高档酒店、豪宅最密集的地带,被喻为“台北曼哈顿”。
东区:忠孝东路是一条东西双向的道路,带动了台北城由西向东的发发,延线许多商圈兴起,以忠孝东路四段起所构成的东区,逐步取代了相对拥挤的西区,而成为台北新兴商业中心,百货、商场林立,有太平洋SOGO忠孝本馆、太平洋SOGO复兴新馆、微风广场、明曜百货、统领商场、顶好商场、东区地下街,而最著名的24小时营业的诚品敦南店也在此区。


DAY 5 12月30日 周五 城北+城中:中山双连、打铁街、凯达格兰大道、中正纪念堂等AM 上午台北市立美术馆、双连市场、文昌宫、玫瑰古迹蔡瑞月舞蹈社、中山北路、台北之家光点台北午餐:海霸王PM 下午台北当代艺术馆、赤峰街打铁街、赤峰28、炭笔膜、中正纪念堂、凯达格兰大道、博爱特区政府建筑(外部)、重庆南路、书店街、商务印书馆晚餐:紫都台式创意料理




中山双连:捷运中山站、双连站一带是台北潮人物较多的地方,这里有许多文创工作者,巷弄里藏有许多个性化小店;中山北路是台北城三大林荫大道之一,日据时期称作“敕使街道”,也称“御成街道”,1950年代之后成为南北向的台湾现代化发展的大道;现在,沿着中山北路漫步,有几家富特色的婚纱店和LV旗舰店,也有由美国大使馆旧址改建而成的台北光点,巷弄内有出版室内设计与建筑类丛书的田园城市。


打铁街:赤峰街有打铁街之称,是汽车零件及二手机械修理,以及批发买卖的中古汽车零件街,全盛时,这里聚集着80多间的汽车零件店,至今仅剩少数店面,而这样的店面也称“黑手店”,处于台北城的窄巷街道里的秘密角落。
凯达格兰大道:凯达格兰大道初命名为介寿路,是台北城中正区的一条道路,位于台湾当局的“总统府”厅舍与台北府城景福门(东门)之间;1996年春,为了彰显本土特色取原住民凯达格兰族之名,使之成为该道路的正式名称。
博爱特区:凯达格兰大道是在博爱特区,而此区是以台湾当局的“总统府”为中心所划定的一块区域,也称“首都”核心区,有许多官署建筑,如“外交部”、“国防部”、“司法院”、“台北宾馆”等,也有许多学校,如北一女中、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文化大学大新馆、东吴大学城区部、弘道中学等。
城中区:位于博爱特区旁的城中区,消费较为平价,成为购物者的天堂;而城中区的重庆南路有许多私人图书馆的书店街,商务印书馆也在这,一处也是著名的补习街。


DAY 6 12月31日 周六 水绕:淡水老街、一滴水、渔人码头、101跨年烟火等AM 上午自由活动(午餐自理)PM 下午大巴至淡水,环河道路、金色水岸、观海长堤、有河book、渡船头、淡水艺术工坊、榕堤大树、中正路、福佑宫、老街、公明街、红毛城、一滴水、云门剧场、渔人码头晚餐:全体团员淡水老街海产店聚餐后大巴从淡水至台北101,参观跨年烟火表演




环河道路:在台北城要找一处与水接近的地方肯定要来到淡水,你可以挑选有淡水河清丽相伴的环河道路去邂逅藏匿在河岸沿边的小店。


观海长堤、榕堤大树:沿着环河道路走到中段是观海长堤,临堤迎风、观浪、赏鸟、踏上长堤欣赏夕阳,走到尽头是榕堤大树,一颗颗神奇的古树跨越河堤,气根随风飘扬,人行其间,轻盈起来,在此也可以远眺对岸八里的奇景,一旁则是淡水艺术工坊。
淡水老街:集古董店、民艺品店、小吃于一身的淡水老街的魅力就像是一个强大的磁场,让你不能遗忘它;日剧时的淡水是一座地方小渔港,渡船头有渡轮来往对岸的八里和大稻埕,而老街可见到台湾传统的长条型连栋街屋,是早年沪尾时代政商名流居住的所在地,而淡水最著名的就是暮色了,黄昏落日染红河面,赢得无数人的咏叹。
一滴水:一滴水是从日本福井县移筑到台北的百年木造古民家,取名一滴水乃是崇尚珍惜万物资源,物尽其用,也蕴含着无限的可能,即来自苦力群的社造精神 。


DAY 7 1月1日 周日 城西考:艋舺、台北第一街、龙山寺、剥皮寮、西门町等AM 上午自由活动(午餐自理)PM 下午龙山寺、艋舺街区、摸乳巷、古山园(外部)、华西街、青山宫、台北第一街、朝北医院(外部)、西昌街、青草巷、剥皮寮、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红楼、台北第一娱乐城、电影公园、西门町晚餐自理




艋舺街区、台北第一街:早年的台湾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称,艋舺即台北市最早发展的地区之一,也就是现今的万华,而称艋舺则是因平埔凯达喀兰族舟木猬集而音译,当时他们以独木舟载运蕃薯、苦茗顺淡水河而上,和汉人在台北第一街(现今的贵阳街二段)进行物物交易,因此台北第一街也称蕃薯市街,是艋舺最早的街也是台北最老的街,而艋舺也是台北城最老旧的社区,有着浓厚的庶民草根、生活气息,保有一些传统佛具店、糕饼店、老旅社、青草店。


华西街:华西街位于艋舺的中心,经政府规划成台湾第一条观光夜市街,浓厚的传统风味、现代化的管理,以特殊的食材著名,如以蛇、鳖为号召的食补药膳。
剥皮寮:剥皮寮是台北城的一个老街区,被广州街、康定路及昆明街所包围着,是硕果仅存的清代街道,不长,仅300多米,两侧多是二层高的砖木闽南式骑廊,红砖映衬黑瓦和深褐的木门、木窗,古意盎然,并见证了艋舺街区的发展,走过百年;据传取名剥皮寮乃是商船运进杉木,在此剥去树皮,台湾电影《艋舺》在此取景与拍摄,现今,剥皮寮已是游览、乡土教育和文艺活动的场所。
台北第一娱乐城:离艋舺街区不远的西门町,是台北城西区最重要的商圈;西门町的地名来自日本,当时居民居住台北城内,西门成为是他们的休憩场所,1922年就以西门町为名,成为台北城第一个娱乐城;现今西门町最具特色是有着台北第一条专为行人设置的徒步区,是民众假日最喜爱的去处之一。


DAY 8 1月2日 周一 返京AM 上午自由活动(午餐自理)
台北桃园机场--北京首都机场



学术领队




黄元炤


中国近当代建筑历史研究学者,观察与评论家,建筑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聚落文化与建筑设计方向;现执教于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设计艺术(ADA)研究中心,担任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究所(ICMAH)主持人;并在多所高校(北京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天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与企业单位、独立书店、媒体平台、交流中心、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社会机构讲授关于“建筑历史研究系列”的课程与讲座50多场;任《世界建筑导报》杂志(AW)、《住区》杂志(Community Design)专栏作家,《元炤夜谈》节目主持人兼对谈人,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究学术委员会(HSCMA)发起人。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与当代建筑史论的整合、研究、谱系与纲要”,曾于《城市·环境·设计》、《ABITARE·住》、《世界建筑导报》、《住区》、《艺术与设计》、《建筑技艺》、《城市空间设计》、《建筑中国周刊》、《中华建筑报》、《新京报》、《中国建筑新闻网》等多家建筑专业杂志、报纸、网络发表关于“近当代建筑历史研究”的学术论文与评论60余篇,以及开设多个研究专栏(中国近代建筑史论、建筑史话、缺席的建筑);著有《20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恩施民居》(合著)、《流向:中国当代建筑20年观察与解析(1991—2011)上、下册》、《当代建筑师访谈录》、《范文照》(中国近代建筑师系列)、《柳士英》(中国近代建筑师系列)、《中国近代建筑纲要(1840—1949年)》等建筑历史研究学术专著。



                     《住区》杂志
         微信号:communitydesign
如果您需要更多信息请联系我们
If you need more details,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u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