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北京梅园社区玄关项目专家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0年7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梅园作为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成为重点改造对象。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出入口成为了实施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但现状多为简易围挡式小区卡口,存在多个方面突出问题。马连洼街道高校合伙人团队及时响应街道社区更新治理需求,针对小区卡口空间规划和一体化技术手段配备需求进行调研,研究提出了搭建社区“玄关”装置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对策建议。2020年7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社区玄关”——老旧小区防疫卡口更新设计。2020 年 11 月海淀区梅园社区入口建成了第一个“社区玄关”并正式投入使用。
由清华大学《住区》杂志和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街道联合主办的“梅园社区玄关项目专家研讨会”于2020年11月14日北京成功举办。北京城市规划学会街区治理与责任规划师工作专委会主任、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社区培育规划研究中心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冯斐菲,住建部社区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边兰春教授,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贾东教授,《住区》杂志执行主编王韬博士等专家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与会专家一起前往梅园社区现场查看玄关项目。马连洼街道武装部长钟云、综合协调办主任毕延强、梅园社区居委会书记齐静等陪同专家现场考察。随后在海淀区马连洼街道办事处举办专家研讨会。
研讨会上,马连洼街道办事处主任刘永泉介绍了项目基本背景和防疫工作需求。马连洼街道高校合伙人清华大学副教授梁思思从项目背景和现状问题分析、应对策略、入口现状、设计方案、实施构想、现场施工等方面介绍了项目整体构思和路径策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策划与设计分院院长张维详细汇报了项目设计工作情况,包括策划、设计、实验、督造、建成、后评估等内容。街道责任规划师张嘉岷介绍了项目建造过程的基本情况。
冯斐菲主任对项目表示了高度赞扬,她指出,今年2月疫情期间,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发起致全体责任规划师的《发挥规划力量,共筑安全防线》倡议书,号召街镇责任规划师结合街道实际防疫工作特点,展开规划工作创新。本项目是一个切实的创新工作,不仅在设计上是高品质的“大师小品”,在规划审批和协调沟通方面也做出了创新的举措,其经验值得在全市层面进行推广。她指出,将来不仅在老旧小区的防疫入口进行设计创新,更可以结合公共绿地以及其他空间场地以多种形式展开。
边兰春教授重点评价了该项目在扎实技术、多方协调、场所营造等方面的创新。他指出,当前需要有更多的专业学者真正去做接地气、和老百姓关联的“啃骨头”的难工作,这个项目通过扎实的技术研究,真正营造出了“家门口”的温暖氛围,当前老旧小区尤为需要这一类的精细化微空间。社区营造正是需要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真正让老百姓对社区形成归属感。边教授指出,住建部社区建设专业委员会也会致力于支持这类老旧小区试点的空间品质提升,梅园社区玄关工作能够成为北京老旧小区微空间更新改造的优秀范例。
贾东教授肯定了社区玄关项目是一个典型的“小题目、大文章”的典范,通过投入高质量的设计团队、街道政府的全力配合、责任规划师和高校合伙人的通力策划,真正把对百姓的关心落到了实处。贾东教授从项目通用性、造价精细化控制、灵活可变三个方面总结了项目的特色,认为该项目既是一个优秀的策划案例,也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典范,更是一个优秀的建造实践典范。
王韬执行主编高度肯定了该项目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工作成效,并指出项目从精细化设计到快速建造构造、节点材料使用等方面都提供了很好的样板。在我国建国以来几次住房建设变革的背景下,该项目以小见大,从居民生活需求出发,通过真实场所营造体现以人为本的情怀,这正是住宅设计及规范标准中所欠缺的重要部分。
随后,与会专家与街道工作人员就项目后续运营、未来借鉴推广以及下一步工作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最后,马连洼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树彦对专家与会表示感谢,他表示,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尤为需要通过社区治理和社区建设品质的提升,切实营造每一个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社区玄关是一个精品,其精细化切实体现在从痛点问题应对、策划设计构思、材料严谨检测、指导施工建造等方方面面,既体现了设计的高品质,也融入了生活的体验。未来街道将继续全力推进“1+1+N”的海淀区街镇责任规划师工作模式,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