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被习近平亲自表彰的77656部队到底是谁?

2016-08-23 说人解事


  据新华社报道,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命令,给2个单位授予荣誉称号,其中77656部队被授予“高原戍边模范营”荣誉称号。


  这支部队的驻地在西藏边境地区。命令中说该营“接力传承老西藏精神”、“像一颗永不生锈的钢钉牢牢扎在祖国西南边关”等语句也都佐证了这一判断。


  那么,这到底是哪个营呢?他们又做了些什么,被习近平亲自签署命令予以表彰?


这里名为“鲜花盛开的地方”,实际上却寸草不生


  这就是西藏军区边防第二营,通称岗巴营,是全军驻地海拔最高的建制营。他们的驻地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岗巴县坐落在喜马拉雅山北麓,在藏语中意为“雪山下最美的村庄”。


  据公开资料披露,组建于1961年的岗巴营担负着近10座海拔5000米以上雪山和近20个通外山口的边防巡逻任务,5个固定巡逻点海拔都在5500米以上,最高点位海拔6900米。戍边官兵们每年要全副武装徒步1万公里,翻越6000米以上雪山78次。


  该营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哨所查果拉哨所海拔5318米,虽然在藏语中意为“鲜花盛开的地方”,实际上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大雪封山,年平均气温-4℃,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的35%,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禁区”。


  “走路一步三喘,睡觉经常失眠,说话被风吹远”。长期以来,全营多数官兵血色素增高,不同程度患有心脏移位、高血压、指甲凹陷、全身浮肿、头发脱落等严重的高原疾病,不少干部身体机能失衡、神经衰弱。但面对艰苦的环境,全营官兵没有一人叫苦叫累,献身岗巴的斗志从未动摇,始终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


查果拉哨所官兵长期处在高海拔地区,由于高寒缺氧而引起的手指冻裂。


  1997年10月,6名战士执行巡逻任务,途中遇到暴风雪,在生命面临威胁的时候,他们没有回撤,道路被大雪覆盖,战士们就用双手刨,完成任务时手脚全部冻伤,两名战士因此失去了双脚。截至2015年,岗巴营已有31名官兵献出了年轻的生命,407名官兵患严重高原性疾病,甚至还有4位军嫂长眠在了雪域高原。


  在营部厚厚的记录本上,一本记录着上级配发的药品,最多的是抗缺氧和防冻伤类药;而实际消耗药品记录本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却是散列痛、布洛芬等止痛药。军医蜂雪雁表示,很多老兵都不愿参加体检,他们说这些毛病肯定少不了,知道了结果反而影响情绪。


   “想想牺牲的战友,活着的人哪有脸当逃兵。”战士颜红林第一次接到调令时,已经倍受病痛折磨,体重从75公斤降到不足40公斤。然而,他却多次谢绝领导的好意,在海拔4900米的塔克逊边防连坚守了8年,去年才恋恋不舍地脱下军装。


  “雪山下最美的村庄”实际上贫瘠荒凉,“鲜花盛开的地方”却寸草不生,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他们如命令中所说,“出色完成封边控边、维稳执勤、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



骡马牦牛都受不了,他们扎下了根


  上世纪60年代,上级为该营编配骡马队,可它们先后“牺牲”在凛冽的风雪中;70年代,上级又为他们配备了运输用的牦牛,谁知这些“高原之舟”相继倒在危机四伏的雪山路上;80年代,高原型解放牌汽车开到营区,因为缺氧和寒冷,不到半年也都趴了窝……


  “岗巴军人,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这是岗巴营官兵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骡马、牦牛都受不了的严酷自然环境里,他们顽强地扎下了根。


  在岗巴开展越野训练,又是另一种独特体验:内衣被汗水浸湿,外套却被冰雪冻住,身上热气与冷气交织,仿佛置身冰与火的世界。


  为防止汗水凝成冰碴,官兵们刚冲过终点,便要用热毛巾捂住头部,再穿上厚厚的大衣御寒,防止感冒。


  曾有新兵询问,冲过终点加衣服好办,可在训练途中身上结冰怎么办?


  老兵们嘿嘿一笑,嘴里蹦出3个字:“不能停。”


  保持冲锋姿势,是岗巴营官兵在恶劣环境中训练备战、抵御严寒的秘诀。近年来,该营研究提出22条高寒山地作战训练建议全部被上级采纳,总结的“夜间射击五要诀”“抗缺氧10分钟训练法”在西藏军区推广,在上级军事考核中,全营普考优良率达100%。


查果拉哨所官兵巡逻途中啃压缩干粮当午餐。(资料图)


这里每周都要换下一面被狂风暴雪撕裂的国旗


  在查果拉主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格外鲜艳夺目。但只有驻守在此的边防军人知道,这里风无一日停,几乎每周都要换下一面被狂风暴雪撕裂的国旗。设点以来,哨所已经更换了1300多面国旗。国旗,被官兵们视作生命。



  曾经有一年冬天,他们冒着-30℃的严寒武装巡逻。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让两位战士迷失了方向。就在失联断炊三天三夜濒临崩溃时,他们看到了一抹跃动的红,确认是哨楼上国旗的那一刻,他们泪如雨下……


  尽管条件艰苦,这里却是许多官兵魂牵梦萦之地。


  在岗巴营,身患重病仍不愿离开边防第一线的老班长说:“等我好了,我还会回来。等我老了,让我儿子来站岗。”


  在查果拉,无论站岗还是巡逻都是在拼命,但官兵们之间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上查果拉,愧为岗巴人。他们说,岗巴是个听了不敢来、来了却不想走的地方。


  该营官兵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为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发展经济作出了很多贡献:近几年来,先后为当地引进16个农牧优良品种,指导群众种植小麦、青稞,亩产达700斤;帮助10多个乡建起了27个蔬菜温室、5个生猪繁殖基地;投入13.5万人次助民生产,为当地修建了1座小电站、17座桥梁、两条12公里长的公路和1所学校。在该营官兵的帮助下,1998年岗巴摘掉了“国家贫困县”的帽子,人均年收入由几年前的491元增加到现在的1000多元。


西藏军区岗巴边防官兵与驻地百姓亲如一家。


冰雪可以压断肋骨  十年抓获不法分子百余人

  就在这样缺氧和寒冷的环境里,岗巴营的官兵却出色地完成了封边控边、维稳执勤、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


2009年1月1日,岗巴边防某部踏着厚厚的积雪巡逻在雪地边防线上。(资料图)


  那一年,曾有一伙不法分子企图入境组织分裂破坏活动。该营官兵设伏时遭遇暴风雪,气温骤降。在换防可能暴露目标,死扛则可能危及生命的两难境地下,官兵们不约而同选择了坚守,在雪地里足足潜伏了10个小时,圆满完成任务。那次潜伏,多名官兵出现雪盲,班长谭青顶还被厚厚冰雪堆压断了肋骨。


  又一年,一伙民族分裂分子煽动不明真相的藏族群众聚集岗巴,妄图非法出境。岗巴营官兵凭着过硬的军事素质,与公安干警、边防武警共同粉碎了民族分裂分子的阴谋。


  近10年间,岗巴营官兵共抓获企图非法出入境的不法分子百余人,缴获反动宣传品3000余份。


  2015年9月7日,这支功勋卓著的部队强势“登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将一代代戍边军人巡逻在祖国“平均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差”的边防线上,守土不失寸土的故事讲述给全国人民。


  2015年8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曾指出“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岗巴营的戍边军人,用牺牲和奉献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来源:中国西藏网、中国军网、央广网)


往期精彩


打虎!天津市副市长尹海林被查 曾因天津港爆炸被要求检查


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郑云峰被查


运动员退役后去干啥? 六成冠军选择从政


这个机构低调异常却卧虎藏龙 建议可直达总理案头


安徽现最年轻副厅级:15岁上大学,29岁提副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