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吴太君”、“拆迁大佐”,你知道绰号说的是谁么?

2016-11-23 木石 说人解事


  几天前,一条消息传来,河南省委政法委书记吴天君被调查。此等级别的“老虎”,早已屡见不鲜,然而老百姓送给此君的绰号,实在是相当有意思——


  吴天君曾主政新乡、郑州等地,均以拆迁闻名,强拆引起郑州民间反弹并曾酿血案。吴天君在当地民间被称作“一指没”、“吴太君”、“吴老扒”,意即吴天君走到哪手一指,那个楼就没了,“搞拆迁像鬼子进村一样、老是扒别人房子”。


  作为主政一方的主要官员,被老百姓冠以这样的绰号,何其可悲?官员之绰号,看似小事一桩,细查深究,未尝不能发现一些腐败的线索。


什么样的官员容易得到绰号


  《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都有绰号。有别于大名,绰号大多形神兼备,过耳难忘。譬如“浪里白条”张顺,一看便知水性极好。


  贪腐官员之绰号,却多是老百姓所赐,其中或揶揄,或讽刺,或挖苦,短短两三个字便高度凝练总结出该官员的执政风格、道德作风等,表达了老百姓内心深处对问题官员的深恶痛绝。


  与吴天君相似,有那么一批官员因大拆大建而被老百姓送上各具特色的绰号。譬如季建业,被南京市民戏称为“季挖挖”、“推土机市长”。季建业上任南京市长后,立即动用3.8亿元整治市内主要道路,相关开支未经南京市人大批准。2010年7月28日,因施工挖断地下丙烯管道引发震撼全城的大爆炸。


  在季建业治下,南京成了大工地。每年的省市两会上,都有代表委员在小组会上公开“放炮”提议,省人大向南京转了多份关于南京城市建设中突出问题的提案议案,但效果不彰,“他总有理,理总在他”,一位江苏省人大代表说。


  对于人们的抱怨,季建业不以为意,在一次城市建设动员会上还有着出彩的即兴发挥,“南京,古称建邺,我季建业就是被南京人民拎着耳朵,耳提面命来建设新南京大业的。”


  在季建业的高压下,南京一些强拆项目,甚至提出底线是“只要不死人,不死在现场,什么手段都能用”,于是各种“瞎来、蛮干、发疯”的事情层出不穷。


  “同意搬迁的大大地好,不同意搬迁的大大地坏”,这是云南省原副省长沈培平的名言。2010年,在普洱主政期间,沈培平强势推行旧城改造工程。这项涉及1812户居民的拆迁项目,存在补偿过少、程序非法等问题,不少建成不久的新房也被拆,百余居民状告市政府。针对此事,沈培平发表上述言论,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此后民间流传沈培平是‘拆迁大佐’”。


  同样声名远播的还有人称“李拆城”的李春城。2009年11月,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金华村村民唐福珍,举起油桶,把汽油浇在身上,要求停止强拆,对话协商解决拆迁争议。但拆迁方并未理会,最终唐福珍在自家天台上自焚,当时的成都市领导就是李春城。


  不少官员在任时生活腐化,老百姓深恶痛绝,以绰号讽刺,例如 “五毒书记”张二江、“一斤八”陈安众、“许三多”许迈永等。所谓“五毒书记”,无非吃喝嫖赌样样俱全;“许三多”也是钱多、房多、女人多的简称,唯有“一斤八”略费解。


  原来,这称号来源于一则段子。在萍乡,流传着关于陈安众四个“一八”的段子:“一米八的个子、一百八十斤的体重、一斤八两的酒量、十八岁的姑娘。”如此观之,“一斤八”是以其酒量深厚而成了最为人记住的“亮点”。


  还有的绰号,是民间对官员语出惊人的回应。譬如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爱好作秀,体现自己为官清廉,接受采访时称自己仍没有买房,住在130多平的宿舍,月租要600元,而在当地该小区的市场租赁价格远不止600元。万庆良 “六百帝”的绰号由此而来。“帝”的称号,显示他在行使权力时的任性与专横。


  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韩先聪是中央巡视组巡视安徽之后落马的首个“大老虎”。在安庆市委书记任上掌舵一方5年的韩先聪在安庆工作逾9年,但在安庆人看来,韩先聪只知高谈阔论,放空炮却不实干,而被称为“韩大嘴”。最具群众语言的特质,却将一个官员夸夸其谈的面目刻画得入木三分。


  当然,最令人胆战心惊的,还是江湖黑道意味十足的绰号,官员及其周围人等对该绰号不以为过,一般无须避讳,官员本人甚至以此自矜自得。譬如人称“武爷”的天津市公安局局长武长顺,就常身着布衣,被一群佩高级警衔者簇拥。


  一名见识过“武爷”发火的人回忆,对面的一个局级领导,站在原地动都不动,满脸通红地听着武长顺训斥。甚至后来被巡视组调查时,“武爷”还对巡视组上了手段,进行干扰、恐吓,可谓“爷”气十足。


畅通民意表达渠道非常迫切


  俗话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然而,某些官员眼中,只有所谓“政绩”,而无民心民声,因为政绩领导看得见,老百姓的口碑却听不见。


  譬如那些大拆大建的市长们,一则显示了魄力、树立了权威,二来能把老城区建设成漂亮的新区,拉动了GDP,也是能让拿得出手的成绩。此外,从中搞点小动作,也不在话下。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或通过其亲属等人收受巨额财物;道德败坏。” 比起中纪委在对季建业作出开除党籍处分时的这些表述,南京市民对于季建业更直观的印象可能就是“季挖挖”了。


  透过这个绰号,能看到季建业霸道的行事风格和性格特点,读出群众对其从政行为的评价,背后是季建业浓重的“官本位”思想和漠视群众利益、不站在群众立场思考问题的作风。


  凝练的绰号勾勒出了贪官的劣迹,也折射出老百姓对贪官的嘲讽与抨击。值得提及的是,贪官的不少绰号在其未落马时就在当地盛行,已经臭名昭著,比如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


  2004年2月12日,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在济南被执行死刑。这是继胡长清、成克杰之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个被处以极刑的省部级以上腐败高官。在其任职于阜阳时,当地人送其绰号“王坏种”,对他各种问题的反映从未间断过,但当时似乎都没有影响他的仕途,以至于在一个公开场合中,王怀忠有些得意地说:“告我又能怎样?查我一次,我就升一级。”


  而且还有民谣如此唱道,“只要反腐不放松,肯定抓住王怀忠”。但诡异的是,怀忠很坏,迟迟未被抓住,等到其提升为安徽省副省长时才落马。


  这样有恃无恐的心态,倒是颇具典型性——一些问题官员在“荣膺”各色灰色绰号之后,依旧得到提拔、步步高升,是否意味着,老百姓的评价对他的仕途升迁毫无影响?


  在一些地方,领导一手遮天,群众、同事的意见找不到正常渠道去反映;有些地方,上级领导、监察机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觉得只要有能力、会办事就可以,对于作风问题麻痹大意、不理不睬;甚至在有些地方,强势官员恶意打击报复举报人,令群众望而生畏。面对这些情况,只能起个绰号挖苦了事。


  如此看来,老百姓对官员的绰号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而是折射出监督机制、渠道的不畅。有评论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强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决策的民主性,让其他干部同事能提意见、敢提意见。上级机关要注意对民情、民意的倾听,要主动收集群众的意见,对于负面评价要保持警惕,做到耳聪目明,一旦抓住线索,就要一查到底。”


  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绰号就是人民群众的评价。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形象观感来自于每一个党员个体的行为表现,党的形象需要每一个党员来维护。然而,一些党员干部的所作所为背弃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的职位上升了,离群众反而远了,干事决策习惯于独断专行,罔顾民意、不与群众商量甚至凌驾于群众之上;有的处于和群众面对面的基层一线,不但不好好服务群众,反而与民争利、雁过拔毛、吃拿卡要;有的面对群众疾苦冷漠淡漠,不肯正视群众的合理诉求,这些都严重败坏了我们党的形象、损害了党群关系。


  纵观历史,中国古代的官员,无论他们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其为人行事,民间自有口碑。清官,老百姓会送他们一个雅号,“四知太守”杨震、“悬鱼太守”羊续、“半鸭知县”于成龙,美谈千古;而贪官,老百姓也会送他们一个绰号,“四尽太守 ” 鱼弘 、“十钱主簿” 拓跋庆智等,臭名远扬,令人不齿。


  可见,群众给贪官起的绰号,才可望促使官员自警自律,需要引起纪检、组织部门的高度重视,甚而成为查处贪官的线索和突破口,而那些手握权柄的官员们,施政决策之时,也要三思而后行。毕竟,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


(来源:上海观察)


往期精彩


贪官是怎样被检察官带走的?


广东省水利厅厅长承认受贿8000多万 夫妻敛财细节曝光


省级党委换届继续 “一正四副”仅存于疆藏两地


贪官们见不得光的钱如何洗:买房炒股 钱生钱


“雅贿”收来“山寨货”,这些贪官在想什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