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四个重要岗位上的杨尚昆

2017-09-15 说人解事

杨尚昆资料图


  今年是杨尚昆诞辰110周年,9月14日是杨尚昆逝世19周年。


  杨尚昆192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党一起走过70余年的风雨历程,经历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长期担负着党、国家和军队的重要领导工作。本文就杨尚昆在新中国成立后至1993年初在四个重要岗位上的工作作了回顾。


在中央办公厅主任岗位上

  新中国成立后,杨尚昆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同时还继续兼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军委秘书长等职务。杨尚昆曾说:“中央办公厅是中央的办事机构,掌握党的全部机密,把我放在这个位置上,体现了毛主席对我的信任。”


  1962年2月,在国民经济处于严重困难的紧要关头,杨尚昆临危受命,由周恩来指定担任中央精简小组组长,协助刘少奇、周恩来、陈云和邓小平等全面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中央精简小组的工作重点是动员安置2000万城市人口离开城市返回农村。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举国大搬迁,任务复杂而艰难。中央精简小组根据中央相关文件精神,只用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即到1963年6月就圆满完成任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为此,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彭真感慨道,即使最讲服从命令的军队,把一两千万军队从这个战线调到那个战线,也是不容易的。


  1964年冬到1965年夏,杨尚昆带领中央办公厅的干部到陕西省长安县斗门公社牛角大队搞“四清”。他以一个普通工作队员的身份,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亲自拉犁翻地。在牛角大队整个“四清”运动中,没有发生过乱斗乱打和非正常死亡的情况,干部没有躺倒不干,维持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运动结束时,没有搞干部大换班,干群之间也达到了新的团结。在当时“左”倾错误严重发展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1965年11月10日,杨尚昆突然被免去中央办公厅主任职务。同一天,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文章,拉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文革”刚一开始,杨尚昆首当其冲,被打成所谓“彭、罗、陆、杨”反党集团成员,受到残酷迫害,蒙受冤屈,失去自由达12年之久。


在广东省委领导岗位上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为杨尚昆彻底平反。当胡耀邦征求杨尚昆对工作安排的意见时,他爽快地回答:“顾全大局,服从分配。”


  从1978年底至1980年底,杨尚昆担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副省长,兼任广州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在此期间,他大力协助、密切配合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省长习仲勋开展全方位工作,奋斗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杨尚昆协同习仲勋花大力气着手从思想观念上、从实际工作中做冲破“两个凡是”的开路先锋。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79年4月初,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达成的“要求中央给予特殊政策,让广东先走一步”的共识,并由习仲勋代表省委向党中央提出了这一大胆建议。广东省委的建议立即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干脆利索地说:“划出一块地方,单独进行管理,吸引外商来投资,名称就叫特区嘛!”“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根据党中央决定的这个大政方针,习仲勋和杨尚昆立即行动起来,领导起草了《关于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出口特区的初步设想》。紧接着,他们又以中共广东省委名义于6月上旬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发挥广东优越条件,扩大对外贸易,加快经济发展的报告》。为了让广州的改革开放也走在全省的前列,杨尚昆随即又主持召开广州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广州建设成为一个“以轻工业为主,原材料工业、支农工业协调发展,科学文化、对外贸易和旅游事业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这在实际上是为广州市的改革开放事业规划了有着光明前景的初步的发展蓝图。


  1981年初,杨尚昆回到北京工作后,仍然始终关注着广东特别是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特区的发展。他全力协助邓小平推动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发和开放。1982年初,他随邓小平到广东各地视察了解情况。1983年2月,他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等视察珠海、深圳特区,为党中央带回特区建设最具说服力的第一手资料。1984年初,他再度陪同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南巡,视察广州、深圳、珠海、厦门等地,卓有成效地推动了这几个特区经济的健康与快速发展。


  杨尚昆在新时期八到深圳、七进珠海和四赴上海视察,为整个中国经济特区的建设和沿海城市的开放出谋划策。他自始至终是特区经济建设和沿海城市开放的开拓者,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坚定的支持者和积极的传播者。


在中央军委主要领导岗位上

  1980年11月9日,中共中央决定调习仲勋和杨尚昆回中央工作。1981年7月,杨尚昆重新回到军队,任中央军委常委兼秘书长。上任前夕,邓小平郑重交代他:“要多做调查研究,把军队建设理出个头绪来,下决心把关系理顺,拟几个制度;同时要设想五年内把这支军队建成什么样子,以后又怎么办。”已经七十有三、“超期服役”的杨尚昆二话没说,毅然决然地挑起了这副重担。


  1982年9月,杨尚昆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同月,他还担任了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从此开始协助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1983年6月,他又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1987年11月,他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再度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杨尚昆和中央军委其他领导人一道,大刀阔斧地开展精简整编,大幅度地压缩过于庞大的军队规模,调整军队内部的不合理的编成比例。他具体组织合并大军区,组建集团军,调整军事院校,创办国防大学,加强海空军、战略导弹部队、民兵和预备役部队的建设,突出重点,建设过硬的“拳头”部队。在军队已经进行多次精简的基础上,在杨尚昆具体主持下,中央军委按照邓小平裁军100万的重大决策,在1985年胜利地完成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与此同时,杨尚昆积极推进军队体制、编制、法制等方面的改革,组建武装警察部队,加强后勤建设,调整国防工业体制,加速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


  杨尚昆根据党中央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分析和判断,坚决贯彻执行邓小平关于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思想,始终不渝地加强军队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改进政治思想工作。在他主持下,中央军委《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了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在1989年11月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杨尚昆被任命为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协助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为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国家主席任上

  1988年4月,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邓小平郑重向全体代表推荐:国家主席是荣誉职务,应该由革命的元老担任。杨尚昆同志是革命元老,他有资格担任这个职务。代表们投票通过,杨尚昆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作为一个大国的国家主席,杨尚昆殚精竭虑,老当益壮,恪尽职守,忠实履行宪法所赋予的权利,始终保持着自己是人民群众一员的普通公民本色,保持着他时刻关心群众生活、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贯作风。他不顾高龄,不辞辛劳,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坚持到工厂、农村、部队、建设工地和经济开发区考察,关心人民群众疾苦,广泛听取干部群众和各界人士意见,了解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指导工作,解决问题,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好评。


  杨尚昆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量港澳台和海外爱国知名人士。1990年9月24日,他会见台湾来大陆考察访问的《中国时报》总编辑黄肇松一行时指出:海峡两岸虽因历史原因隔绝了几十年,但祖国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台湾的出路在于祖国统一。而实现祖国统一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国两制”。“只要双方坐下来,真正本着‘一个中国的原则商谈祖国统一,一切问题都可以提出来讨论、商量。”


  杨尚昆密切关注国际形势的发展与变化,参与制定和调整新时期的国家外交政策,向世界各国阐明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同时承担迎来送往、会见会谈和出国访问等繁重的外事活动。他在担任国家主席的五年间,应邀出访20个友好国家,会见来访的78个国家的元首和总统,130多位政府总理、国务卿和贵宾。作为中国人民的使者,为增进中国政府和各国政府、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为创造一个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良好国际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他奔波不息,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尊敬和信任。


  1992年10月、1993年3月,杨尚昆以实际行动响应邓小平关于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的号召,先后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和国家主席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


  1998年6月7日,杨尚昆因高烧住进301医院,被诊断为白血病,病情急转直下。1998年9月14日,德高望重的杨尚昆走了,永远地离开了他倾整个身心热爱的祖国和人民。


(来源:北京文摘)


往期精彩:


坚决不当将军 要求回老家当农民的开国将军是谁?


邓小平为何决定在关键时刻重新起用要退休的刘华清


这个教授有什么本事 能跟毛泽东、周恩来并称“三大巨头”?


蒋介石去世后周恩来为何批示:“托、托、托、托”


临终前,毛泽东留给叶剑英一份无声的遗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