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昌人要发奋!

南仲平 南昌新闻 2023-02-20


推荐阅读


南昌曹经理,牛!

登门道歉!终止合作!

点击文字可直接跳转阅读↑↑↑

来源:南昌日报

编辑:李翔  审定:徐景  核发:舒琼



南昌人要发奋南仲平

时间属于奋进者!

从南昌起义的铁血与硝烟中走来,向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走去,我们能否保持昂扬奋发、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做永不褪色的革命者、永不懈怠的奋斗者,率先“作示范、勇争先”,再展英雄城雄姿,续写新的时代荣光?

这是历史赋予的责任,更是时代寄予的期望。

(一)

“为了谁”的问题,承载着我们奋斗的初心,记录着我们出发的原点。

1927年8月1日,当起义的枪声响彻夜空,红色的布告随即贴满了豫章城的大街小巷,它郑重地向世人宣告:“此次南昌起义,原为救国救民。”

“共产党人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支肇始于南昌的英雄队伍无往而不胜的秘诀,就在于它的奋斗历程一直深刻地回答着“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与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一脉相承。

无论走过多长的路,无论走到多远的未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代的中国,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背后,“人民”既是历史性成就的逻辑起点,也是历史性变革的价值起点。

“人民”二字,始终是南昌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团结带领下,南昌人民勠力同心、矢志拼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GDP跃上5000亿元台阶,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796元,同比增长6%,民生福祉不断改善,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然而,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今天,南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已不仅限于简单的“有没有”,而更多体现为“好不好”。

比如,创新创业环境好不好、公共服务的水平高不高、上学看病方便不方便,等等。对于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我们有没有办法解决?能不能尽快解决?结果能否让群众满意?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与能力。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唯有发奋图强、担当实干,不断做大民生“蛋糕”。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就业岗位、托幼园位、上学座位、医疗床位、养老点位、停车车位、如厕厕位“七个位”的问题,让市民拥有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好的教育医疗条件、更优良的水和空气、更便捷的交通出行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回应625万南昌人民对加快发展的迫切愿望,推动共同富裕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南昌如是从历史走来,也将如是走向未来。

(二)

事业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我们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困难和挑战。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共产党人惨遭屠戮。危急时刻,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南昌起义几经波折,在周恩来、贺龙等同志的坚决斗争下按原计划进行;起义部队南下遭遇敌人重重围剿,一度仅剩800人,但朱德同志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官兵,最终冲破层层封锁,将一支衣衫褴褛、历经磨难的队伍带上了井冈山。

站在时代的峰峦,回望革命的烽烟,我们看到的是共产党人无惧风雨、砥砺前行的勇毅身影,领悟到的是革命先辈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和精神意志。

勿忘昨日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近年来,南昌的发展势头良好,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可期。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十三五”期间,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比,我们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长期以来,南昌在全国存在感弱、在中部地区影响力弱、在全省带动力弱,关键就在于南昌发展首位度不高。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时与势不断把南昌推到一个个十字路口,面对“标兵”阔步前进、越来越远,“追兵”猛追猛赶、越来越近的严峻形势,要想大踏步赶上时代,不发奋图强怎么“杀出一条血路来”?不拼搏进取怎么“敢教日月换新天”?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旗帜鲜明提出“推动强省会战略深入实施,打造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科创中心、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与高品质服务业集聚发展中心”的目标定位,省委书记易炼红调研南昌时提出“推动经济首位度大幅提升,推动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排位大幅提升”的“两个大幅提升”以及“六个尽显”要求。

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只有保持战略定力,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迎难而上,奋起直追,用实干赢得主动、赢得发展、赢得未来。

按照“立足基础、扩增存量、招引增量、树立品牌、加快升级、延长链条、形成集群”的思路,坚持“一产一策”“一企一策”,分别出台针对性强的政策支持性文件,推动电子信息、航空、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优势主导产业做大规模、提升层次、壮大集群。

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精明增长”理念,注重城乡统筹、建管并重,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健全服务体系,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城市,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面对困难和挑战,实干才是最响亮的语言;奋斗才是赢得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拿出“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劲头,坚持“一线工作法”,在一线指挥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做到“说一件、做一件,做一件、成一件”,不断提升南昌的发展增速和发展首位度,实现不负历史的新跨越。

(三)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这是古人的智慧,也是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中涵养出的胸襟、眼界和格局。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站在黄洋界上问战士,从这里你能看多远,战士们你一言我一语说能看到江西,还可以看到湖南,毛泽东同志接着大家的话说:“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

今天,我们站在梅岭的高处俯瞰这座城市,目光是仅限于南昌的区划轮廓,还是把英雄城的发展放到全省、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大格局中去思考、谋划,决定着我们在激烈区域发展竞争中如何布局落子、谋划胜势。

在新时代奋发有为,南昌要校准一流的“坐标系”。

立足强省会战略,我们要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加快推动南昌绕城西二环高速公路、枫生快速路北段提升改造、九洲高架东延、高新大道快速化改造、九龙大桥、洪州大桥等项目,扎实推进 G105、G320、S426等国省道干线新建改建工程,研究推进老城区东西向骨干道路快速化工程,率先建成交通强市。通过强化区域对接、城市互联、产业互补、资源辐射等措施,进一步密切各区域之间的联系,持续壮大产业集群,更好地服务都市圈的居民群众,不断增强省会城市的凝聚力和辐射力。

着眼于中部地区协调发展,我们要坚持向好的学、跟强的比、与快的赛,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等方面持续发力,尽快壮大自身经济实力,让大南昌都市圈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实力相当、结构稳定的鼎足之势,争得南昌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应有地位。

积极融入全国新发展格局,我们要聚焦打造“一枢纽四中心”目标定位,大力推进以南昌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建设,谋划推进昌景黄高铁、昌九客专、常岳昌、武咸昌、昌福厦铁路建设,加快推进高铁东站、南昌(向塘)国际陆港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加大行政审批、国有企业、政府机构、行政区划等改革力度,致力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敢打第一枪”的改革创新精神,早已成为南昌人的时代气质。

迈上新征程,我们要把这种气质融入血脉、投入行动,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智慧,瞄准更高目标,以“人行一尺、我走一丈”的勇气和魄力,跑出“加速度”、按下“快进键”,大幅提升经济首位度,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位。

开拓新境界,我们要拿出“敢于再打第一枪”的英雄壮举,尽显英雄城气概、胆识、风采、情怀、格局和本色,打头阵、当先锋、作表率,扛起省会责任,重振发展雄风,展现应有作为,为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精彩华章作出英雄城新的更大贡献。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只要我们蓄积“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砥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品格,必定能实现不负历史的新跨越。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