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要让你的孩子“秃”在起跑线上…

2017-11-14 教育思想网

最近的新闻一波跟着一波,70后心梗住院了,80后要被清退了,90后到了想死不敢死的年纪,00后被逼着写作业。然而最恐怖的是,15后已经斑秃了。

▲图片来自网络,非当事人

2岁半的男孩东东,突然开始成片掉头发,带到医院一查才发现,是因为压力太大而导致的斑秃。


原来,为了让东东明年能顺利通过知名幼儿园的入园考试,东东妈给仅2岁的儿子报了英语、数学、钢琴、画画、小主持人等5个兴趣班。


医生说:过去斑秃病人多是中青年人,现在门诊经常碰到十几岁的初高中生甚至是小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发病。有些孩子因为过度焦虑,把头发、眉毛和睫毛全都拔光了。不仅如此,白癜风、神经性皮炎、湿疹、心因性瘙痒等与精神状况相关的皮肤病,都开始出现低龄化。


“揠苗助长”?苗都不长了……

刘建民《拔苗助长》

2012年,深圳晚报调查显示80%的家长给孩子报了兴趣班,每个孩子平均每周4门课,甚至有5岁女孩一周需要上10门兴趣班;


2017年1月,重庆沙坪坝的10岁男孩小康离家出走,只为逃避父母寒假给他报的钢琴班;


2017年2月,重庆巴南莲石的一位奶奶为逼10岁孙子写作业,给他拴上了铁链。


据研究表明,2015年全国21省(市)的29名省(市)状元(文科13名,理科16名)中,93.1%上的是普通幼儿园,72.4%上的是普通小学,41.3%上的是普通初中。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也曾做过一组“双生子爬梯实验”:选择各方面条件都差不多的一对双胞胎。哥哥在出生后第48周开始学习爬楼梯,弟弟在出生后第52周开始学习。对比发现,两兄弟竟不谋而合地在第54周学会了,而且后学的弟弟竟比先学的哥哥爬的更快更稳。


他在无数次对比研究中发现,不管是识字、穿衣、做算术、甚至是社交学习,都存在着黄金教育时段。简单地说,就是孩子如果学东西很慢,那多半是因为身体条件尚不具备。


所谓的人生起跑线,更多的其实是父母的焦虑。超过身体能力的学习,只会让孩子的学习事倍功半,加重身心负担。


就像2岁的东东,也许他的确没有输在起跑线,但他却“秃”在了起跑线。


父母越焦虑,孩子越脆弱


顶着“为你好”的旗号,父母把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转嫁到了孩子身上,妄图打破孩子自然的成长规律,将“神童”、“ 天才”的标签印在孩子的一生。


《最强大脑》国际赛第一战中,天才少年李云龙因一个小误会而当场崩溃大哭,虽然最后赢得了比赛,却因心理脆弱被不少网友直批“输不起”。


当嘉宾陶晶莹问及他的梦想时,他迟疑着说了两个字:没有。

反观意大利的小少年安德烈,即使在比赛中一直落后于李云龙,却始终从容面对。在李云龙崩溃痛哭时,安德烈因同情落泪;在李云龙获得胜利时,他开心地拥抱了对手。


我们的教育里,夹杂着太多的出人头地、绝地反击,却很少有父母教孩子如何面对失败,如何面对挫折。


父母焦虑的背后,是脆弱、迷茫的孩子。


我国中小学生的自杀率逐年上升,许多孩子还没能考进大学,就走向了人生的终点。


2017年9月,湖北15岁的神童覃瑶自杀。问及她的父母才知道,覃瑶2岁时就已经被送到学前班,4岁时已经上了小学。覃瑶的遗书上写道“如果我让你们失望了,该如何面对你们?你们对我有着太高的期望,让我喘不过气……”


尊重生长规律,你需要耐心陪孩子长大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是商家的噱头。而所谓的“兴趣班”,是为了让孩子找到兴趣所在,快乐地学习。盲目地和别人比较,只会迷失自我,扰乱爱孩子的初衷。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想让孩子快乐地学习,自身就需要尽可能地排解生活上的焦虑,以身作则地影响孩子。


如果孩子的学业压力无法减轻,那么父母至少可以让他的精神压力更小一些。


罗森塔尔效应证明,对孩子进行赞扬式教育更容易使孩子获得更好的成长,他们往往比别的孩子更加自信,更有主见,遇到困难的时候,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强。

闲暇时家长的娱乐活动 / 中国教育报

想让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不如努力创造出更好的条件。给孩子预知未来的烦恼,不如告诉他如何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烦恼。


急迫地给了孩子一筐大鱼消化,不如耐心陪孩子长大,教给他捕鱼的方法。


不要像卢梭先生在《爱弥儿》里提到的那样: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也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参考资料:

武汉晚报:《2岁半的孩子斑秃了,医生直呼不可思议!原因竟跟父母想让他读个好幼儿园有关》

谈心社:《2岁男童报5个班狂掉头发,赢在起跑线到底有多变态?

凤凰网:《最强大脑》国际战引话题 意大利少年给观众上了一课


往期阅读:

犀利!被“剧场效应”绑架的教育没有未来!

大闹飞机害全家被遣返,中国特色熊孩子该怎么治?

杨东平:重新定义学校

携程亲子园虐童风波缘何而起?托幼灰色地带谁来监管?

获国际纪录片大奖《幼儿园》,每个镜头都是一种隐喻

别老是“你真棒”,一张表教你“花式夸法”,夸孩子夸到点子上


教育思想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旗下自媒体

读者交流QQ群:299487468

投稿及合作QQ:2039836476



一起分享教育的点滴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