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头条】别再传谣了!小心被抓....

2018-01-13 吃喝玩乐在隆昌

 今日小编发现隆昌各大微信群不断出现【网上谣传】:上千民众拒绝交电费
 07:30 关注新闻网,为此,小编不得不现身说法:

       (网传内容)今天上午上千群众聚集在电力局门口讨说法,拒绝交电费!理由是:一个县城一个月预存电费高达上亿甚至几亿元,让老百姓拿血汗钱预存电费,银行利息可想而知,是多少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关于电力局更换新电表后用户电费几乎翻一倍的问题己得到100%的用户证实。有人本来一个月电费只有30~80元,用上智能电表后电费竟然高达200多元!还是那些电器,还是那样使用,差距这么大是什么原因?谁能给老百姓一个解释?!据专业人士讲,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新电表功率低,直接导致电表转速加快!难道垄断企业就要“压榨”老百姓吗?!都已经实行阶梯电价了,难道还不够吗?!怪不得每月电费那么高,原来猫腻在这里:
1、有电工在家做了一个测试,把功率2P的空调开了3.5小时,加上日光灯、冰箱和笔记本电脑,耗电量应该在14度左右,但他家电表竟然显示用了28度电。原来他家用的电表限量是5A,而不是大容量的40A。
2、一个1200W的电热水壶,其电流就是1200W/220V=5.4A,光用一个电 热水壶的电流就超过电表的正常工作电流,加上其它电器,很多家庭一半以上时间的电流量都超过电表正常工作的5A或10A限量,一旦超出这个限量,电表读数就以高于正常值几倍的速度飞快旋转,最后每月交电费时就不得不多交钱了。
3、为什么电力部门不提供正常工作电流为15、20、30、40A的大电表,而只提供5A或10A限量的电表呢?原因正是出在这里,就是为了多收电费!
4、智能电表本身就具有一定耗电量,而这些全都转嫁给了用户。智能电表不是节能而是高耗能源,它不仅有机械电表的物理性耗电,而且该表内有块电池,长期处于充电状态(充的是用户电),且有脉冲、跳 闸、红外、报警四个功能不用也耗电,还不含机械性电损,这些耗费都是由用户承担。
5、近日,中国官方媒体《人民网》转载了一篇报道,文章指出,中国75% 电表都被蓄意加速。该报道写到,对家庭正在使用的智能电表进行检测的结果令人吃惊:偏差最大的要快58%,大多数快30.5%左右,也就是说居民要无端地多掏40%-58%的电费。
6、希望大家都能转发起来!把电老虎和电老鼠揪出来!
你的转发只需要几秒,但很可能就救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几百万家庭!
所以现在你有两个选择:
1. 如果你是土豪可以无视 !2.用几秒钟转发到朋友圈或微信群,让更多人引起重视!



 辟谣信息:

“电表被蓄意加速”的传言已流传10年之久,相关部门也在通过媒体不断进行辟谣。中科院国家级计量实验室有关专家通过实验证明:智能电表无加速可能。

首先,关于智能电表自身消耗电能的问题,专家表示从电表最初的设计和原理上就考虑了这个问题,智能电表本身的各项耗电不计入居民用电,而是计入公共电网的传输损失中,不会转嫁给百姓。

其次,智能电表的生产制造环节也有严格的质量把控。电表生产商表示,一部电表从生产到安装入户,前后要经历6道关口,以保证电表的精准度。其中三个关口由生产企业把控,包括校表、二检和出厂前的抽检。另外三个关口由质监部门完成,包括生产过程中抽检、出场后的强制检定以及入户安装前10%的抽查。其中任何一道关口过不了都不可能安装入户。国家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对全国单相电能表产品治疗抽查结果显示,合格率完全符合质量管理标准要求。这与传言中的抽检结果并不相符。

那么,是否存在电力公司要求电表供应商调快电表的可能?

上述生产商表示:理论可以,但实际上无法操作。计量产品需要通过法定计量,以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相关技术监督部门会不定期到企业来“飞检”。一旦发现有电表不合格,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所以企业不可能做这种事情。如果市民对于智能电表计量准确性有疑问,可以到电力营业厅申请检验。

最后,智能电表看上去"跑得快"其实也是误解。其原因是:智能电表比传统的机械电表精准度更高。电视、冰箱、热水器等家电长期待机时耗电量较小,传统机械电表灵敏度差,再加上老化等原因,没有计量出这部分电量,而智能电表则可以精准地计量到。此外,机械电表采用人工抄表方式,容易出现估抄、漏抄、错抄等问题,而智能电表具有计量精确度高、智能扣费、电价实时查询、电量记忆、信息远程传送等功能,最大限度避免人为错误。

所以实际上,家庭用电量高低与用电习惯紧密相关。家用电器即使处于关机状态,如果其电源插头仍然连接在插座中,电器中的控制线路板也会保持在持续充电状态,这就造成了用电浪费,也是造成用电量高的真正原因。正确做法是:家用电器关机后,也同时关闭插座电源。

另外,如果市民对电费有疑问,可以当地供电局(电管站)申请打印消费明细或咨询!

造谣被抓案例:

  

  去年,一则“梅州市几万民众拒绝交电费”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广泛流传,引起网民热议。原来是五华一男子为了引起注意,修改一则“某地几千(万)民众拒交电费”的谣言信息发在微信群里。然而,这一举动却让该男子进了拘留所。
  ●记者 李玉娇 通讯员 曾丽娥 陈龙波 张汉光
只因好玩发了一则信息进了拘留所
  8月13日,五华男子陈某林发现一条“某地几千(万)民众拒绝交电费”的文章。该文章称“关于电业局更换新电表后用户的电费几乎翻一番的问题已得到100%的用户证实………”文章中写道,智能电表有猫腻,本身具有一定耗电量,导致电费增高。为了在微信群里吸引他人的注意,陈某林不假思索地改了几个字发到群里,随后该信息被争相转发,引起不少市民热议,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梅州市、县供电部门也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五华警方在市公安局网警支队的协助下,经详细侦查15日锁定嫌疑人。16日,在五华县华城镇将该谣言的始作俑者陈某林抓获。经审查,陈某林对其通过微信散布谣言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在拘留所,记者见到了“造谣者”陈某林。他懊悔地表示,当初只为了好玩 “改造”而转发了该信息,没想到带来了这么多麻烦。公安机关提醒,传播谣言是触碰法律底线的一种行为,希望大家都能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积极抵制谣言。
智能电表导致电费增加?实验告诉你真假
  智能电表与普通电子式电能表有什么不同?更换智能电表后电费会明显增加吗?供电部门的技术人员专门做了一个小实验:同一部电暖气通电,相同的时间内智能电表与普通电子式电能表计量出来的电量是否一样?记者在计量实验室看到,智能电表在通电前的起码是7.93 度(即7.93千瓦时),普通电子式电能表在通电前的起码是5.62 度。在电暖气通电了相同时间后,智能电表的止码是8.34 度,普通电子式电能表的止码是6.03度 ,它们计量的电量同样都是0.41度。实验结果显示两种电表计量无差别。同时,记者采访了梅城几户已经更换智能电表的家庭,他们均表示,更换电表前后的电费相差不多。
  南方电网广东梅州供电局计量专业技术人员介绍,智能电表与普通电子式电能表相比,除了具备基本的电能计量功能外,还具有双向多费率计量、数据通讯、防窃电等多种智能化功能,具有长寿命、低功耗等特点,是一种“绿色节能”型电能表。使用智能电表有许多好处:结合阶梯电价和分时电价实施,有利于节约用电、合理用电;电表内存有日用电量、月用电量数据可供查询,做到明明白白消费;有效减少人工逐户上门抄表给用户带来的诸多不便,有效避免传统人工抄表模式可能带来的人为差错;在过负荷情况下,配套开关可以及时切断电源,实现安全用电。
  计量专业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该谣言明显存在一些常识性错误,比如对基准电流5A或者10A的理解,其实规格5(60)A的智能电表不论是在基准电流5A还是最大电流60A情况下,电能表的准确度均符合国家标准,说超过5A电表读数就会飞转是无稽之谈。另外,智能电表的设计是将本身损耗计入公共电网的传输损耗中,也就是说智能电表所耗电量由供电企业承担,没有转嫁给用电客户。
  供电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说,智能电表从生产到安装最后到客户家中,要经过重重把关,是经过了政府质监部门检定合格并加装封印才能使用的。如果用户对电表计量准确性存在疑问,正确的做法是向供电部门或者属地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咨询或者申请检核电表。

小编有话说:请广大网友勿信谣、传谣!理性上网。

往期精彩连接

【投票.讨论】新农合从10元涨到如今210元,基本上每年递增30元,而且还清零,你能接受吗?

【图说隆昌】古宇湖.国家AAAA级景区!

【深度好文】2018,感恩今生相遇的每个人!

 心灵鸡汤‖最珍贵,朋友情........

 胃病‖三分治七分养,真正“养胃”的方法只有这一个......

【今日头条】近日,隆昌某农家乐准备吃这个东西,结果被公安部门查处,并处以5000元罚款!

 2018,你的“五险一金”迎来5个好消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