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新疆的999个河南人

点这关注☞ 新疆新发现 2021-05-17

来源:兵团建设—赵江南

以盛产稻米著称的农一师二团,地处农一师沙井子墨区西南部,1983年定名为新井子,意为“新的沙井子”。1956年2月,农一师调集2800余人在此开荒建场,命名为胜利三场。

1967年7月,改称为农一师二团。下文中记述的999个来自河南的知青,就是当时开荒建场的开拓者中的一部分,他们用青春、汗水、生命写了一曲兵团人扎根戈壁的感人乐章。
 
1956年7月,1000名河南省西平县的年轻人坐火车从家乡到了甘肃。然后乘军用卡车辗转5天5夜到达刚成立4个月的胜利三场(现农一-师二团)。

7月10日下午5点多,骄阳似火,风华正茂的青年在团部(现二团一连)陆续下了车,当听说这就是目的地时大家都怔住了,领队的西平县县委干部闫俊岭、团委干部张文华也怔住了。没有房子没有树,没有田地没有路,连绵的沙丘和野生的红柳,冷不丁地从地底下冒出许多人来,让胆小的姑娘们大惊失色,慌乱地大喊:“鬼!鬼!"
 
场长李照明、政委肖任恩带领场干部迎接他们时才知道,有一个人在路上患病去世,到达目的地的只有999人。场党委把他们分为三个大队:青垦一队、青垦二队、青垦三队,每个大队又下设30个小分队,此次来的河南青年们被称为青年自愿军垦队员。

队员们对干旱、枯燥、单调的环境以及按时、统一、集体上下班制度极不习惯,为了尽快稳定河南青年们的情绪,7月13日,场党委召开了青年干部座谈会、复员军人座谈公、青年学生座谈会、妇女座谈会、场模范积极分子座谈会,进行新疆发展远景教育、国家第二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等政治思想教育。通过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后,队员们流泪的,止住了;想走的,安下了心,队员们立志要做军垦战上,做三五九旅的接班人,开荒造田,屯恳戍边。报效祖国。很快他们就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
 
队员们像军人一样的每天听着起床号、开饭号按部就班地起床、吃饭。然后按时参加集体劳动。999个河南人大部分从事农田基本建设。进行平地开荒造田。在只有扁担、红柳筐、坎土曼的年代,人们一担一担地把沙包上的土挑到土沟和低洼处,挖土装筐的挥汗如雨,挑筐运土的疾走如飞,筐闲人不闲;编筐的手如穿梭,喊竞赛口号的如大战。

队员白金水、张新华、张卷才、武庚辰等23个队员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被誉为“推士机”,别人每天平地28.5亩,“推土机”每天平地32.7亩:青垦三队的王新梅在1000个的定额担土运动中达到月拉1140担:工队生秀英打麻绳每天定额6斤米,她每天能打13斤,她们在生产劳动中无论干啥都要和男同志比,有的女同志为了保持劳动成绩,不拉集体后腿、带着身孕拼着干。
 
每天十一个小时的劳动使队员们饿得极快。每到开饭时大家都狼吞虎咽,比拳头大的馒头能吃五六个的人非常普遍。一天,青垦三队改善伙食吃油条,大家又争又抢,有个队员多了一根。

正副大队长轮流训了他一顿,中队长知道后也对他进行了批评,最后副指导员气得骂他是“土匪”,队员又气又委屈地说:“抢了根油条还没吃到嘴里,就挨了四次批评,还戴了顶‘土匪”的帽子。”
 
刚到胜利三场的前两年,队员住的全是地窝子里的红柳枝大通铺,他们在土墙上挖出整齐的方洞当做壁柜。衣服、碗筷、钱都放在里面,所有的地窝子以红柳枝扎成门糊上泥巴挡风沙,没有上过锁,也从未丢过东西。

由于没有足够的地窝子分给已婚队员,27对夫妻队员只有每到星期六在指导员的安排轮流往进其他队员腾出的地窝子里,有些夫妻因为分多聚少时常闹出家庭纠纷,让指导员头疼不已。

时光流逝,激情燃烧的岁月依然历历在目,当年荒无人烟的盐碱滩如今已变成流绿滴翠的棉海稻乡,这999个河南青年在这片土地上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

当人们饭后徜徉在宽敞的马路上时:当越来越多的人从砖房般进楼房时:当人们在琳琅满目的超市、菜场找不到自己想吃的商品时:当普通的职工拥有手机、电脑和汽车时,当年的青垦队员们已两鬓斑白,步履蹒跚,他们昔日清澈灵敏的目光已变得混浊而迟缓,他们的双腿己经沉得迈不上楼房的楼梯,但历史不会忘记他们。这些来自黄河之南的999个青恳战士!

热爱新疆、支持小编的朋友请右下角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