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时讯┃ 北大法宝推出“刑事法宝” 刑法大咖共议刑法阶层理论实践

2017-06-12 中国律师
点击上方蓝色“中国律师”,免费订阅杂志精彩内容!

作者/秦石  本刊记者


关于犯罪构成理论,四要件说,即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一直占据我国犯罪理论的通说地位,而三阶层理论,是将犯罪构成要素分为构成要件的符合性;构成要件违法性;构成要件的有责性,这种理论也在近些年备受学界关注和热议。


2017年6月10日,“刑法阶层理论的中国司法前景”学术沙龙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如约召开,同时,“北大法宝-刑事法宝”新产品上线发布。


北京大学法学院车浩教授指出,阶层体系引入中国后面临多重问题,迫切希望学者能够对阶层理论在中国司法实践如何应用等问题进行回应。


担任本次沙龙的引题主嘉宾,清华大学周光权教授则认为,三阶层理论简便易行,逻辑清楚,容易掌握,实践中更容易防止错误,实现人权保障目标,更容易让法官在审理案件时进行更富有逻辑性和体系性的思考,更能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同时,他也认为北大法宝——刑事法宝以阶层理论为指导,随着这一法律专业人士的专业辅助工具的推广使用,也是有利于阶层理论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得到更广泛的理解和认可。


北京大学陈兴良教授通过列举实务案例,阐释阶层理论的精髓在于突出了犯罪构成要件中的位阶性的概念,而位阶性的概念有利于准确理解不法和责任的关系。按阶层理论,就会存在没有责任的不法,不存在没有不法的责任。另外,陈兴良教授着重基于这一点阐释了三阶层和四要件的区别,指出阶层理论相对四要件说是一种更具有逻辑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有利于减少部分刑事疑难案件裁判中的难点,不管是从入罪还是出罪上都更有理论思维和论证的优势。在这点上,陈兴良教授作为刑法学界阶层理论的首位引入者和主要的理论创新及实践的推动者,他相信阶层理论在司法适用中会有越来越光明的应用前景。


中国人民大学付立庆教授通过举例,向大家说明,由于不法和责任的区分,所以存在着不法意义上的犯罪和不法且有责意义上的犯罪的区分,因而存在着不同意义上的犯罪,由于不法和责任的区分,所以存在着不法意义上的犯罪和不法且有责意义上的犯罪的区分,因而存在着不同意义上的犯罪,这是四要件理论不具备的,也是阶层体系的特征、实质或者是主要优势,使得一些四要件理论捉襟见肘的案件中,阶层理论能够得心应手。他指出在目前的司法适用中,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些司法解释,其实已经体现了阶层理论的理论精神。同时,他也特别指出,并不是非得照搬阶层理论的各种学术用语,而是只要理解、认同和使用阶层理论背后有关的法律逻辑思维方式,就是推动阶层理论的司法适用一种努力。


据介绍,北大法宝,诞生于1985年北京大学法律系,至今的三十多年一直备受法律人青睐和支持,且在法律信息行业中始终拥有无可撼动的地位。随着近些年互联网+法律的发展,北大英华(北大法宝)顺应时代趋势,将互联网+和大数据融入到公司发展战略中,以期能够在法律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专业化、智能化方向上位于前列。


刑事法宝,作为北大法宝首个专业化产品,汇聚精髓,诠释实务,特邀陈兴良、周光权、林维、王政勋、劳东燕、车浩、付立庆、方鹏、江溯、柏浪涛等十位刑法学界知名学者专家以及20余位刑法学博士,按照阶层理论阐述刑法400多个罪名,特别是对其中的75个重点罪名进行深度解析,以问答形式回应刑法实务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另外,刑事法宝提炼重要案例的裁判规则,直指类案,条条展示法律依据,汇集提炼刑法专家的研究成果,并针对每个罪名进行实时多维度的数据分析,以更好地辅助刑事法律人的科研和实务。


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远琼,结合刑事法宝的推出,向大家分享了北大英华专业化工匠级产品发展理念和规划,表示北大英华将针对专门的法律领域进行专业化的深加工,聚焦用户需求痛点,为用户推送权威精准的知识干货,并通过适应终端移动化的趋势,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智能化分析和推送,以期打造法律人士的专业化社交平台,为法律专业人士提供更强大更到位的法律信息服务。


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乔聪啟表示,北大英华(北大法宝)将会延续例如坚持人工校对的严肃、严谨的态度,继续与法学专家保持合作,并适应大数据和智能化的发展,在刑事法宝产品方面适时推出刑事大数据分析、智能定罪量刑等服务),以及陆续推出知产法宝、金融法宝等专业化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