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来装备上海——建设互联互通时代的全球文化巨港
花建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研究生导师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
近期,英国国家科学和艺术基金会发表重要报告《中国是富有吸引力的大国》,依托大量数据和研究指出:“吸引力”指一个国家和城市更好地吸收新思想、吸引人才、吸引投资、创造机会的能力。今天的中国以“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为三大战略,以长三角、珠三角、环北京三大城市群为代表,正在建设大量的服务平台、文化创意园区和研发中心,吸引了全世界的海量创新资源,正如神话中的阿基里斯巨人,在建设创新大国的道路上快速成长。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迈向2040的城市规划应该与这一个历史性的步伐相呼应。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背景下,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要壮大文化软实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具备三大基本条件:1、多种资源的高度整合,即根据市场的需求,把文化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制度资源等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有效的要素组合;2、创意人才的活力激发,文化产品的核心价值是人的创意、知识、智慧和技能的结晶,必须通过市场杠杆和人文精神等多种手段,促进知识型人才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3、多元包容的开放环境。
根据2013年版联合国贸发会议等颁布的《创意经济报告》,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中增长最快的是与互联网融合度高、知识流通速度快、成长性良好的领域,包括网络视听、互动娱乐、动画媒体、数字音乐等新兴行业,它们也是风险投资最为青睐的前沿领域(UNDP& UNESCO: Creative Economy Report2013—Special Edition, P19-22. www.cn.undp.org)。比如:2006年互联网跨国公司Google投入16.5亿美元收购了当时成立仅一年的网络视频平台YouTube。后者是一个开放型在线视听服务机构,并以此研究消费者行为数据库,完善谷歌的服务(MiguelHelft :《YouTube怎样改变一切?》,美国《财富》杂志2013年9月30日)。2010年YouTube月视频观看次数为620亿人次,2013年达1300亿。2013年Google在YouTube上的年收入高达30多亿美元。预计2015年,各种形态的在线视频将占据互联网流量的90%以上,全球在线视频用户预计将达到15-16亿人,显示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型视听服务业的巨大的生产力与消费力。
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时代,上述的条件往往是相互割裂的,多元文化的交融在跨时空方面难以实现,文化、科技与金融的结合难有交集,文化生产被分割为在地文化生产(装备制造、印刷包装等)、在场文化生产(表演、放映、会展等)、在线文化生产(数字内容、互动娱乐等)等不同的门类。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通过整合创意、硬件、软件、资本等要素,正在形成具有极大包容性的网络系统,整合创意、硬件、软件、资本等要素,形成全面感知、智慧节点、智能联接型的文化生产力模式。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科技信息化的背景上,互联网思维深刻地改变了生产和生活的模式,推动人类跨入一个互联互通的智慧链时代。互联网新思维包括:快捷的反应能力;极致的用户体验;平台作用巨大;以创新为引擎;免费的商业模式;互联互通的开放模式;高度的专业化等。互联网通过整合创意、硬件、软件、资本等要素,它把文化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制度资源进行跨时空的灵活组合,把在地、在场、在线三大文化生产方式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贯通,通过数据链的贯通,逐步消融文化企业和文化消费者的隔阂,形成具有巨大包容性的文化商业生态系统。
由于互联网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新组合,通过整合硬件、软件、创意、资本等要素,许多城市正在形成具有巨大包容性和连贯性的文化商业生态系统。这种系统便于人类把文化、资本、技术、以及制度资源进行跨时空、跨领域的灵活组合。许多区域性和全球化的文化创意城市呈现为创意开发型、魅力体验型、贸易枢纽型、投资管理型等的多样化形态。许多大城市也形成了多样化的文化功能区,形成组团式和网络型的结构。美国学者A·萨克森尼克研究了两个著名的高科技园区,一个是美国东部的128公路地区,一个是美国西部的硅谷,两者各有千秋,关键是金融、科技和文化相结合的创新(大卫•卡普兰:《硅谷之光》,中国商业出版社,2013年3月版),形成了产业培育优势,这可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种互联网背景下的全球流通正在对全球城市进行新一轮的优胜劣汰。麦肯锡公司统计数据表明,全球化正在出现新面貌:货品、服务、资本、人员和信息的跨国流通正在急剧增长而成为全球增长的新引擎。其中,全球货品流通自1980年以来增加了10倍;全球服务流通自2001年以来增加了3倍;全球资本流通自2002年以来增长了1.5倍;全球人员流通自2002年以来增长了1.3倍;而全球信息流通自2008年以来增长了7倍!(CarolinaQuintana:CULTURE, CREATIVITY AND 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再看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描述中国大数据发展现状:“淘宝网每天有超过数千万笔交易,单日数据产生量超过50TB(1TB等于1000GB),存储量40PB(1PB等于1000TB)。百度公司目前数据总量接近1000PB,存储网页数量接近1万亿页,每天大约要处理60亿次搜索请求,几十PB数据。”在这种跨国流通的巨大洪流和漩涡中,唯有城市能提供更强劲的金融扶持能力,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广泛的国际联系,更有包容性的文化环境,才能培育出更加强大的文化生产力。
古人云:“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上海应该敏锐地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不断更新文化生产的价值链和文化资源的供应链,形成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大脑链”。如百视通、PPTV、格瓦拉等基于大数据的新媒体服务平台;东方财富的网络金融文化系统,聚胜万合的高效互联网广告管理支持平台 adviva等显示了上海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共性,即在开放型的互联互通大系统中,激发和整合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资源,实现新型的文化生产力。
迈向“双百年”的上海,应承担起建设世界文化强国的责任,打造体现国家实力和世界水平的文化产业集群,在文化创造的“领先度”、文化要素的“密集度”和文化市场的“规模化”的相结合方面,不断提高能级和规模水平。
2014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唯一两个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美元的大国之一,中国对外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成为超过吸引外资总量的国际投资大国;中国的国民财富也获得空前增长,2014年末我国居民银行存款余额达到50.3万亿,大量社会资金在寻找新的投资方向。在国家经济实力的推动下,上海等大城市的文化产业不断壮大,但是还不到“世界领先”的强者水平。
以艺术品产业为例,根据欧洲艺术基金会发布的2014年年度报告《全球艺术品市场:聚焦美国和中国》,2013年,全球主要艺术品和古董市场的交易总额达到474亿欧元,同比上涨8%。美国以38%的市场份额再次成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品市场。英国占20%。中国连续两年蝉联第二位,占全球艺术品市场24%,是全球增长最快、最为引人注目的新兴市场。
国际研究表明:艺术品产业是一个高度综合的体系,它以艺术品主体价值链为核心,包括了艺术品投资、艺术品创作、艺术品会展、艺术旅游等环节。纵观全球艺术品产业中心城市,可以说各擅胜场。纽约模式为:全球金融中心+工商业大都市+多元大熔炉,所谓曼哈顿第五大道的“博物馆一英里”,实际上是艺术品会展和投资交易的基地。伦敦模式为:城市中央活动区(CAZ)+文化财富管理中心+创意集聚区,进行包括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品、古董、演艺、珠宝、艺术投资项目等全球文化艺术资产运作,成为全球文化资产管理中心。
从全国情况看,多年来艺术品交易市场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城市群,2012年它占全国艺术品交易市场份额为47.20%,而同期长三角城市群占13.90%,珠三角城市群占7.60%。而后两者占全国GDP总量则是遥遥领先,长三角18%,珠三角占9%。这种强烈反差说明:对比经济总量,长三角拥有的艺术品产业集群发展的潜力,但还远远没有被释放。上海应该吸取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化大都市和巴塞尔、圣达菲艺术品产业中心城市的经验,集中在具有良好区位条件地区,建设核心的服务平台和配套设施,吸引艺术品产业的各类资源在这里集聚、展示、交易等,形成全产业链式的高等级艺术品产业集聚区。
同样,在文化科技装备产业、影视产业、演艺产业、出版产业、电子游戏产业、网络内容服务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体现国际文化大都市实力的重点产业方面,上海都应该深入吸取国际经验,花大力研究和设计中国领先、世界前沿的文化规则、文化科技、文化操作体系等,在文化产权交易、文化科技研发、文化资源配置、文化流通贸易、文化跨界服务等方面,形成强有力的集群和组团。
如“十二五”期间,上海已在自贸区启动建设国内首个国际高科技文化装备产业集聚平台——“文化装备产业基地”,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瞩目。“十三五”期间,上海要进一步把“新型产业集群、平台经济高地、万众创新创业、跨界融合发展”作为四大实施重点,以文化-科技融合型的产业集群作为突破口,既要在移动互联网应用等前沿科技领域,加大基础投入与资源整合,发挥科技进步带动作用;又要鼓励文化创新,以一大批文化创新机构和人才作为引领,为科技能量的释放提供更多的前瞻导航。让文化科技融合之花,在黄浦江两岸纵情开放。
上海提升文化创新力,推动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要把创新型企业、院校、机构、服务平台、配套设施等组成高度灵活、内外联接,具有集约型、规模化和专业化特点的创新集群,并且与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相结合,在城市空间配置方面做出更加科学的安排。在“互联网+”时代,城市之间的物理空间在压缩,而信息空间在扩大。上海文化产业集群建设,不但继续要有传统意义上在市中心的“向心集聚”,而且要兼顾向城市边缘地区和周边辐射的“离心集聚”,更要有优胜劣汰,吸引优质资源,提高空间利用率的“优化集聚”
这种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不但要依托物理空间,而且要开发“记忆/感知空间”,表达传承遗产和弘扬人文的价值。这是百年城市历史在人们心理上积淀的集体记忆和感知密码,它依附于城市的物理空间,又赋予了更为丰富的人文内涵,需要今天的文化产业进一步去激活它们。但上海人文资源积淀深厚的老街区,由于土地和房产开发与置换、物业产权的协调、动拆迁成本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很少有开发成为优秀文化产业园区和集聚带的成功案例。如传统上“环人民广场及西藏南路剧场群”,东起福建中路,西至成都北路,南起金陵东路,北至苏州河区域内的剧场,自1930年代开始前后共出现过40余家剧场,总座位数近三万个,鼎盛时期有“东方百老汇”之称,保存了老上海的丰富记忆和人文情怀。但从1950年到1990年,前后两次大规模的衰退、拆除、改建,至今却要为如何打造演艺产业集群而再努力,海内外知名的“大世界”记录了近百年岁月沧桑,至今没有恢复更大的吸引力。
同时,城市之间的文化竞争,不仅仅是文化传统和积累的竞争,也是创业成本、空间条件、发展机遇等的综合竞争,更是当地政府和企业所拥有的战略远见和执行能力的强力竞争。全国一些主要的文化产业资源,已然集聚在其他城市。如全国电影上市公司第一股华谊兄弟、电视剧上市公司第一股华策影视、旅游演艺上市公司第一股宋城演艺、互联网大型综合网站龙头企业腾讯、文化科技装备龙头企业深圳华强等均不在上海,它们在横店、海宁、杭州、深圳等地建立了大本营,相应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电影产业中心、电视剧产业中心、旅游演艺产业中心、互联网产业服务中心、文化科技装备中心,甚至横店这样的丘陵小镇,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对上海如何优化城市的空间配置,改善创新环境,吸引优质资源,提出了更加紧迫的任务。
有鉴于此,上海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将在城市向紧凑型、智慧型、生态型发展的大背景下,走向大分散小集聚,顺应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规律,也适应上海城市重心向边缘区和郊区发展的大趋势。
上海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大趋势,应当是以新型城市化为依托,顺应国际化大都市在全球互联互通时代的发展趋势,实施上海文化产业“一轴-两河-沿海-沿边”四条主线的大布局。以“大浦东”和“大虹桥”为两大引擎,打造上海东、西两个新的文化产业空间增长极;结合全市虹桥-浦东空港、黄浦江、中环线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带建设;结合商业副中心和郊区新城的建设形成以文化产业园区、创意产业集聚区为主要形态的产业组团建设;逐步容纳和吸引更大规模的文化生产力,形成一种“花心+花环”和“主线+组团”格局。通过物理空间形成实体项目相对集聚,通过数字网络形成文化单元离散辐射,并在长三角跨界地带实现更紧密的一体化合作。
上海城市长远规划应突出文化创新集群的理念,结合张江及拓展区、浦东自贸区、徐汇滨江、迪斯尼及周边、市中心城区等战略板块、通过规划引导、孵化培育,加强服务,集聚文化要素。同时结合都市文化、水乡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种文脉传承,形成历史文脉与创新主线的衔接,形成由“创新集群―特色区域―战略板块”这多层级构成的城市文化创新力空间结构,推动上海成为体现世界强国文化软实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
所刊文章为花建主任在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讲的“聚焦上海2040”系列讲座文稿
回复“1”查看精英讲坛系列文章
回复“2”查看聚焦上海2040系列讲座文章
回复“3”查看青年规划师眼中的新加坡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