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笔尖对干戈”:谁言邪难胜?
法国《查理周刊》杂志社(Charlie Hebdo)遭遇恐怖袭击后,社会各界都用漫画对此作出声援。这些漫画都把铅笔比作枪支,画家比作战士。在街上游行集会的人们,也在空中高举着铅笔或钢笔表明自己的态度。许多人高喊着“笔尖胜过干戈”(The word mighter than the sword)的口号,但是这句话由来何处呢?
“笔尖胜过干戈”这句话,出自英国小说家兼剧作家爱德华·鲍沃尔-利顿(Edward Bulwer-Lytton)的作品《红衣主教黎塞留》(Cardinal Richelieu)。这部历史剧创作于1839年,讲述了国王路易十三的宰相黎塞留发现敌人要刺杀他,却碍于神职身份,无法拿起武器直面敌人。黎塞留的侍从弗朗索瓦(Francois)说:“事到如今,您一声谕令就是一种武器,我的主人。”黎塞留赞同道:“笔尖胜过干戈……扔掉利剑吧,我们无需利剑也能拯救国家!”
这句话很快便流传开来,《牛津引语词典》(Oxford Quotations Dictionaries)的副主编苏珊·拉特克里夫(Susan Ratcliffe)也对此表示了肯定:“在19世纪40年代,这句话便众所周知。”如今,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的说法,大部分都是英文原句的译本。比如法文版:“La plume est plus forte que l'epee.” 剑桥词典网站解释称,这句话强调了“思想和言论对人民的影响要比暴力大得多。” 但是准确来说,利顿男爵并不是提出这个观点的第一人。拉特克里夫拿出了另外两份距今更早的文献。早在17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学者罗伯特·波顿(Robert Burton)便在《忧郁的剖析》(The Anatomy of Melancholy)一书中写道:“文字的威力比利剑更能撼动人心。”类似的话语还出现在1582年出版的《礼貌会话七日谈》(Heptameron of Civil Dscourses)里,作者乔治·汇斯东(George Whetstone)夹杂着错字写道:“笔墨的冲击比长矛的对抗更刻骨铭心。”(The dashe of a Pen, is more greeuous then the counterbuse of a Launce.)
时间再向前推移,早在公元前406年前后,希腊三大悲剧大师之一的欧里庇得斯(Euripides)便写道:“唇舌比刀剑更强大。”但是牛津大学古典文学教授阿尔芒·迪亚哥(Armand D'Angour)质疑:“欧里庇得斯的作品中,唇舌二字大体上是消极的,因为唇舌所象征的言论总是没有行动可靠。”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也对言论的力量持消极态度,迪亚哥教授指出:“在《牧歌》第九首(Eclogue 9)中,维吉尔认为言论之于战争无异于鸽子之于猎鹰。”
在古典时代,社会流传着“因言得生”的信念。“即使在武力面前人们不能取得即刻的胜利,言论也将凌驾于最血腥的暴力之上。”迪亚哥教授解释道。拿破仑也相信言论的力量,他曾说:“四份来自敌对势力的报纸要比一千名步兵更可怕。”当然,也有专家学者质疑这句话是否真的出自拿破仑之口。即使对出处仍有怀疑,但牛津大学西欧历史系教授迈克尔·布若尔斯(Michael Broers)依旧认为,这句话的情感十分符合拿破仑当时的观点。“他(拿破仑)尊重出版业并且畏惧他们,他终其一生都明白文学与报刊的威力。”布若尔斯教授说。拿破仑掌权时,法国境内有十几份报刊在市面上发行,但他取缔了其中的大部分,仅保留几份为自己政治需要服务的准许刊物。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笔杆子”会是他手上最有力的武器。“拿破仑知道自己可以通过回忆录抹黑对手,并且他也的确这么做了。”
近日,人们纷纷创作漫画,声援《查理周刊》枪击案遇难者。这些漫画传递着这样的信息:“画笔终将战胜枪手”,“一根铅笔断了,就会变成两根”……参与集会的人们也通过高举铅笔的方式传递着共同的心声。
“我是查理”
“朋友们,拿起你们的武器!”
“悼念卡布(Cabu),还有那些因为漫画作品惨遭杀戮的我的艺术伙伴们”